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学前教育论文 » 正文

学前教育的钢琴教学阐述

2021-4-13 | 学前教育论文

一、教学方式

(一)检查作业。检查作业在传统的“一对一”检查模式中,也可以穿插几次演奏会的形式,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进来,每个人既是演奏者也是观众。这样不仅增强了课堂的艺术实践气氛,提供给学生一个艺术实践的机会,锻炼了学生当众演奏的能力,也为学生将来走上教学岗位后,能够自如地在学生面前运用和表演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对每节课每个学生的演奏都给一个评分,本次课弹奏作业不合格的学生,可以继续跟随班级进度往下进行,但下次课上必须将上节课不合格的曲目重新让教师检查,直至弹奏合格为止。每次个人所得评分的平均分为平时成绩,学生一学期的总成绩由平时成绩的70%加上期末考试成绩的30%组成。这样评定成绩,不仅督促鼓励了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也强化了学生最终的学习效果。避免了学生出现考试前临时抱佛脚,突击一两首曲目应付考试的现象发生。这样得出的成绩真实地反映了学生学习的全貌。

(二)总结、辅导。检查完学生一周的弹奏作业后,教师还要对全体上课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可以有针对性地找出一两位弹奏时优点和缺点各比较突出、有代表性的学生,让他们在班上再进行一次示范性的演奏,针对他们的优缺点向全体学生进行讲解与引导,让学生对弹奏中所遇到的问题有更直观的理解,并找出克服缺点、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三)讲授新课并布置作业。讲授新课的基本方式是教授和示范。讲授内容包括乐曲的创作背景及其有关的音乐知识,以及音乐内容、技巧难点都要进行详尽的讲解,对乐曲中出现的难点或者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要给予提醒,对新出现的技术或音乐上的知识点,不仅要做出讲解还要加以示范,使学生知道回去怎么练,练什么。教师示范最好可以是全曲,这样使学生对乐曲有一个全面的印象。讲授尽可能的语言精简,范围全面,减少学生在练习中出现错误,从而提高学习质量。在集体授课形式下,强化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促进了知识的传达与相互渗透,师生之间可以在更大、更开放的范围内进行交流。如钢琴演奏的观摩、鉴赏水平的交流,学习方法的探讨等等。总之在集体课的课堂教学中,“交流”、“比较”和“取长补短”等学习途径促使学生更好地实现学习目标。同时,课堂上的主角不再仅仅是教师了,而是让给了学生,给予他们更大的想象空间和创造空间,这样不仅促使学习效率得到极大提高,减少了学生对教师的单纯模仿和依赖,也恰好锻炼和培养学生成为未来人民教师应具备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重要的基本能力。

二、培养正确的练习方式

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的目标,是通过两到三年的学习时间,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弹奏技巧,而且要让他们具备一定的即兴伴奏能力。在这有限的时间内要想达到这样的快速高效的教学目标,必须在学习初期就培养良好、正确的练琴习惯和方法。

(一)看谱练习。初学者识谱能力都非常差,大多数人就通过背谱来弹奏乐曲,久而久之不但识谱能力没有得到提高,甚至弹了多年钢琴还有些音不认识。所以教师在学生学习初期必须要求看谱弹奏,长此以往学生的识谱能力甚至视奏能力就能在练琴的过程中逐渐提高起来。看谱弹奏时必须仔细看清谱号、调号、拍号、音符位置、节奏及变音记号、力度记号等,养成正确、良好的读谱习惯。

(二)分解、慢练。初学者在练琴过程中,最容易心急,只会不断地从头到尾弹奏,而且不肯放慢速度,总是急匆匆的一遍又一遍,而问题却迟迟得不到解决。练琴时,通过慢练与分解乐章、乐句,可以使学生把乐曲中的细节扩大,使学生能谨慎地、认真地注意到音乐的每个乐节。

(三)打拍子、唱旋律。初学阶段学生的节奏感往往不好掌握,速度常常跟着感觉走,这就应当时刻用心数拍,节奏感不好的学生则需要借助节拍器的力量。唱旋律不仅可以在学习初期加快及巩固识谱能力的提高,也可以培养今后自弹自唱的能力,为今后的各项音乐学习打基础。钢琴教学是一门技能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讲解、示范,让学生理解这些知识点,最终更为重要的还是要让学生真正的掌握、运用所学技能技巧,完成实际弹奏。这就需要使学生学会怎样正确的练琴,通过每次练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王紫薇 单位:齐鲁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