2021-4-13 | 医学检验论文
一、教材
英文教材虽然在词汇、语法、句型方面更准确,但毕竟涉及许多专业单词,而且从国外引进的外文教材也不一定符合国内的教学特点,学生在阅读、复习过程中必然会感觉到吃力;若使用中文教材,那么双语教学的效果可能又要大打折扣。如果有配套的双语教材,学生们学习起来显然更易于得心应手,课后也便于复习。因此,组织国内、外专家编写一套完整的配套教材,是开展医学检验专业双语教学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教师
教师在课堂中起主导作用,其教学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对于双语教学来说更是如此。一名优秀的双语教师,不仅需要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深厚的理论基础以及丰富的教学经验,同时还需要有较高的英语水平。然而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下,同时具备以上几点的双语教师并不多见。因为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可能英语基础稍差,而年轻的教师虽然英语水平不错,却缺乏教学经验。针对这个问题,医学院校应该更加重视中青年教师的培养,比如提供一定的出国进修机会,如果条件有限,也可以组织相关教师进行英语能力的强化训练,尤其注意口语能力的锻炼。同时还应促进新、老教师的交流,更快、更好地丰富年轻教师的教学经验。
三、讲课方式
不同的老师可能会根据自己的经验选择不同的讲课方式。有的会采用全英文教学,有的会先用英文全部讲一遍,然后再用中文简要阐述一遍。而作者采用的方式是将每一章的内容根据知识点分为若干个小节,每个小节先用英语讲述一遍,然后用中文进行讲解。针对不同的上课方式,目前大家的观点仍是众说纷纭,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为了了解不同上课方式的效果,作者曾参加过不同学校的多次双语课旁听,并且在课后就教学效果对学生进行了广泛的交流。经过调查发现,即使是被大家公认为英语水平较高的老师,如果采用全英文教学,大部分学生也只能听懂30%左右的课堂内容。这是一个值得深思和重视的问题。毕竟,学生最重要的任务是掌握知识、理解知识,而在国内,普通大学生很少接触完全的英语环境,让他们在短时间内去听懂专业英语,通过英语教学来掌握专业知识,其效果必然不会非常理想。
采用先英语后中文的方式,虽然学生既能接受到专业英语培训,又不会落下知识点,但这样却容易造成学生对中文讲解部分的过度依赖。有的学生甚至英文部分不听,只听中文讲述的内容。为了让学生更快适应课堂上的英语教学,老师可以在课前点出一些当节课上重要的专业英语单词让同学课前熟悉。另外,在讲课的过程中,对于一些重要的词汇,也可以反复强调,让同学们加深印象。这样多节课下来,同学们无形之中便会掌握许多常见的专业单词。总而言之,不同的讲课方式有各自的优、缺点,关键的是带教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来选择最合适的方法。“因材施教”,能够让学生真正地学到知识,这才是最根本、最重要的目的。
四、教学手段
科技的发展大大地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如今,多媒体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对于双语教学,更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点。医学检验学专业相对于其他医学专业来说,比较注重实验方法和技术。为了尽量减少单一教学方式给学生带来的枯燥感和疲劳,老师在课件的准备过程中,可以多加入一些图片甚至动画元素。比如在血型这一章内容,可以链接一个输血的小动画,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己选择输血方式,选择错误动画中的患者则会出现输血反应。而对于粪便检查这一章,可以加入大量的图片,让同学对粪便标本中的成分有直观的印象,尤其是一些病理成分,如红细胞、真菌、寄生虫卵等,而且最好采用临床粪便标本直接成像后拍下的图片。
网上下载的一些图片很多时候只是示意图,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出入。因此,在平时的临床工作中,教师也应该注意留取、积累一些典型的照片以便用于教学。在课堂中,老师应该适当与学生进行互动,比如用英文提一些简单的问题,并让同学也尽量用英语来回答。双语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知识,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交流能力。只有鼓励同学们多“动嘴”,敢于把想到的英文句子讲出来,这样才能让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得到真正的提高。
尽管起步较晚,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但是相信经过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不断探索和努力,随着经验的逐渐积累,教师一定能开辟出一条适合我国医学院校发展的双语教学之路,培养出大量视野更加宽阔、知识更加丰富的医学新人才。
作者:彭亮 邓小燕 单位: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