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企业管理论文
一、执行力逐步减弱:现实中的突出问题
1、被管理者违规利用制度漏洞
作为被管理者,为了规避制度的约束,也在不断研究制度执行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并找出其中的破绽,一旦发现,便在管理者无察觉的情况下,绕过管理制度,按照符合自身利益的行为去行事。这样变通,让管理者认为出现问题后,首先质疑是不是制度本身在制定时有问题。如果不作深入的调查,仓促修改后,会把本来正确无误的制度改为错误的制度,而当发现事实的真相时,已给管理者带来极大的混乱。
2、基层管理者对制度完善的忽视
各级基层管理者为了小团体的利益或出于其他方面的因素,往往在制度执行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或者按制度执行会影响其小团体的利益时,不愿意将问题说出来。按程序修改原制度中的缺陷,将其完善,为更符合实际情况更有利今后管理中不再出现此类问题的制度,而更愿意将出现的问题掩盖起来,通过变通的方式。违背管理制度,使企业管理执行力被大大地忽视。
3、企业各部门间未能协调配合
当企业生产管理过程中各层面执行制度遇到问题后,不是积极应对,而是采取各扫门前雪的方式,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来证明事件本身和自己、或自己的小团体无任何责任,把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全部推给别人或别的部门,做出管理不能调查等理由,就会传给其他部门来效仿,就会形成互相推诿,引起连锁反应,企业的执行力在这种局面之下就会变得软弱无力,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4、企业管理中自下而上的沟通渠道不流畅
在企业的生产管理工程中,最基层的员工遇到的问题而自身又不能解决时,基本上都采取向自己的上一级的管理层汇报。如果这一层管理者不能解决所出现的问题,作为基层,员工只能等待,基层管理自身的心态是自己解决不了,又不愿上报更上一级,生怕影响自己的利益等,这样最好的办法就是采取拖的办法,直到不能拖下去为止,问题不能得到快速有效的解决,而造成工作的停滞,这是一种普遍的现象,而基层员工遇到的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等,不敢越级上报,这种等待往往不是一个工序,而是影响到整个生产过程,这是对执行力的极大破坏,也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二、提高执行力:行之有效的几项工作
企业的执行力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存在如此多的问题,而其对整个企业管理能否顺利进行又如此重要,很多企业家,管理研究者都在探讨。笔者根据自己在企业管理的实践中的一些体会和做法,悟出企业的执行力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应该怎样加强、不被弱化。
1、企业目标制定时应符合实际,全面贯彻
任何一个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都要制定相应的远、中、短期目标,为保证目标的实现而制定实际或者保证目标实现的规章制度,这属于两个层次的问题。一是对目标的制定一定要符合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目标制定既要先进又要合理,执行者通过努力可以直接达到,否则就会出现消极的情绪。同时还应注意企业发展中的外部环境(如不利因素)。二是在制定规章制度时一定要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每一个员工清楚,你是制度的参与者,也是制度的执行者,这个过程也是制度的学习的过程,使制度的制定严而不行,不至于偏激,使全体员工能够自觉遵守制度,严格执行制度。
2、企业目标应随市场作动态调整
在一定时期之后,企业的目标应该是动态的,要不时地根据外部市场环境进行适当调整。如企业内部发展变化,对有较大影响的目标、任务及相应的规章制度作出科学合理的实事求是的修订、调整,使得所制定的目标,不是遥不可改,规章制度更符合实际,让执行者感到制度中的处罚不是目的,而是实现目标的手段,制度中的奖励也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得到,将自己的工作按照制度中的规定,无论是定性的还是定量的都应做到,而且做得比别人更好才能得到,这体现了它的先进性。
3、企业每隔一定的时间都要对自己发布的规章制度进行必要的整理优化
因为在执行时,这些制度可能是几个文件中并存着,前面文件中的条款一部分被废止,这对执行者如管理者来讲都是容易搞不清楚的区域。当然,整理需要管理者花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但在整理的过程中还可以将前后的制度进行系统化,使制度在管理过程中实现闭环,这样也使正在执行的制度更清晰,透明,便于制度的执行,消除了此制度执行过程中产生偏差。
4、企业在不断地发展中要逐渐的细化管理制度
这样便出现了制度越来越多。一个系统、庞大和繁杂的管理制度使管理者与管理者执行起来都感身心俱疲,这样使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变得困难,办一件事情往往可能会涉及到几个制度。而如果将这些制度编织成简便,一目了然的流程,便形成了各项工作的标准化,使企业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在企业管理活动中的每一个行为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清楚什么是自己所要做的,每一件事如何去做,这使得管理变得更加简单,透明。有效,清晰的流程管理也使管理变得效率更高,推诿、扯皮的事情会越来越少,这也会使企业管理的执行力有所提高。
5、设置科学合理、公开透明的考核标准
任何目标实现的管理制度,如果没有一个科学合理、公平、透明的考核标准,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形同虚设。因为没有监督、考核,做好做坏一个样,奖罚不分明,谁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又不能将其奈何,使企业管理陷入虎头蛇尾,或有头无尾的恶性循环,那企业就无管理可谈,就会迅速进入衰落期。因此企业管理的最重要工作就要进行考核,做到依法管理,执法必严,让那些遵守企业制度的人得到奖偿、不遵守制度甚至破坏制度的人无法生存,才能使所有员工都能选择其创造性,使企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6、保持管理制度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企业管理既是动态的也是静态的,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管理制度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也是至关重要的,要使员工能够遵守制度,也需要这样做。作为管理者,希望制度在执行中要不折不扣、并使每个管理活动都要留下痕迹,以便能够检查。然而往往违背管理制度的一些行为者又想方设法将其消除、这会是优质的管理制度无法避免的问题。
三、信息化管理有机结合:企业管理的体会
通过我们在实践中的一些体会,将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的管理有机结合起来,这是一个解决企业执行力落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具体做法是:一是将此企业现有的管理为基础,将现有的管理流程完善、梳理。二是将考核的内容中定位的部分都尽量量化。三是将企业中并行的各种成果放在一个平台上,消除企业管理中的信息孤岛,实现企业管理过程的全信息化。四是将企业全部的管理流程、基础信息固化在计算机系统中,一切游离在系统之外的东西都是无效和非法的,都将无法得到核算的确认,管理者的签字是按流程拟定管理权限的管理幅度在系统中审批,但事情怎么办是按流程来的,而不是像以前那样我想怎么办就怎么签。企业管理过程中的每一个活动都将在计算机系统中留下痕迹,系统也会通过核算自动考核,审计考核部门通过系统就可以监督企业管理的每一个活动。系统还可以设置生产过程的异常停止,基层员工在遇到问题时,无需再向其上一级汇报而是由系统的终端显示系统汇报出现的问题,系统中设置了根据问题解决的难易程度,给每一个层级的管理者留出了解决问题的时间,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将问题解决,系统将把问题自动升级,到问题解决为止。这样既解决了问题在某一个层级得不到解决生产停滞,基层员工又不敢越权汇报的难题,又对每一层级的管理者解决问题能力考核由定性上升为定量的考核,这样企业的管理就实现了从人治到法制的穿越。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管理的任何一个环节,无论是质的方面,还是量的方面,或者其他方面的,都可以做到可追溯,能够做到奖惩分明,责任到人。彻底消除管理工程中的人为因素,不以管理者个人的好恶评价一个人、一件事,实现管理的闭环,可以使企业管理的执行力得到有力的保障。
作者:赵盘胜 单位:河北冀凯实业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