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社会实践论文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的规律性向度
在这种社会里,作为被统治者的人们如工人尽管他们的“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棚舍。劳动生产了美,但是使工人变成畸形。劳动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但是使一部分工人回到野蛮的劳动,并使另一部分工人变成机器。劳动生产了智慧,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愚钝和痴呆”。因此,“在国民经济的实际状况中”,工人是异化了的“非人”。当然,“凡是在工人那里表现为外化的、异化的活动的东西,在非工人那里都表现为外化的、异化的状态”,因而“有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同样表现了人的自我异化”。即使“有产阶级在这种自我异化中感到幸福,感到自己被确证,它认为异化是它自己的力量所在,并在异化中获得人的生存的外观”,也不能否定在这种现实中不仅无产阶级不是真正的人,而且资产阶级也不是真正的人的事实。这实际上也说明了,在私有制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里,被统治阶级是异化的,同时统治阶级也是异化的。而正是在这种双重异化的强力束缚下,先前的无阶级社会——原始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天然平等关系也受到了彻底的颠覆。由于尖锐的阶级利益冲突,整个社会被撕裂成不同的部分,进而即使诸如资产阶级也大声疾呼自由、平等、博爱、民主、公正、法治等,但那完全不具有包容全体社会成员的意义。对被剥削阶级而言,剥夺者许诺的那些所谓自由、平等、博爱、正义、公平等只不过是维护剥夺者自身阶级利益的宣传口号,建立在剥夺基础上的一切言论和行动都不可能具有名副其实的正义和公平。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曾专门谈到了强制性分工导致的异化的消灭。他们指出:“这种‘异化’(用哲学家易懂的话来说)当然只有在具备了两个实际前提之后才会消灭。要使这种异化成为一种‘不堪忍受的’力量,即成为革命所要反对的力量,就必须让它把人类的大多数变成完全‘没有财产的’人,同时这些人又同现存的有钱有教养的世界相对立,而这两个条件都是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的。”当然这个前提,只有到了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才会达到。不过,与当下我国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建设却毫无疑问是整个共产主义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它也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与此相联系,它始终高度重视先进文化建设和人的价值观建设,重视用人类文明发展的先进成果武装自己。早在1945年,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就提出要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国家。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面对旧中国的一穷二白,尽管我们党的工作重点和治国方略主要放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但同时在全社会也大力开展以集体主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形成了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大公无私、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等道德规范。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来,我们党逐步明确把“富强、民主、文明”作为建设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随着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深入认识,又把“和谐”纳入进来,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目标从“富强、民主、文明”三个维度扩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四大任务。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作了进一步明晰,提出要在全社会“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就开辟了人类价值取向的新纪元,意味着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了真正的“经验”的存在。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的时代性向度
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任何理论的产生都不可能游离于所产生的时代之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样如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时代的要求,也必须符合时代的需要,引领时代的发展。首先,全球化是当今时代的一个重要特点。随着科学技术推动的人解决自我与自然矛盾能力的不断提高,人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联系日渐紧密,人类社会也越来越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在所有异在的他者因素皆被同化为全球因子进而构成世界总体意义上的“地球村”的同时,人类社会运行状态的不确定性和脆弱性逐渐增强,从而使人类生存世界逐渐向风险社会转化。“各个领域都存在危及全人类生存的混乱无序的不确定性,都存在危及全人类的巨大风险,人类为了防范和化解风险而不停地忙于改进和更新各种专业系统程序,忙于解决各种问题,可是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各种问题花样翻新,层出不穷。”诸如新疾病、核污染、资源匮乏、生态恶化、恐怖主义、道德沦丧、精神荒芜等,都使人们处于极度焦虑之中。虽然他们暂时或能通过诸如抽象艺术、肉欲展览、虚拟网络等形式和途径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和慰藉,但探寻一种科学的和合理的价值理念去引导人们并消解人类普遍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始终是一个迫切的时代性诉求。其次,由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当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也随之进入低潮。
虽然国际金融危机宣告了新自由主义的破产,西方霸权主义的言行昭示了资本主义宣扬的自由、平等、人权价值观的虚伪本质,诸如德里达等学者大声疾呼“不能没有马克思。没有马克思,没有对马克思的记忆,没有马克思的遗产,也就没有将来”,但是,包括西方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众多“权威”正在不遗余力地唱衰社会主义中国及其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面对西方资本主义阵营的强势挑战,中国经历了一系列深刻的改革,持续快速的经济发展显著提高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升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创造了东方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奇迹,但贪污腐败、以权谋私、两极分化等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也十分严峻地摆在全党面前。特别是近年来部分党员、干部不再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不再坚守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一味降低自己的人生品格和道德素质,“精神补钙”刻不容缓。最后,伴随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向全方位、多层次发展,西学东渐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各种各样的西方社会思潮通过和国内其他话语体系的激荡碰撞,丰富和深化了我国思想文化的形式与内涵,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思想文化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发。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众多的社会思潮带着明显的政治目的,时时刻刻尽其可能地吸引着民众的眼球,努力扩大各自的市场份额,以争夺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强调自己的普遍性和主导性,从而对当下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指导地位以及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构成了严重的挑战。
上述激荡复杂的时代背景无一不内在地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出场”,以其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积淀凝成的“一”能动地去引导众声喧哗的“多”,从而使广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起点能始终站在现实的最前沿,从时代的高度来判断中国社会的历史方位,澄明社会发展的价值前提,反思未来发展的可能道路,从而不茫然、不懈怠,“更加奋发有为、兢兢业业地工作,继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完成时代赋予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的大众化向度
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思想本身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思想要得到实现,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由此可见,尽管我们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崇高,然而它毕竟还是属于思想领域里“形而上”的内容,如果不将其与具体的物质生活相联系,不被“有实践力量的人”理解和把握,那么也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也就是说,当下我们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绝不能追求去建造高高在上与群众相脱离的象牙之塔,而是要通过深入开展群众性的学习教育,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向大众化,使之“渗透到群众的意识中去,渗透到他们的习惯中去,渗透到他们的生活常规中去”。这样,“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教育人民,凝聚社会共识,把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之下的作用。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借助语言符号来表达,所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过程中,一方面,作为一种物理存在的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语词和这种语词传达的意义会出现矛盾。人们只能通过语词这一物理存在去把握语词内含的意义或被其传达的思想,而语词这一物理存在和精神性的语词的意义并不是直接同一的。另一方面,作为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人民群众也有自己的语言形式,他们只能通过自己的语言才能够理解以对象身份出场的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语言符号。
因此,人民大众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一般也同时是把作为对象表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语言翻译或转换成自己的语言的过程。这种翻译的过程,表面上是一种语言符号形式向另外一种语言符号形式的转换,实质上是在不同语言符号系统之间寻找等价词和句子的过程。而在现实生活中,相异的语言符号之间,在宗教、认知、风俗、习惯、地域、情感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绝对同义的词和句子的比例是少之又少。这种情况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过程中表现尤为突出。因为人民群众的大多数是普通劳动者,他们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所以将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语言转换成群众的自我语言一般是通过知识分子这一中介完成的。为此,原生形态的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语言实际上要经过两次翻译的过程才能成为人民群众自己的语言,因而更加拉大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大众理解之间的“间距”,强化了二者之间的疏远状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向度,就必须彰显新闻媒体的“主流引导”功能,打开核心价值观的通俗化渠道。同时,必须从民众的“生活点滴”入手,寻找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的土壤,增强民众对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此外,还必须大力褒扬身边的“模范人物”,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是一项艰苦而长期的工作,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要求,“关键是要提高质量和水平,把握好时、度、效,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充分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的实践性向度
在《实践论》中,毛泽东曾批判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不能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人们在自己的认识活动过程中积淀下来的优秀精神文化成果,因此,在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也必须注重其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
其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理想目标与现实目标有机统一的整体,因而其既包含理想性追求,又必须立足现实性基础,既要以最高价值为理想目标,闪烁理想性的价值光芒,又要以我国广大人民群众最广泛的价值认同和价值诉求为现实基础,将我们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有机统一起来,才能切实增强其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感召力、吸引力和凝聚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撑。
其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在于在实践中贯彻落实。与雷锋、焦裕禄等一起被评为“百年中国十大人物”的王进喜曾有一句名言:“光想不干,半点马列水平也没有”。当今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果仅仅停留在思想宣传的层面,那么不管口号喊得多响亮,宣传多到位,也体现不出“半点马列水平”,换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不可能真正发挥出自己的作用与功能。唯有在学习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日渐提升我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和理解水平的条件下,真抓实干,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其对接,我们才能切实地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生活、服务社会、推动发展。另外,“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于实践,但作为一种思想理论,它也只有再次回到实践,经历第二次飞跃,才能在实践中证明自己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的真理性。由此可见,要凸显和确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理性力量,就必须在实践中有效贯彻落实。
其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凝固僵化的教条,它定会与时俱进,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然有其相对稳定性。但是,历史总是以其无限的丰富性挣脱逻辑的把握,而实践也总是以其不断的发展变化突破理论的局限。
因此,随着我们正在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向着人类未来的理想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趋近,当下正处于积极培育过程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一定会在新的形势、新的条件下,为了解决新的问题不断发生跃迁与自我扬弃而获得新的内容。
作者:欧阳恩良 余满晖 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