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畜牧兽医论文 » 正文

刍议畜牧兽医服务体系近况及策略

2021-4-13 | 畜牧兽医论文

一、基层畜牧兽医服务组织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机构设置不明,职能不清

现有的畜牧中心与防检组一部分是两块牌子、一套班子,防检组长兼中心主任;另一部分是两块牌子、两套班子。两个机构分属乡镇和县畜牧局管理,且职能各有渗透,容易出现交叉推诿和无人管顾的现象。畜牧中心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交织在一起,既弱化了公益职能,也为其利用公益职能的性质服务经营带来了便利,影响了公益职能的发挥。

2.公益性服务有职有责无场所

防检组的任务主要是公益性职能,但由于其是在畜牧中心基础上成立的,大部分防检组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只能租房开展服务。由于经费有限,租用的办公场所普遍简陋,使基层防疫检测配套基础设施不够完善,防疫监督信息化工作平台的建立没有固定的支撑。畜牧中心对经营性业务基本处于没有管理的状态,公益性职能名存实亡,仅依靠“以钱养事”的经费解决工作经费、工资和养老保险金,没有能力开展其他的工作。

3.人员严重老化,学历普遍偏低

宜城在册畜牧兽医人员中50岁以上的有104人,占31.5%。而从事公益性防疫工作任务的村级防疫队伍中,50岁以上占36.3%,30岁以下仅有廖廖数人。2002年以后,基层畜牧兽医服务单位再也没有进行过专业技术职称考核与评定工作。由于人员不足,部分防检组不得不聘用已经退休的村级防疫员。畜牧中心人员:截止到2011年年底,宜城市镇(办)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在岗在册人员330人(不包括退休、临时工和食品工作人员)。防检组人员结构:每个防检组设2名监督员,属市直派驻的动物防疫监督人员。监督员、村级防疫员、动物检疫人员等人员均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优先从畜牧中心现有在册在职的人员中择优聘用。村级防疫员按照平原地区每800户、山区丘陵地区每600户配备1名防疫员的标准,全市共聘用村级防疫员154人。在现有从业人员中,没有执业兽医师资格和高级职称技术人员,且年龄严重老化,学历、职称偏低,知识更新严重不足,已经无法适应畜牧业发展新形势的需要。

4.社会保障机制不全,人员待遇普遍偏低

畜牧中心和防检组各类人员年工资平均在0.75万~1.40万元左右,远低于当地平均工资水平。由于公益性岗位的防疫、检疫人员待遇低,缺乏吸引力,部分岗位工资无保障,导致人才流失严重,无法补充年轻人,出现人才断档和岗位人员缺口。2.4.1经费保障情况2011年宜城市政府共拨付畜牧中心工作经费、工资、保险金等共计99.06万元,其中经费、工资共计40.85万元,各个中心工作经费在2万~4万元左右;中心主任的工资在1.20万~1.40万元左右,技术推广人员工资在0.96万~1.20万元,远低于其他行业的平均收入标准。2.4.2医疗保险没有着落改革后,畜牧中心及防检组在职及退休人员均没有参加医疗保险,也没有出台相应的政策。为解决员工的就医问题,各单位只要求农业户口的职工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城镇户口的职工按城镇基本医疗缴费,所有费用自行负担。2.4.3养老保险保障不力畜牧中心在册人员的养老保险按照财政出资20%、个人出资8%的比例进行了交付。由于多年没有调级调职,在职人员虽然缴纳了养老保险,但缴费基数多年未变,标准明显偏低。从社会上聘用的公益性岗位技术人员的养老保险没有着落,既没有明确的缴费标准,也没有明确的缴费方式,从业人员心中没底,没有归属感。

二、基层畜牧兽医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基层畜牧兽医服务体系,保证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基层兽医防疫工作。

1.健全公益性服务机构,建立适应畜牧业发展的新体制

实行公益性职能与经营性职能完全分离,强化公益职能,放开经营性活动。探索成立全公益性的基层防疫监督机构,实行全员聘用制,定人定岗定经费,相关费用足额纳入财政统筹。

2.进一步规范畜牧中心建设

对主要负责经营性业务的乡镇畜牧中心人员,实行一次性安置,社会化管理,并从法律上完备手续,使其真正成为“社会人”。对在册职工按工龄实行一次性买断,养老保险由国家买断后交职工个人续买。经营职能向市场开放,允许有资质的人员经营,实行资格认证、准入许可和从业年审制度。人员安置到位后,依法依规不再保留畜牧中心建制。

3.坚持引进与本土培养相结合,拓宽专业技术人员引入渠道,充实基层队伍

有计划地引进大专院校专业技术人才充实县、镇两级防检监督岗位,特别是要重点引进疫病防控、检疫检测、兽医等专业的人才。同时,重视本土人才的培养与选拔,从未能升学的初中、高中毕业生中,每年择优选拨部分人员,通过定向委托培养等方式,将其送入中、高等院校进行较为系统的兽医和防疫、检疫知识的学习,学成后直接回当地工作,费用由县、镇财政和学员本人共同承担。力争通过5~10年的培养,打造一支稳得住、有技术、能吃苦的本土专业技术队伍。

4.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

逐步提高公益性岗位专业技术人员的社会保障和劳动报酬。对公益性事业岗位,实行全额财政统筹,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同步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技术人员在聘用期间依法依规享受在职在岗国家工作人员的相关待遇,人员报酬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水平。确保防疫、检疫、监督、技术推广等工作基础牢固,真正成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保障。

作者:赵涛 单位:襄阳职业技术学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