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 正文

探索语文教学的真正含义

2021-4-13 |

一、语文教学,研透教材的“义”

1、通过审读,把好文章的“舵”。

审读文本,就是要求语文教师必须有思想地阅读课文,真正深人到文章中去,把握作品的精髓和要义,从而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确定教学内容,明确教学方向,引导学生真正走进课文。例如讲授《绝版的周庄》一文,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仔细地审读文本。初看作品,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古镇周庄的美。通过写周庄白天的热闹和夜晚的安宁,表达出对周庄的爱和向往,情感非常丰富。沉浸在课文中,你会强烈地感受到,字里行间蕴蓄着作者深沉的情感:“周庄,我叫着你的名字,你比我想象的还要动人。我真想揽你人怀。只是扑向你的人太多太多,你有些碎不及防,你本来已习惯的清静与孤寂被打破了。我看得出来,你已经有些厌倦与无奈。周庄,我来晚了。”“有人说,周庄是以苏州的毁灭为代价的。眼前即刻闪现出古苏州的模样。是的,苏州脱掉了罗衫长褂,苏州现代得多了。尽管手里还拿着丝绣的团扇,已远不是躲在深闺的旧模样。这样,周庄这位江南的古典秀女便名播四海了。然而,霓虹闪烁的舞厅和酒楼正在周庄四周崛起。周庄的操守能持久吗?”读着读着,你会进一步强烈地感觉到,作者不只是在赞美周庄,更多的是在情感之中蕴含了理性的思考:周庄,它的古色古香正渐渐流失,很遗憾,很可惜。如何珍藏前人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人们在享受文化遗产的同时,是否想到了要对它进行有效的保护,就成了一个十分沉重而又迫切的话题。我们说,读((绝版的周庄》,如果仅仅只是把它作为表达作者热爱文化遗产的作品读,虽然也很动人,但毕竟读浅了;只有透过字面触摸到作者的理性世界,感受到作者思想的深刻,才算把文章真正地读懂了。以此为基础,教学引导才能真正到位。要达到这一点,没有审读的功夫是不行的。

2、通过细读,弄清文章的“义”。

现在,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教学比较急躁粗糙,拿到教材后粗粗一览,便备课上课,而还没有真正读通读懂教材就去教学,自然难以让学生悟出作品的真味。作为语文教师,只有把课文读得很细,对课文中的每一处都不存在疑惑了,才能开始教学,否则就容易出问题。(屈原列传》中有这么一句话:“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教材和教参中都注解为:“怀王让屈原制定国家的法令。屈原起草的文件还未定稿,上官大夫看到了就想抢夺,屈原不给。”这种理解符合不符合古文翻译“信”的原则呢?如果我们缺乏审慎的态度,不结合时代背景和故事发生的实际环境进行思考,只是照着注解上的翻译去教学,就会以讹传讹。最近,有人经过研究和思考提出了新颖的见解,认为两个国家重臣怎么可能在朝廷上不顾脸面地拉拉扯扯、共抢一物?他认为,“夺”在古代常被译为“改变、改动”,如“夺志”;“与”常被译为“赞许、同意”,比如《论语》中《子路曾哲冉有公西华侍坐》一章就有“吾与点也”的句子。这样,“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就应该翻译为“上官大夫看到了就想改动(其中的文字),屈原不同意”。这种理解应该说比较通畅,从中也足以看出当时斗争的激烈和屈原的不屈性格。

3、通过博读,拓宽文章的“面”。

教材提供给我们的文章毕竟有限,需要我们延伸拓展。而一篇文章,从题材、主题到构思、技法,总有许多联系点,作为教师,备课也好,教学也好,必须把教材“读厚”,并以此带领学生也能从课文联系开去,进行联系性、延伸性、比较性阅读,从而拓宽阅读面,提升阅读素养。例如有位教师讲授冰心的《纸船》这首诗,在带领学生充分理解了作者用“托物言情”的手法表达对母亲的“爱和思念”的情怀以后,围绕“母爱”这一主题,把学生带向课外的世界,与他们一起品味孟郊的《游子吟》、泰戈尔的《金色花》、歌曲《烛光里的妈妈》、教师自己的下水文《树的心愿》等作品,通过对古今中外“母爱”主题作品的广泛浏览,让学生沉浸在浓浓的母爱氛围中,在接受文学熏陶、感受浓浓亲情的同时,拓宽视野,丰富积累。

4、通过研读,挖掘文章的“神”。

语文教师要带着研究的态度阅读文本,有时更需要专题性阅读,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改变传统的传授型教学模式,带着学生去进行研究性学习。鲁迅的《拿来主义》是一篇思想深刻的杂文,在今天仍有十分鲜明的现实意义。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对文中所述的“送去”和“拿来”的现象进行分析,真正理解作者“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这一核心观点的价值所在。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联系现实,比如可以看看我们参加国际电影节的影片反映的是些什么内容,而我们引进的一些文化产品比如美国大片表现的是什么内容,我们在输出和引进的过程中应该持一种怎样的态度。这样,学生在联系和比较中,就会十分钦佩鲁迅先生洞察生活现实的智慧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就会对当今社会产生很多思考,就会在社会观、价值观方面得到积极的启示,学习课文、学习鲁迅的热情也会高涨起来。研读文本有时还需要进行专题性研读。港台的中学生能够写“论苏东坡的诗”“谈韩愈的散文”之类的作文,而我们内地的学生却做不到,因为他们平时缺乏这种专题性的研读,没有相应的知识积累。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对这方面内容的补充,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一些专题性研读的材料,比如一些大家的名作,或者某一专题的作品,像唐代山水诗、宋代婉约词、元代小令、明代小品文、清代小说之类,让学生进行集中性阅读。这样,他们对某一专题的感知就会丰富些,文学积淀就会深刻些,研究意识和研究水平也就会提高许多。

二、语文教学,找准教学的“径”

纪伯伦说过:“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了为什么而出发。”语文教学同样存在这样一个问题。为此,语文教师应从语文教学的“原点”出发,去设计、实施语文教学。

1、教学生不清楚的,让其读懂。虽然说只要识字,学生对教材上的文章都能大体读懂,但由于知识和阅历等的限制,语文教材上还是有许多内容学生并不一定能够真正读懂。语文教学就是要关注学生的这些“不懂”,给予他们切实的帮助。例如教《失街亭》,文本中诸葛亮有“皆你之过也”“此亮之过也”两种感叹,那么究竟是谁的过失?这应该是学生不大懂的地方。同是立军令状,关羽华容道放曹操,马诬失守街亭,为何前者被赦,后者被杀?这也是学生较难理解的地方。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帮助学生弄懂。

2、教学生不喜欢的,让其有爱。有的学生不喜欢语文学科,喜欢语文学科的学生又大多喜欢小说、散文、诗歌之类的文学作品,而对应用性文体、议论文、说明文等不感兴趣。为此,语文教师要根据文体特点,把文章的内蕴美充分地挖掘出来,展示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一则消息,学生一般不大喜欢这种体裁的文章。青年名师王君在执教这篇课文时,改变思路,将课堂教学设计定位在“让学生接受挑战”上,一堂课分成三个教学板块:提出“为什么把东路军放在最后说”的问题,引导学生体会“新闻的结构安排很讲究”;拎出一组词语,让学生细细体悟,提醒学生“新闻的语言很讲究”;将课文导语部分与注释比照着读,让学生反复读课文中带“我”的句子,比较有“我”和没“我”的不同效果,促使学生明白“新闻的滋味很绵长”。学生完成这三个挑战后,也就真正理解了课文所内蕴的结构魅力、表达魅力和情感魅力。

3、教学生易理解偏的,让其正读。阅读作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在这一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种情况,就是学生或只从字面理解,或为标新立异而刻意提出所谓新奇的看法,从而导致对作品的片面或错误理解。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避免学生把作品读偏了。有位教师讲授韩愈的《师说》,在讨论文章的中心论点时,学生们对“古之学者必有师”这一观点产生了不同的理解。有学生认为:“古之学者必有师”的说法太绝对了,尤其是“必”字,难道古代所有的学者都有老师吗?而且韩愈的观点过于强调教师对学生学习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自主、能动的学习。还有的学生补充了古人自学成才的例子,如发明麻沸散和五禽戏的华佗、发明刨子和锯子的鲁班等。乍一听,这样的理解似乎都有道理,但仔细分析,就不难发现学生们的思考有些片面,断章取义地理解了韩愈的话。这时,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读课文,他们慢慢领悟到,文中的“师”不一定是指在教室里讲课的教师,而是指有一技之长的人或者在某一方面比自己强的人。文中有“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圣人无常师”这样的句子,对此,教师给予及时的点拨:华佗、鲁班的发明也不是闭门造车,而是汲取了前人的成果或听取了别人的意见后才完成的,而且韩愈的观点强调了向他人学习的重要性,是针对当时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有感而发,并不是说一定要拜所学习的对象为师。教师的这一点拨非常到位,确保了学生对作品的正确理解。

4、教学生难以领悟的,让其有感。阅读作品,需要知其大意,但更需要人其精髓。语文教师要针对学生难以领悟的内容进行点拨,让他们有所触动,读出文章的精髓,从阅读中获得真切的感悟。著名特级教师程翔讲授苏轼《赤壁赋》一文的做法就很值得广大语文教师借鉴。这篇文言文,一般的教师通常采用这样的教法:首先对字词句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文章大意;接着交代一下写作背景;最后告诉学生苏轼具有豁达的胸襟。但苏轼为什么能够具有豁达的胸襟,却是学生难以体会的。程老师准确地把握了这一点,注意引导学生回归传统文化,从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心灵之路的角度和学生一起揣摩理解。在中国文化史上,那些志士仁人往往把忠君报国看得很重,如果被皇帝冷落,仕途上遇到了挫折,通常就会一撅不振。比如战国时代楚国诗人屈原,他被贬滴之后,内心极为压抑,写下了著名的《离骚》,其中用大量的隐喻抒发自己的怀才不遇。苏轼原来也是皇帝身边的“红人”,皇帝对他非常欣赏,后来因为“乌台诗案”而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人生遇到了重大挫折。他为什么没有意志消沉,而是能直面现实?程老师对学生进行了点拨:“苏东坡把儒‘、释、道三家思想打通了,冲破了封建制度对知识分子心灵的包围,真正走向了心灵的解放。什么得与失、进与退、名与利,他都看透了。在他看来,胜故欣然,败亦可喜。”通过这样的解读,学生自然也就能够理解苏轼为什么具有如此豁达的胸襟了。

5、教学生容易忽略的,让其有为。学生读课文,很多时候浮于表面,文本中的很多重要资源,常常在他们手上轻轻滑过。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给学生以提醒,促使他们有意识地加以注意,从而从文本中获得更多的教益。《项脊轩志》是归有光的一篇著名散文,文章的后记部分写妻子转述那些小妹们的疑问“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比较平淡、直白,也没有多少诗情画意,所以学生一般不会关注到。而一旦疏忽,却会影响到对文章整体的把握。因为这些看似平淡无奇的话恰恰是作者在用最经济的笔墨传达最丰富的内涵。归有光之所以要写小妹们的问话,是因为在这个阁子中,他的妻子“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作为妻子,她在这个阁子里听到了不少历史典故,看到了无比精彩的世界,她的视野在这里变得开阔,她的精神世界在这里得到丰富,所以回到娘家后,她在向姐妹们讲述时,显得既饶有兴味,又充满自豪。小妹们自然羡慕,充满向往,于是不自觉地问“且何谓阁子也”。这种问,是一种非常含蓄的写法,与全篇的抒情基调相吻合。作者是要读者展开想象,在眼前浮现出一幅幅夫妻恩爱的温馨画面,从而更深刻地体悟他细腻丰满的情感世界,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主旨。像这样的点拨,提醒学生抓住容易忽略的片言只语,他们就会在今后的阅读中引起注意,从而更全面细致地理解作品,获得更完整的体验。

三、语文教学,走宽前行的路

1、让学生充分感受语文。语文教学要让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把汉语看做最美的语言,时时感受语文的魅力,享受母语的韵味;要让他们把能娴熟地运用汉语作为自己最大的本领,把置身于汉语言文化的氛围作为最大的快乐。汉字是方块字,每一个字都有它最初的创意,或象形,或指事,或会意,或形声,钻研进去,意趣无穷。汉字是表意文字,虽然不该望文生义,但还是应该看其形、懂其音、知其意。比如“伟、纬、玮、炜、违、苇、闹、筛”这一组字,我们一看,音、义就基本出来了,这就是汉语不同于其他语言的地方。我们的文言文,很短小的篇幅却可以表达十分丰富的内涵。例如《世说新语》中记叙王蓝田性急的文字,就非常传神:“王蓝田性急。尝食鸡子,以著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踞之。又不得,镇甚,复于地取内口中,啮破即吐之。”这篇人物小品,仅有五十余字,作者妙用“刺”“掷”“踞”“啮”“吐”等动词,对人物动作进行细致刻画,又用“怒”“镇”表现人物神态,牢牢抓住了人物的本质特征,将人物急躁无比的性格活画了出来,使读者过目难忘。而在现代白话文中,语言的表情达意功能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更有感染力。这就是汉语的不凡之处。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时时处处热爱祖国的语言,充分感受语文之美。

2、让学生自觉相伴语文。语文教学要让学生通过对课文的阅读更好地携手我们的母语,使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品质,从而和语文一生相伴。有阅读的生活是充实的生活,也是高雅的生活。我们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沐浴在母语的光辉中。比如清明节,学生可能会在平平淡淡中度过。如果我们能设计一个“我们的节日—清明”的主题活动,展示和清明相关的种种文化现象,再组织一场“清明诗词朗诵会”,学生的感觉就不一样了。例如苏轼的《东栏梨花》:“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这首诗既有对美景的欣赏,又有对人生哲理的透视。我们的学生过清明节时,如果能欣赏相关的作品,对清明文化的认识就会非常深刻。

3、让学生全面掌握语文。学语文干什么?关键是运用,要能娴熟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进行表达。语文教学既要重视学生书面语言水平的提升,也要重视口语训练,从而促使学生全面掌握母语。在书面语言能力方面,既要重视对学生文学性语言的培养,也不能忽视应用性语言的训练。目前,日常的语文教学比较注重文学类作品的欣赏和写作,对应用类作品的阅读和写作则非常忽视,导致了不少学生语文素养的严重失衡。为此,语文教学不能只定位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而要培养学生具备广泛意义上的语文应用能力。

4、让学生善于运用语文。学生学习语文,除了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加以运用外,更要能运用这一工具进行独特的表达,开拓创新,创造经典。古今中外那么多伟大的文学家,如屈原、李白、杜甫、苏轼、汤显祖、鲁迅、莎士比亚、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等,都用语言创造了永世不朽的经典作品。也许在一些语文教师看来,让学生拥抱母语、创造性地使用母语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只要我们从点滴做起,扎扎实实去做,就一定会创造奇迹。当学生懂得了用阅读和欣赏充实自己,他们的人生品质一定会得到提高。这,应该就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真义。

作者:郭志明 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教育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