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护理论文
1护理对策
1.1保证患者基本生理需求
研究结果显示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新入院1周和出院前1周,其氧气的供给、基本的营养、免于疼痛等生理方面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老年心肌梗死病人很少出现剧烈的胸疼,当病人表现出烦躁不安、情绪异常或自述上腹部、颈部、背部放射疼痛时,护士在安慰病人做好心理护理的同时,仔细观察病情注意病人血压及心电图变化,并遵医嘱给予止疼剂,及时询问病人疼痛的变化情况及情绪和表情,注重老年心肌梗死病人的意识状态,及时给予氧气吸入。嘱病人注意休息,特别是发生心肌梗死时疼痛不著的病人。护士应帮助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采用新的休息活动方案[2]。即:绝对卧床2d,2d内进行肢体关节的被动运动,生活由护士照顾,第3~4天做主动关节和肢体活动,部分患者能生活自理,后可以下床活动。患者在活动过程中,护士应严密监测其心电图、血压、心率,注意询问病人的感受,观察病人的反应,活动时间做到因人而异。生理的需要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最基本的需求,必须首先得到满足,特别对老年心肌梗死病人,因疾病症状不典型,主诉不多,患病后容易急剧加重等特点,护士要善于在做好生活护理的同时,观察老年人的表情、精神症状。协助患者定时定量饮食,有节制有规律,并保持大便通畅,为患者营造良好的治疗环境。
1.2满足病人患病期间安全感的需求
护理工作者的任务就是认识人的健康需求,帮助患者满足其健康需求,达到维持健康,促进康复的目的。护士要根据老年病人的特点,预测老年心肌梗死病人尚未表达出来的健康需求,满足病人安全方面的需求,促使疾病早日康复。使患者在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中有安全感。老年心肌梗死发生后,在6h内对其进行溶栓治疗[3]。护士向患者和其家属解释药物的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询问患者有无消化性溃疡、脑血管病史等溶栓禁忌症。探查使用药物后患者是否有寒战、皮疹、高热等过敏反应,观察皮肤、粘膜以及及内脏是否有出血发生。定时进行心电图描记,抽血测心肌酶,询问患者胸疼是否得到缓解。在溶栓的过程中,尽量保证有一名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护士陪伴在病人身旁,解除病人的恐惧和焦虑心理,使其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在老年心肌梗死病人出院前1周,护士可在各种需要理论,如韩德森的日常生活需要理论、卡利什的人类基本需要理论的指导下,对老年心肌梗死病人进行全面的身心评估认识和辨别病人的健康需求是否己被满足及满足的程度,发现病人存在的护理问题,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从而恢复机体的平衡与稳定,促进患者身心健康。同时,护士还应该考虑到老年心肌梗死病人出院后可能会担心的问题,与病人及其家属共同制定家庭护理计划,做好病人的出院指导护士要用通俗的语言耐心讲解,告诉病人要养成有于健康的生活习惯,让其学会自我检测护理。如:学会自己数心律,注意有无早搏过速过缓等症状,为再就诊提供宝贵的分析资料,并注意按时服药,劳逸结合,丰富生活内容,保持情绪愉快。饮食注意低盐、低脂、限制热量摄入。戒烟酒,避免饱餐,防止便秘,定期复查,调整或改变以往的生活方式,消除患者因担心心机梗死复发而又缺乏预防措施表现出的种种焦虑、恐惧心情。在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刚入院时,护士要热情、主动地接待患者,并进行环境介绍,并告诉患者及家属主管医生、主管护士和自己的名字,理解病人的求医行为,洞察病人对医院、医生和护理人员的看法和态度,协助患者熟悉医院病区及环境和医院的规章制度等,有针对性的结合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预期进行护理。以良好的态度与患者及其家属交谈,关心体贴病人的感受。使病人体会到护士不仅能打针、做各种治疗,还能讲解许多医疗、保健知识,有较高的护理技术操作水平,取得了病人及家属的信任。让病人一住院就有一种安全的感觉避免老年心肌梗死病人因环境的陌生及适应能力差而产生的紧张和焦虑,从而有利与进行双向交流,尽快建立一种共同参与型的护患关系。
1.3注重病人爱与归属方面的需求
护士只有很好地理解病人的行为及心理,深刻领会各种需求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影响需求满足的因素,才能对病人的言行有较好的领悟和理解。如:老年心肌梗死病人住院后想家、想亲人,这是爱与归属的需求。护士应主动询问患者家庭结构、价值观等情况,协助患者找到支持,争取获得亲人的支持和帮助。为了利于顺利康复,护士需顺者老年人的价值观念,满足其自尊心,解除顾虑,稳定情绪,让其感受到家的温暖。重视病人的心理体验和感受,老年人因不适应离退休生活,主观健康评价差,经济困难,家庭情况,性生活等问题,容易困扰病人的身心健康。护士应在表情、眼神、姿势、动作等方面配合病人的心理体验和感受,预测可能发生的动机和行为,观察不良的心理刺激因素,以便及时采取必要的身心防护措施,帮助病人改善心境,正确认识疾病,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病人的自我抗病能力,促进身心早日康复。
1.4满足病人自尊方面的需求
护士在与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时需清楚患者的文化差异,采用语言或非语言的沟通形式,使用恰当的文明用语和称呼,结合患者文化背景,挖掘每位患者独特需求以及健康问题。尊重患者的风俗习惯,不要触犯其特殊忌讳和习俗,满足患者自尊方面的需要。调动其主动性和参与性,使患者理解自身在疾病康复中的重要意义,产生受重视感。明确病人对疾病的反应,护士在为老年心肌梗死病人实施护理时,要虚心听取病人对治疗和护理的意见和建议,对其合理化建议,要想方设法迅速采纳,对存在的不足之处要及时改正。因为老年人大多拥有丰富的社会经验,渊博的知识,大部分都经历过艰难困苦的生活,应该得到我们的尊重。在疾病的康复过程中,护士应动态了解病人的健康需求,注重老年心肌梗死病人对健康问题的表达和申述方式,察知患者需求的满足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内在联系,发现在疾病治疗、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健康问题,根据要解问题的先后顺序,制定恰当的护理计划,并根据每个人的性格、教育水平、社会家庭背景等,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调动病人的参与意识,激发病人的潜在能力,使其有受到尊重的感觉,对疾病治疗充满信心。
1.5满足病人自我实现方面的需求
调查表明,老年心肌梗死病人在出院前1周,对自我实现方面的需求明显。护理的目的就是发现病人未满足的需求,帮助病人满足这些健康需求,以促进病人尽可能地恢复和提高独立满足其基本需要的能力。由于疾病干扰了病人独立满足其不同层次需要的能力,在提供护理时,不应只顾满足患者较低层次的需求,而应及时考虑到其不同层次的健康需求,层次越高,其满足的方式差异性就越大,因个体差异对自我实现的满足差别会很大。虽然高层次需求并非必需,但它能使生理功能更加旺盛。如:追求自我实现的病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会迸发出强烈的生命力。有些老年心肌梗死病人得病后,就觉得自己没有用了,前途就是死亡,活一天少一天,生活失去意义,对社会、家庭都是个负担,心情焦虑、抑郁、悲观、失望。对此,护士应重新评估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护理方案,提供对应的文化护理,满足护理对象生理、心理、社会文化方面的健康需求,树立对生活的信心,丰富生活,保持积极的情绪。在适当的情况下,鼓励其自理生活,帮助患者及早恢复生活以及工作技能,以解除其无力感,满足其实现自我方面的需求。
2讨论
该研究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住院不同时期健康需求的问卷调查、分析及临床观察,从多个角度掌握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健康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并采取相应有效的护理措施,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健康需求最大程度地获得满足,达到使患者保持健康、恢复健康、减轻病痛的目的,使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和自理、自护能力得以调动,生存质量得到提高。同时,使护理人员积极对护理学、人文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的学习与研究。使护理人员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得以加强,使整体化护理在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中得到更好的实施。加强了护患间的沟通同时也减少了医疗纠纷,使患者对医院和医务人员的信任感增强,患者满意度大大提高,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朱光芹 庄保慧 单位: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医院滨海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