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1、忽视学生应用思维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更多成了“满堂灌”或教师的“一言堂”。由教师“一讲到底”的现象严重制约着学生课堂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缺少必要的思考和质疑,学生的问题意识也无从培养。教育的发展有赖于教育问题的发现和解决,而教育问题解决的前提则是有教育问题意识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各种有益的探索、尝试。学生应用思维能力的培养就在于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并尝试着解决问题。诚然,有问题意识不代表能解决问题,但若连基本的问题意识都没有就更谈不上解决问题。
2、课堂教学脱离现实的背景。人才“应用性”价值培养的前提是能否紧扣当下社会的现实背景。脱离现实背景谈“应用性”人才培养好比“空中楼阁”。“公共教育学”课程的背景应当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改)。然而,从大学到大学的“公共教育学”课程任课教师,大多没有从事基础教育的实践经验,平时也鲜有时间和机会能深入基础教育阶段了解新课改的真实情况。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所授内容陈旧,关于当下新课改的内容则较少涉及。现在的师范生将来是在新课程背景下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新课程要求教师应当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奉献精神以及良好的教育危机意识,而这些观念和意识若不与现实内容紧密结合,离开教师的引导则无从确立。
3、课程教育教学方法不灵活。调查中发现,不少教师还在沿用传统的教育教学法:一支粉笔一本教案。老师讲学生记,上课讲教材考试考笔记,课上较少互动,课下更少交流。此种教学方法更多是停留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层面,而非帮助学生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上。这样只注重理论讲授的教学难免让学生乏味。结果学生相关理论了解(只限于了解)了不少,考试时也能得高分,而在现实中遇到问题照样束手无策。人才“应用性”价值主要体现在对实际工作的适应、实用和适用三个层面。对于教师来讲,要想在培养目标中实现学生“应用性”价值,就必须将经验、体验、技术技能以及基础理论在教学工作平台上进行有机的结合,而这些是传统教学方法难以胜任的。
4、课程教材内容相对陈旧。自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问世以来,教育学研究就被限定了基本框架,更多关于教育学的著作多是理论的阐述而缺乏对实践的指导。教育学是关于教育存在研究的一门学科,通过对现实的教育现象和问题进行研究、探讨,从而揭示教育中存在的普遍规律,最后将规律又运用到教育实践中去,促进教育发展和人的发展。从目前情况来看,教育学教材市场可谓琳琅满目,但大多数教材,即便是规划教材,都以理论澄清为主,较少关于现实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研究,内容中涉及教育目的、教育制度、课程论、教学论、德育论等方面的课题时,国外学者研究成果被引用的比例较大。教学中不难发现,虽然有些国外研究者提出的理念很先进,但在中国未必就有现实的应用价值。以上这些论述表明,要加强对师范生应用性能力的培养,必须从研究教育学本身的应用价值着手。
二、“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学“应用性”价值体现
1、树立“应用导向”的“公共教育学”新课程观
在过去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公共教育学”多以学科中心课程观体现的,课程目标注重教育理论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教学过程体现教育理论知识的本位特征。这种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观已不能满足应用型高校人才的培养模式。根据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模式———为社会生产一线培养人才,其人才“应用性”价值应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通晓所学专业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二是要具备较强的解决实际生产应用问题的能力。照学者潘懋元的理解,应用型院校课程教育既不能像研究型大学也不能像一般职业院校,应该一方面要求学生能明晰相关专业的理论,但不强调过深研究,适可而止,主要是侧重理论怎样转化为实践。理论知识的学习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应用原理,课程内容上突出强调技术方向性。这种整合的课程观,有学者将其称为“应用导向”的课程观。以应用为导向的“公共教育学”新课程观,课程的设置应充分考虑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需求,以教育教学技术活动为主线,融知识的学科性和实践性为一体。课程培养目标既要考虑到师范专业学生培养的基础性、一般性和阶段性,也要满足未来教师适用于一线基础教育教学工作的要求。前者强调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一般性基础理论的了解以及应用思维能力的发展上,后者则注重教育教学程序性知识的掌握、运用以及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养成。一方面坚持理论教学,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使学生发展后劲十足;另一方面强化教学实践能力的训练,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做到“实践引导教学,实践推动教学,实践检验教学”。
2、注重师范生应用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师教育观念的形成有赖于对教育问题的思考和解决。孔子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学习的开端、思维的动力。然而长期以来,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惯于给学生提供现成的知识和结论。对于老师提供标准的答案,无需要花时间和精力去思考、琢磨,也无需要质疑,思维只要跟着老师走就能正确无误,这就造成我们的学生眼里看不到问题、脑里想不到问题、手里解决不了问题。没有问题意识,应用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学生的应用思维品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智力品质和非智力品质。其中智力品质是指主体(学生)的思维活动对客体事物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或水平,这是衡量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它主要表现在思维的广延性、灵敏性、创新性和批判性等四个方面。非智力品质则是学生进行思维的潜能表现,主要是影响学生思维活动水平的心理因素,包括动机与需要、意志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个性以及认知风格等。思维的智力品质和非智力品质之间具有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辨证关系。它们是学生思维在后天的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和稳定化的,因而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应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在加强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非智力品质的发展。引导学生端正学习的动机和态度,激发学习的兴趣,树立为祖国基础教育事业贡献毕生力量的崇高理想,确立扎根基层,不怕苦、不怕累的意志品质和责任感,注重未来教师气质的养成以及人格魅力的塑造。唯有如此,学生才可能真心乐意对基础教育领域内的一些问题做积极的思考,应用思维能力的培养才有现实意义。
3、注重学生应用行为能力的培养
如果说加强学生应用思维能力的训练是一种隐性能力的培养,那么人才的“应用性”价值应最终体现在学生应用行为能力培养和训练上。要加强学生应用行为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就必须重视实践教学,而且这种实践应当建构在学生形成一定理论素养基础上的。通过教学过程中实践环节来培养和训练学生应对未来社会复杂工作的应用能力。相比学科基础理论,应用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更注重各种单项技能综合运用,强调用单科理论原理来解决综合性的实践问题。因此,“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学至少包括两个基本环节:一是介绍教育教学过程一般性的原理和规律,这是陈述性知识教学;二是教学生掌握并会运用教育教学过程常用的方法、方式以及处理问题的技能,这是程序性知识教学。关于“公共教育学”课程的教学方法,除传统的讲授法外,应当重点采用发现、探究式教学法以及行动导向教学法,包括基于教育问题解决的教学法、模拟课堂教学法、课程项目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法、现场教学法、对话法、小组讨论法以及互动教学法。比如,可以利用竞赛的形式,广泛开展“三字一话”和教师基本功训练活动。如果允许的话,还可以还原真实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验各种教学能力和技巧的运用。但不管采用哪种教学方法,其最终目的都是提高学生的应用教学行为能力。
三、结语应用型高校是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
过程中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型教育类型,贯穿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各个层次和各个领域,极大地丰富了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内涵。应用型高校应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确立与用人单位共命运、同发展的办学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独立自主等。同时“,公共教育学”对人才培养的“应用性”价值应本着“务实致用”的理念,以培养学生未来职业岗位能力为本位,大力加强综合素质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强调学生“学、练、思、行”相结合。学科课程教学注重内容与形式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强调学生应用思维能力和应用行为能力的培养。
作者:钱书成 单位:东莞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