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教育研究 » 正文

社会工作人才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建设研究

2021-4-10 | 教育研究

提要:培养专业化、职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对于我国社会建设意义重大。本文以北京市朝阳区社会工作者培训为例,介绍了社会工作者培训的总体情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科学有效的社会工作人才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包括制定培训保障制度、多角度开发课程、创新师资培训模式、建立培训质量保障体系、探索网上教学、实行学分制管理、创建学习评价型、开展理论研究、建立培训基地以及建立学习激励机制等十大内容。

 

关键词: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人才;职业教育;教育培训

 

引言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对于人才建设的途径和方法,提出了“建立健全以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措施和制度保障,确定职业规范和从业标准,加强专业培训,提高社会工作人员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这是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角度,将社会工作人才的地位和队伍建设首次写入党的决定,把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依靠力量,把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摆在了突出重要的位置。2010 年6 月6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纲要》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作为重点建设的六支队伍之一。《纲要》提出,“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以人才培养和岗位开发为基础,以中高级社会工作人才为重点,培养造就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要“建立不同学历层次教育协调配套、专业培训和知识普及有机结合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体系。加强社会工作学科专业体系建设。建设一批社会工作培训基地。加强社会工作从业人员专业知识培训,制定社会工作培训质量评估指标体系。”这是国家谋划未来发展而制定的关于人才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建设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努力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新时期全党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本文所指的社会工作人才教育培训是指对在职社会工作者的培训。

 

一、培养社会工作人才的重要性

人才培养是人才建设的首要任务,是落实人才强国战略的具体实践。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是社会文明进步、人民富裕幸福、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推动力量。我国要实现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必须加快人才培养的力度。尤其是在当今以加强和谐社会建设、改善民生为主的社会建设中,培养大量专业化、职业化社会工作人才是当务之急。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是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的重要举措,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在要求,是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安定有序的有力手段,是建设和谐文化、营造诚信友爱良好社会氛围的重要保障,是创新党的群众工作方式、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的迫切要求。[1]社会工作者分布在基层一线,能够深刻体察社会心态和各种矛盾。通过专业化培训,使社会工作者学习系统的社会工作知识,提高理论素养和水平,把传统的社会工作方法和现代的社会工作理念有机结合起来,强化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和职业操守,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提升服务群众的社会效能。加强社会工作者的教育培训,是提高社会工作者自身素质,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提高基层管理水平,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有效途径。
 

二、社会工作者培训现状———以朝阳区为例

北京市朝阳区是经济发展快速区,在全国市辖区中对全国GDP 总量贡献大,属于经济发达地区。朝阳区是民政部批准的全国首批社区建设示范区,也是教育部批准的全国首批社区教育示范区。朝阳区启动社区管理改革比较早,从2001 年,就开始探索社区体制改革试点。2008 年,在北京市率先成立了朝阳区社会建设工委和社会建设办公室,统筹开展全区社会建设工作。因此,朝阳区在社会工作方面,具有典型性。
 

(一)朝阳区社会工作者总体情况

街道和农村社区专职工作者是社会建设的主力军。截止2009 年初,朝阳区有339 个社区,其中城市200 个,农村139 个。有社区专职工作者3587 人,其中城市2522 人,占总数的70%;农村1065 人,占总数的30%。有助理社会工作师208人,社会工作师21 人,取得职业水平考试证书的人员比例为6.4%。[2]在社区专职工作者中,前学历大学生为594 人,占总人数的16.6%。不断充实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员。近年来,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司法等政府部门系统和妇联、团区委、残联、工会等社团组织,注重加强本系统基层所(站、办)机构建设,充实系统内社会工作人员,构建上下联通的工作网络。截止2009 年初,朝阳区共有协管员18 类共6394 人。协管员队伍在充实基层队伍、缓解工作压力、解决人员编制不足、畅通业务监督管理渠道、增加劳动力就业岗位等方面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组织了庞大的志愿者队伍。2006 年,区文明办等13 个部门建立了朝阳志愿者联盟。2007 年,朝阳区成立了志愿者服务管理中心,探索出“数字化管理、专业化培训、社会化运行”的工作模式。全区43 个街乡全部建立志愿协会(分会),完善了“社区志愿服务平台”。截至2009 年,累计完成注册志愿者74967 人(其中不包括在青年志愿者协会注册的大中学生志愿者12 万人)。此外,还有数万社会志愿者活跃在各个街乡、社区(村),从事着文化体育、环境清洁、治安巡逻、扶残助困方面的服务。志愿服务的蓬勃兴起,对社会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为社会工作人才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发展中的社会组织吸纳了大量社会工作人才。截止2009 年,在朝阳区注册的社会组织共有562 个,其中社团组织158 个,民办非企业单位404 个,在街道和地区办事处备案的社区社会组织2400 余个,从业人员48000 余名。[3]这些机构和组织为社会工作人才提供了广阔舞台和就业岗位,成为推动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力量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施展才能的重要载体。
 

(二)朝阳区社区工作者培训情况

1.建立了教育培训制度朝阳区非常重视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建设,将教育培训作为队伍建设的重要制度。区里规定每年都要举办全区社区专职工作者轮训;各街道办事处和乡地区办事处自行组织专题培训;健全社区党委书记联谊会制度;选派优秀社区专职工作者到新加坡培训;积极组织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考试考前培训。此外,鼓励各街乡自己探索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建设的途径和方法。比如,朝外街道联合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华女子学院、北京科技大学设立了社工实践教学基地,为社会工作本科专业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提供场所,启动了社会工作人才进社区的试点工作。
2.确定了培训基地朝阳区举办社区专职工作者培训比较早,从2000 年开始,就委托朝阳社区学院举办全区大规模全员培训。2002 年11 月,北京市举行了社区专职工作者公开招考工作,区里委托朝阳社区学院举办考前辅导,报考朝阳区社区专职工作者人数将近2500 人,参加考前辅导人数为1400 人,占报考人数的56%,考试成绩位列全市第二。2 年成功实践后,朝阳区将朝阳社区学院确定为全区社区专职工作者培训基地。
3.社区专职工作者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目前,朝阳区社区专职工作者教育培训分为岗前培训、岗位培训、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考试考前辅导和街乡组织的培训四种类型,采取组织集训、自主学习、实践成果汇报三步走的学习方式,力争做到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统一与自主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与研究相结合,真正提高社区工作者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满足社区工作者的职业发展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下面以社区专职工作者岗位培训和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考试考前辅导为例,说明这支队伍的培养情况。
(1)社区专职工作者岗位培训
从2003 年至2007 年,朝阳区培训社区专职工作者8599 人次。2008 年,由于有举全国之力办好奥运会的政治任务,朝阳区街道系统没有对1457 名社区专职工作者举办全员轮训,农村系统对394 名社区专职工作者进行了轮训。2009 年,为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朝阳区决定不再举办全员统一课程培训,探索分层次、分类别培训。
(2)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考试考前辅导2008 年,全国启动了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考试,标志着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向专业化、职业化发展迈进关键而又重要的一步。此次考试备受社会瞩目。朝阳区在社区学院开设考前辅导班,在学费和时间上予以倾斜,鼓励和支持广大社区工作者通过考试。学员主要来自朝阳区街道和地区办事处,以及朝阳区残联、区司法局矫正中心等单位。
考试结果显示,参加社区学院培训的学员中,报考助理社会工作师的合格率为55.3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 个百分点;在总体合格率(指助理社会工作师和社会工作师的平均合格率) 比较中,高于全国13 个百分点,高于北京市7 个百分点。
 

三、教育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在对北京市朝阳区社区专职工作者8 年来培训情况的追踪调查和石景山区社区专职工作者培训情况的采访显示,社区专职工作者培养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目前社会认可度还不高,距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方面还有许多不足,在教育培训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社会工作者普遍具有素质提升的意愿,但实际效果不理想。这在老社区工作者中反映比较突出。老社区工作者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整体学历偏低,知识系统性不够。他们渴望学习先进的社会工作方法和技术。一位从事9 年社区工作的社区党委书记(兼居委会主任) 说:“我每年都参加培训,但是涉及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没有什么变化,我们需要学习先进的、实用的工作方法,现在所学的与现实脱节。”这说明培训内容没能及时跟上社会管理的步伐和社会工作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内容针对性、实效性不强。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他们缺乏自主学习培训时间培训名称培训人数

2003 年岗位培训659 人

2004 年岗位培训1814 人

2005 年岗位培训1669 人

2006 年岗位培训2377 人

2007 年岗位培训2080 人

总计8599 人 资料来源:朝阳社区学院培训中心统计

2003-2007 年全区社区专职工作者岗位培训人数统计表能力,过于依赖培训组织,忽略了自我素质的提升。这需要加强培训组织和学习者双方的沟通和对话。
2.社会工作者对提高实务能力的需求较大,但实际需求未能满足。这在新任职的社会工作者(包括大学生社工)中反映比较突出。他们普遍年龄小,学历高,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快,但是缺乏社会工作经验。在对大学生社工的座谈中,他们反映急需在人际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等方面进行培训提高。但现实是理论讲授过多,实务不适合社区工作。这与实际的培训内容是分不开的。现行的培训内容大多是为应对热点工作和急需工作而设置的应时应景的内容,缺乏社会工作人才所需的专业化、职业化知识结构体系。
3.师资队伍严重匮乏,授课效果不能满意。目前的师资状况是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擅长理论研究,对社区实际工作缺乏了解;而从事社区工作的实践者缺乏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技术方法。
4.社会工作理论缺乏本土化特征。当今的社会工作理论源自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理论构建和实践相对成熟。但是由于国情不同,社会制度不同,产生的社会问题也会不同。如何将西方先进的社工理论与我国社会问题结合起来,培育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工作理论,是理论界与实践者共同的责任。
5.培训缺乏制度约束。在很多单位,员工培训是软指标,受硬性工作挤压,没有对员工培训引起应有的重视。有的单位或地区没有培训制度,而有的单位或地区则有制度没保障,造成闲时培训,忙起来就顾不上培训。培训成为弹性最大的工作。
6.培训模式单一,缺乏灵活的培训方式和方法。现有的培训大多采取集中培训的形式。由于现有的交通状况,集中培训给路远的地区办事处带来不便,增加了时间成本和费用支出。
7.培训没有分层分类教学,受众群体针对性不强。比如,在社区专职工作者培训中,多年来的集中培训都是社区党委书记、主任、站长、委员都在一起上相同的课,新老员工上相同的课,没有根据对象分层、分类教学。
 

四、对策建议———构建科学的社会工作

人才职业教育培训体系2008 年9 月14 日,北京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北京市加强社会建设实施纲要》。《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对现有社会工作者进行业务培训,坚持职业培训和专业教育并重,全面提升社会工作队伍的专业素质和职业水平。”培养专业化、职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迫切需要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该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定培训保障制度社会工作者培训的实践证明,要推动社会工作者专业化、职业化发展,迫切需要建立制度来保障实施。首先,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制订人才培养规划,明确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规模、结构、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和方法步骤,设定培训内容,增强人才培养的系统性和计划性。其次,制订系列制度保障人才队伍培养的有效实施。如,制订岗位轮训制度,规定社会工作者定期参加培训。探索院校培养、实习培训、上岗培训、证书培训、知识更新培训以及其他培训方式对社会工作者进行各种类型的培训,鼓励他们参加社会化培训,探索建立多元化培训制度。

 

(二)多角度课程开发,构建立体知识网络要根据社会工作者国家职业标准开发课程,贯彻“能力本位”的职业培训指导思想,从政策理论水平、职业道德、专业理论知识、基本技能与专业技能等方面开发课程,构建立体的知识网络。课程原则上以理论知识够用,强化技能为主。首先根据社会工作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和必备的基本技能,开发社会工作者核心课程;再根据不同岗位需求,组合成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训练一体化的若干课程模块。社会工作者应当熟悉社会学相关知识,了解社会工作相关理论,掌握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具备比较强的综合能力。首先,要掌握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比如,社会学知识、社会调查知识、社会福利服务知识、社会福利企业管理知识、社会心理学知识、社会福利政策与法规、民政工作与民政法规等。其次,在授课中要突出能力培养。社会工作者应具备语言表达能力、公文写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活动方案的设计组织能力、社会协调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社会调查能力、群众工作能力、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等。

 

(三)拓宽师资来源途径,创新师资培养模式社区工作是实践性极强的技术工作,要求培训教师不仅有理论知识水平,同时要有相应的实践经验的积累,才能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教师要不断结合最新实践成果,丰富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内容,完善社会工作服务的理念、方法和手段。建设一支思想政治素质高、专业理论功底好、实践操作能力强的社会工作师资队伍,要按照“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原则,广开门路,整合资源,通过自身培养、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聘请主抓社会工作的领导以及从一线工作者中选拔等方式,形成以高校和社区学院为依托、学校教育与单位培养相联系、国内学习与国外研修相促进、理论研究与实务工作相结合的师资培养模式。

 

(四)建立培训质量保障体系积极探索建立符合社会工作职业化与专业化需要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尤为重要。需要解决好以下问题:

 

1.培养目标定位。社会工作是一门应用性社会科学,运用专门知识和技术,协助个人、家庭和社区解决问题,从而改善人与环境不相适应的状态,达到增进潜能、提升生活质量的目标。[4]围绕社会工作的目标,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它应该培养以助人自助为核心价值观,通晓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技能,能够运用专业方法开展社会工作的专门人才。

 

2.开展课程需求调研。培训需求的调查分析非常重要,是社会工作者培训的首要环节,应将培训需求调研当作队伍培养的常态工作。通过调研,针对社会工作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开展工作的切身需求,有针对性地设置课程内容。
 
3.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形成多元化教学模式。为了提高培训效果,除了要更新教学内容外,还必须在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上下功夫。在面授班的组织形式上,可采取分片集中,将

社会工作者就近划分为若干个相对集中的区域,相邻相近的办事处集中开设小型班、短期班,分期分批参加培训。在培训对象上,采取分层次教学。根据不同对象和不同岗位,设置不同内容。比如,对社区书记、主任的培训,其内容应与其他社区干部有所区别;新老社会工作者的培训内容也应有所区别。在教学方法上,采取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学习、社区探访、社会调查等方法。对一些专题,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社会工作者到做得比较好的地区参观,组织现场教学,调动学员积极参与,加强互动教学,提升培训效果。

 

4.建立评价反馈制度,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完善授后课程的问卷调查跟踪,开展学员座谈,反馈授课情况。同时,还要经常深入社区了解实际需求,把质量保障与调研需求结合起来。在开展培训的同时,开通网上时时评价页面,开展网上论坛,把学员的心声通过不同途径反馈给授课教师,促进教师改进授课效果,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5.编写本土化的培训教材。组织编写适合我国社会工作发展实际的专业培训教材,将广大社会工作者在实践中创造的生动鲜活的典型案例融入教材建设中。教材编写要坚持理论够用,突出实务方法,要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指导性。还要针对不同的人群需求,开发出适合不同对象的教材。
 

(五)探索建立网上教学系统,弥补面授形式的不足

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尝试开展网上教学。由于基层事务较多,社会工作者工学矛盾突出,脱产接受培训在时间上难以保证。整合教育技术和教育资源,充分运用网络技术平台,加快开发网上培训课程,开发渠道畅通,互动高效的学习园地,为社会工作者自主学习、交互式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提供服务平台。
 

(六)探索实施学分制管理,建立动态管理模式

在开发系列课程的基础上,将课程内容常态化。研究制定社会工作者继续教育制度,实行学分累计制度,探索学分制管理。比如,经常开展一些热点问题的讲座,社会工作者可根据其自身需要自行选择是否过来听讲。听讲者计入继续教育学分,积累到一定数量完成本年度继续教育。开发学分管理数据库,实现计算机管理学分的动态模式。
 

(七)创建学习评价模型,完善考核评价制度

人才评价是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核心。在社会工作者的考核评价中,引入社会评价,建立自我评价、同事评价、上级组织评价和社会评价相结合的四位一体的考核评价制度。将社会工作者参加培训学习情况纳入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在考核履职情况的同时要考核完成继续教育的情况。通过四位一体的评价,反思不足,建立学习———实践———评价———反思———再学习的学习评价模型。
 

(八)开展社会工作理论研究,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理论

开展社会工作理论研究是建设社会工作人才职业教育培训体系的重要任务。我国现行的社会工作研究和学科体系基本上是从西方国家引进的。但是其发展轨迹有很大的不同。在西方,社会工作是在助人实践中逐渐发展起来的,走的是助人实践———专业教育———职业服务的路子,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认同。但是在我国,社会工作是被引入的,它的起点就是专业教育,缺乏从实践中来的理论基础。迫切需要将国外社会工作研究的成果,与我国大量的社会工作实践素材结合起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理论,丰富国际社会工作理论内涵。
 

(九)根据地区发展实际,建立培训基地

各地要依托高等学校、社区学院以及民政系统培训学校等教育资源,建立多功能培训基地,承载传播普及社会工作知识和理念、社会工作者继续教育和队伍优化、建立人才储备库等功能。通过开发培训基地,形成人才培养、社会工作实务和社会工作教育研究的三重统一,形成人才教育培养平台、理论研究交流平台和实践经验交流平台。
 

(十)建立学习激励机制,激发社会工作者内在学习动力

实践证明,用好一个人,激励一大片;用错一个人,挫伤一大片。要坚持正确导向,凝聚吸引人才,引导、鼓励社会工作者积极投入学习。培养、宣传在本职岗位上奋发成才的典型,研究参加继续教育和通过职业资格考试的奖励制度,在职务晋升、福利待遇等方面优先考虑,激发社会工作者学习的内在动力。要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形成聚才引才、人才辈出、充满活力的工作局面,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有力保证。
 

注释:

[1]刘鹏程. 社工培训———好风凭借力,风正一帆悬[J]. 社会福利. 2007,(1).

[2][3]王智玲. 朝阳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J]. 朝阳社区教育. 2009,(2).

[4]方青,赵怀娟.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7,(11).

 

参考文献:

[1]关信平. 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问题[J]. 中国社会导刊. 2007,(12).

[2]潘娟. 社会工作人才建设的制约因素和开发模式[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08,(3).

[3]方青,赵怀娟.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7,(11).

[4]刘鹏程. 社工培训———好风凭借力,风正一帆悬[J]. 社会福利. 2007,(1).

[5]黄挺拔. 培养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基本方法和途径[J]. 政工研究动态. 2006,(12).

[6]苏兰花. 开发社会工作者素质,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J]. 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 2008,(1).

[7]周良才,胡柏翠. 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J].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7,(6).

[8]谭雪洁. 和谐社会建设中专业化、职业化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1).

[ 9]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6-10-18.

[10]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http://www.gov.cn/jrzg/2010-06-06.

[11]王智玲. 朝阳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J]. 朝阳社区教育. 2009,(2).__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