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 正文

语文教学对学生人格培养的重要性

2021-4-13 |

我个人理解,要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坚强的意志,较强的探究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需要儿时父母长辈的教育,在学校老师的言传身教,课堂教学的潜移默化,以及平时对其纪律的约束,参加社会实践的经历。在中学阶段,学生的个性已初步形成,我们要借助语文这个教学载体,进一步渗透,帮助学生形成健全、健康的人格。

一、培养学生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学生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对父母、家庭的付出将不再熟视无睹,对老师的教诲不再感到理所当然,以及对整个社会、国家的发展将不再漠不关心,对一切事情能够进行换位思考,把自己融合在这个大家庭中,何尝不是一种收获、一种享受。在一些感人至深的名篇中,让学生从中感受到父母、亲人深深的爱。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胡适先生的《我的母亲》,在学习这篇文章时,我要求学生默读课文,自主合作探究:作者对母亲(后母)怀着怎样的感情?你是如何体会到的?“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天夜里她把我叫醒,她真的用舌头舔我的眼病。”学生读到这里,我及时请学生进行讨论,现在,想一想自己的母亲有什么事最让你难忘呢?我们对母亲表达过爱吗,我们如何表达感激之情呢?学生们积极发言,发表了自己的一些看法,说出了埋藏在自己心底的往事。是的,母亲是平凡的,她每天所做的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就是这微不足道的点滴中渗透了无私的爱,我们应该用行动报答自己的父母。语文的作文写作也是教育学生感恩很好的手段,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我有意训练学生写《感恩父母》、《亲情颂》、《友谊万岁》等文题。让学生有意识地描写父母的无私,同学的情谊,老师的关爱,懂得他人给予自己的一份爱心,懂得关爱自己身边的人,进而引导学生尊重我们这个时代的一切好人,感恩这个社会赋予我们的一切。让学生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对父母的“唠叨”、付出,不再厌烦,不再熟视无睹;对老师的教诲不再当耳边风;对朋友的关心不再“理所当然”。

二、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

在介绍唐朝诗人李白的时候,我穿插了一个小故事:李白,小时候,很贪玩,不爱学习。他的父亲为了让他成才,就把他送到学堂去读书,可是,那些经史、诸子百家的书学起来很困难,他更加不愿意学了,有时候还偷偷跑出去玩。一天,李白没有上学,跑到一条小河边去玩。忽然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蹲在小河边的一块磨石上旁,一下一下地磨一根铁棍。李白好奇地问道:“老婆婆,您在干什么?”“我在磨针。”老婆婆一边磨一边回答。“磨针!用这么粗的铁棍磨成细细的绣花针。这什么时候能磨成啊!”李白脱口而出。老婆婆抬起头,停下手,亲切地对李白说:“孩子,铁棒虽粗,可挡不住我天天磨,滴水能穿石,难道铁棒就不能磨成针吗。”李白听了老婆婆的话,很受感动。心想:“是呀,做事只要有恒心,不怕困难,天天坚持做,什么事都能做好。读书不也是一样吗?”李白转身跑回学堂。从此以后,他刻苦读书,终于成为一名著名的诗人。有人还说: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我穿插这样一个故事,主要是想告诉学生“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个道理,在学习的道路上,会经历无数的曲折、困难,我们要培养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击破万重浪,勇往直前。

三、培养学生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

在学习、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困难,怎样面对这些困难,克服这些困难,往往需要学生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百折不挠的精神。我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笛福的《荒岛余生》时,要求学生从这些问题入手:①鲁滨孙在海上遇难,被抛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身陷绝境,鲁滨孙找到了哪些活下去的理由?(在海难中,同船的11个人中,死了10个,就他一人活着,这是上帝对他的特别关照;特别是从搁浅的船上获得了维持生活的大量必需品,这是上帝对他的格外恩赐。)②鲁滨孙为什么要顽强地活下去?他是否值得这样活着?(他说服自己顽强地活着,并打定主意在岛上独自生活一辈子,这需要巨大的勇气。从这里可以看出鲁滨孙十分珍惜生命,热爱生活。他活着,也许并非为了什么,而仅仅因为自己是一条生命,既然是生命就应该善待它。况且他活得积极,活得主动,活出了人的尊严。)③鲁滨孙在孤岛上时间对他有什么用处?他为什么要计算时间?(鲁滨孙记录时间,是为了清楚地了解自己是怎么活着的,可能活多长时间。记录时间,也表明了鲁滨孙对生存下去充满信心。)整节课,学生情绪激动,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还把自己从课外读本知道的情节告诉大家。面对人生困境,鲁滨孙的所作所为,显示了一个硬汉子的坚毅性格和英雄本色。我们从中又学到了什么?“坚忍不拔,意志品质极为坚强,生存信念十分执著,务实肯干,勤于创造,珍惜生命,热爱生活,活得积极,活得主动。活得像个人,活出人的尊严。”“我们要做一个永不向困难低头的强者,一旦在挫折的磨砺中插上永不言输,永不止步的翅膀,执著顽强地去追求、去奋斗、就能实现人生的飞越,迎接成功的辉煌。”说得多棒,我也深深受到感染,产生了无限的遐想……学习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的《愚公移山》,这是一则融知识性、趣味性、思辨性、教育性于一体的寓言故事。在教学过程中,借助于词典和课本的注解,逐字逐句读懂课文,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学习愚公的精神品质,说明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奋斗的道理。让学生明确愚公精神的实质就是排除千难万险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决心和毅力,激发学生勇敢面对困难,挑战自我。让我们从愚公手里接过精神火把,点燃智慧,照亮前行的路,去追求我们的梦想。诸如此类的文章,可以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在学习中不断完善自我。

四、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我经常教育学生,“无论什么事,都要用积极乐观的方式对待,保持开阔的心境;既然已发生,我们就要从容对待,战胜困难。”这是我的两句口头禅。我在上课的时候,时常要求学生面带笑容,开心地上完每一节课,在生活上,以积极的态度,笑看人生。朱自清先生的《春》带给了我们无限的生命力,我带领学生在《春》的世界遨游:地上是一片片嫩绿的草地,田野上是一棵棵盛开的桃树、杏树、梨树;在如火如荼的花园中,飞舞着成群的蝴蝶、蜜蜂;在晴朗温馨的空中,吹拂着和暖的杨柳风;在弥漫着土香、草香、花香的气息中,各种鸟儿动听的乐曲伴奏着,还有牧童嘹亮、悠扬的笛声;在细密、绵绵的春雨中,撑着伞的行人正慢慢行走,地里的农民正辛勤劳作……在一幅幅诗化的春景中,作者卸下一切重负,想在草地上“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要动用自己的视觉、嗅觉、听觉和丰富的想象,享受大自然的美好与爱抚;愿像雨中劳动者一样,为更美的春天贡献自己的力量。美好自然带给人是生命的活力和激情,因此,春天的人们“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儿去”,因为“一年之计在于春”,每个人都要在欣欣向荣的春天里,勤奋劳作,播种“希望”。让学生感受作者对美的追求,对光明的向往,感受作者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我还穿插中国发生的大事、时事对学生进行教育,更让学生能够亲身体会,与所学内容结合一起,有效地达到感情升华。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北川,8级强震猝然袭来,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西南处,国有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触目惊心的字眼,每一位中国人的心在滴血,但整个中华民族不会被困难压倒,万众一心投入到抗灾、救灾的行动中去,也涌现了无数感人的事迹,这是一个活生生的教材。地震中15岁的英雄:“我把她藏在我的肚子下面。”“我使劲掐他,我们还一起唱《团结就是力量》。”甯加驰说。甯加驰,都江堰聚源中学初三(2)班的学生,15岁。12日汶川大地震中,甯加驰被掩埋在坍塌的教学楼废墟里,埋在他身边的还有一男一女两位同学……地震后,甯加驰被掩埋,双膝跪在地上,左手被死死地压着,头也不知道被什么东西紧紧压住,无法呼吸。出于求生的本能,甯加驰不停地扭动脖子,左脸擦破一块皮以后,他终于将头侧了过来,鼻子可以自由呼吸空气了。还来不及平静一下,一个惊恐的声音从甯加驰右边传来。“甯加驰,救救我。”说话的是甯加驰的同学曾婧。“那你到我肚皮底下来嘛。”想不出更好的办法,甯加驰伸出能活动的右手,帮助曾婧一点一点移动过来,躺在自己蜷起的膝盖和肚子之间的空隙里。刚被掩埋时,甯加驰的头靠在一个男同学的屁股上,这个男同学就是祝祥。其身体的上半部分被压住,动弹不得,但是还能和甯加驰说话。为了麻醉身体的疼痛和心里的恐惧,甯加驰和祝祥开始有一句没一句地聊起来。聊着聊着,祝祥逐渐迷糊起来,声音越来越低,最后竟毫无声息了。甯加驰赶紧掐了祝祥一把,祝祥有点反应了。最后,三人逃脱了死神的魔掌,成功获救。
正是心中有着要生存的信念,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伴随着他们战胜困难,获得重生。全班学生无不受震撼,也纷纷发表感言,表示要好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积极向上。在学习生活上,我时常要求学生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好的学习习惯,好的习惯终身受益。具有健康、健全的人格,在以后的人生中能够击破万重浪,排除万难勇往直前。我们应坚信,只要自己能够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则在学习的领域也有取得成功的一席之地。理论家蔚伟说过:人格是人的社会自我的外在表现,是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成熟起来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总和。人格包含了人的六个方面的行为特质:智能的特质、意志的特质、感情的特质、应付环境的特质、感受社会影响的特质、品格的特质。健全人格应当是这六种物质的完满统一。这是我们教育应追求的目标。我会朝着这个目标,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健全人格,知识丰富的新一代接班人。

作者:许育东 单位:汕头市澄海区莲东中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