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素质教育论文 » 正文

简述素质教育下的化学教学技巧

2021-4-13 | 素质教育论文

一、当前高中化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方式上重灌入轻启发。不能发挥学生的主管能动性,仍以教师的讲授作为课堂的主要内容,缺乏学生活动。不能很好的使用合理的导学方法,建设和谐健康的师生关系。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注重知识的注入,而不是师生互动交流。只有亲身体验才能有刻骨铭心的记忆,只有深入探究过程,才能更好、更快的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解化学研究和学习的方法,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素质教育形式下的高中化学教学方法探究

(1)案例教学法

采用生产生活中一些典型的案例。通过对这些案例进行分析,培养和发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即学生能够通过对这些过程的研究与发现来进行学习,在必要的时候回忆出并应用这些知识与技能。案例教学法有如下优点:

①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表达交流。在分析个案的同时可能会综合应用到多个化学及与其相关学科的知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只给学生以必要的指导、评价,而不会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就要求学生能够直面困难、有所担当,真正地去思考,应用所学知识再创造,并修正已有知识的误区。在分析案例过程中,不同学生的长处能够做到互补,有助于培养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②更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在交流过程中,不同学生可以取长补短、促进人际交流能力的提高,同时每个学生都可以有了努力的参照。能够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内动力,形成积极进取,刻苦钻研的优良学风。同时,学生在拿到案例后,必须要先对案例进行分析,必然要有知识的准备,对已有知识进行筛选、优化,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对方案进行考究。能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

(2)问题导学法

问题导学法的核心是“问题”,即围绕一个或几个问题为中心展开教学,其基本形态就是教师“导”,学生“学”。教师设计导学提纲来让学生初步认识教材、接触学习内容;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和系统的训练,理解知识结构,掌握基本知识;通过随堂练习、交流、反思将新知应用于实践。一堂问题导学课实际上是“导”、“学”、“练”三位一体:导———提出问题,梳理出基本的解决思路;学———通过解决问题掌握新知,并初步形成知识体系;练———检测学习成果、表达、交流、升华。“导”和“学”是相辅相成的。此处的“导”的功能有领导、引导、诱导、指导、辅导等几个方面。

“导”是为“学”服务的,脱离了“学”,“导”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可是如果没有教师“导”的作用,“学”将处于杂乱无序的状态,一堂导学课也就无法系统的形成。导学课提问的切入点要有思维价值。设计的问题过于简单,仅停留在简单的是非选择上,学生的思维能力难以得到提高。因此,精心设计具有思维价值的问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培养其良好的思维品质。

(3)“立体化”教学模式

课程标准提出了三维教学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存在紧密联系的,高中化学必须同时落实这三项教学目标。传授知识同时发展技能、体验学习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重视实践能力同时培养科学态度与创新精神。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三者应该是相互渗透的。任何一堂课、教学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可能是单纯完成某一层次的教学目标。

同时,化学教材是一个智能开放的系统,系统内部存在的纵向和横向的联系,各知识点、认知目标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系统外部,一方面与其他学科如物理、生物、数学等学科有着广泛的联系,与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另一方面,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必然与社会生产生活实践联系密切:不少化学知识在生活中能够得到验证,同时,化学知识又能够反过来指导生活实践。

因此,化学教学不能使孤立的完成知识传授,我们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把一个个点连成线、织成网,进而拓展成有层次的立体的三维结构。当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个体的差异,不同发展阶段接受能力的差异,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适时、适当、适量的完成教学目标。

高中化学教学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不同的层次、水平的学生面对着不同层次的教学任务。最重要的是让每个学生能有所发展、有所收获,享受学习的过程。这才是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

作者:程艳 单位:江苏省滨海中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