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语言文化
摘要:宗教信仰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方面,对民族文化有深刻的影响。谚语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t-'~的文化内涵。反映不同的宗教思想和宗教观念。研究不同的宗教思想与观念在汉荚谚语中的反映将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中西文化背景和文化差异的了解。
关键词:宗教思想 谚语 文化差异 观念
宗教信仰是人们精神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对民族文化有重要影响。由于各民族在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各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因而产生独特的民族文化。民族间文化的异同常常反映在民族语言之中,尤其反映在蕴涵文化意义的谚语之中。因此研究汉英谚语中不同的宗教思想与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英汉民族不同的语言文化。
一、中西方主要宗教简介
中国人信仰佛教、道教、儒教,直到儒、佛、道三教合一;英语民族主要信仰基督教。
佛教起源于印度,汉唐时期传入中国。佛教认为世上万事万物均因缘和合而生,而在天地万物间有人的“自我”,人可以认识天地万物。众生与佛并无本质区别,人具有佛性,只是因为妄想执着的障碍而不能显现。因此,人只要以缘起性空的道理来观照自已,摆脱妄想执着,就可以脱离生死轮回而成佛;人只要弃恶从善,修成正果就可以成仙成佛。如汉语谚语:“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佛教讲“性空”的同时也讲“缘起”,认为“一切诸法的因缘和合自有一定的不乱的因果规律”(宗伟1993),这种因果规律也称为“业力”,具体指众生的身、口、意三个方面行为的作用,也就是常说的’‘三世轮回”,“因果报应”。人的生命包括今世、前世和来世,今世生命有限,前世、来世则无穷无尽。所以汉语有谚语:“不修今世修来世”。这“三世轮回”还包括人畜之间的轮回交替。如果作恶.来世投胎会变成牲畜。佛教还认为,在人的生命中,名利财富都是身外之物。只有人自己的身、口、意三个方面所做所为能影响到今世和来世。汉语谚语:“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就反映了这种因果报应的观点。
2、道教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在其宗教活动和宗教仪范中保留了很多古老民族宗教信仰.如巫祝、祈祷、天神、地抵、祖先、神圣、仙人崇拜等。道教也是多神教、神和人之间没有绝对界限,人通过修炼可以成仙,神仙也可以下凡。道教的根本教理是老子之道,就是太上老君降授的“道”和“德”,它以“无为而治”治国,则国泰民安;以清虚自守,卑弱自持“修身.则神清体健。“道”和“德”是二义一体的。要想得道。必须积德。“道”和“德”都是行动的总准则。道教从顺应自然的原则,得出“柔胜刚,弱胜强”,“物极必反”,阴阳互补等朴素的辨证思想。如:谚语“ii者易折,佼佼者易污”和“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3、儒教
儒教由孔子开创,在先秦诸子时代形成。儒教是告诉人们何为美德,何为人性,如何唤醒美德。如何运用美德的方法,包括忠、孝、仁、义这些美德。
儒教所关心的主要是“人”的问题,包括在世间的位置、人际关系、人性与幸福等。其目的在于调和并统一人世间的各种矛盾。如汉语中关于人的位置的谚语有:“天下人为王”;关于人际关系的谚语有:“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关于人性和幸福的谚语。“一勤二俭三节约,全家老少幸福多”。儒教与佛教不同,它只重视现世,关心的是活生生的人间,不追求死后或来世的幸福。儒家讲社会等级,认为人类社会是有层次的集合体,希望把社会建设成父系家长制那样的宗法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既有层次区别,又能和谐统一。要做到这一点,人际关系必须格守一定规范。每个人要扮演好自已的社会角色,如汉语谚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家不可一日无主,国不可一日无君”。
在中国老百姓心目中,三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往往互相补充,甚至合二为一,共同对中国文化和民众认识产生影响。因此汉语谚语中有一些相互矛盾,或劝谕各异的谚语,而它们又往往能从三教不同的教义中找到根源。更为重要的是,三大宗教尽管教义不同,但都在中国长期并存、互相渗透、互相影响。儒教的天命观给历代皇室提供了权利的根据,其三纲五常和仁、义、礼、智、信为人际关系提供了规范;佛教的因果报应,轮回转世的教义又制约人的行为;道教的清静无为又能满足人的某种精神需求。儒、佛、道三教在社会生活中的共同作用和三教合一的格局,使我们难以清楚地判断某种思想的宗教来源。反映在谚语中的宗教文化也一样,有时是某一宗教的影响,有时又是三教合一的共同影响。因此在比较英语谚语中基督教文化含义时,多半采用儒、佛、道的共同文化含义。
5、基督教
基督教的经典是《圣经》,基督教信仰三位一体的上帝,信仰人类始祖原罪和基督救赎等。根据《圣经》记载,上帝创造了万事万物,而且创造了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亚当和夏娃原本在伊甸园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但受撒旦的诱惑,偷吃了禁果,被赶出此园,从此他们的子孙身负罪过,遭受人间种种苦难。耶酥是基督教的导师,他来到世上解释上帝的法律,服务人类,拯救人类,因此信仰基督教的人就能得到永恒的生命。基督教强调要以爱心与人相处,要尽到对国家、对别人的责任,凭借信,教徒才有自由,而自由只有凭着爱的行动才能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如英语谚语:Lovemakes one fit for any work,和That never ends ill whichbegins in God' s nameo
二、儒佛道三教与基督教的思想观念在谚语中的反映
中国儒佛道三教与西方基督教有很大差别,这些差异不仅反映在人们的思想文化上而且反映在语言及其谚语中。
1、有神与无神(或泛神)
人过半生,方知天命。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天生我才必有用。
英语谚语则不同,往往反映上帝的权威和荣耀。
God is above all.(上帝高于一切)。
God is where He was.(上帝无所不在)
在基督教中,上帝是唯一的、至高无上的神,除了上帝和人的差别外,其它任何人都是平等的,没有差别。《新约、罗马书》说:“上帝使他们跟他有合宜的关系是基于他们信耶酥基督。上帝这样对待所有信基督的人,任何差别都没有,因为每一个人都犯罪,亏欠了上帝的荣耀。”论文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