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 正文

探讨高等教育国际化及发展措施

2021-4-13 |

一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高等教育的国际化。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的要求与它传播知识和探索真理的价值目标追求具有一致性。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不是简单停留在通过传播人们维持生存必需的基础知识、培养人们在公共生活中所需的社会意识、形成与社会规范相契合的各种行为方式和习惯,而是通过各种专业知识的传授,培养各专业高级专门人才。在国际经济全球化和知识、信息增长与传递极为迅速的时代,这种专门人才必须具备敏锐性和预见能力,即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善于捕捉和借鉴吸收国际学术前沿信息和思想发展动向,具有高水平的探索研究能力和开发未知技术的能力,具有国际意识和跨文化沟通的素养。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在终身教育理念的引领下,高等教育逐渐普及化,但就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而言,仍然强调对高精尖科研专门人才进行培养。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并没有改变国际化的趋势,在国际关系日益紧密的背景下,高等教育更需要承担起培养国际性人才的责任。运行体系目标决定了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根据高等教育具有的自身独特的性质和特点,建立起一整套相应的运行体系,才能完成高等教育的教学和科研任务。运行体系建立的目标要使高等教育的教学、科研在开放、自由的空间和在广阔的领域内实现技术的开发与利用,也就是运行体系的功能实现要为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创造有利的环境,提供保障性的基本条件。从运行体系的层面来看,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是有区别的,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中有关教育国际化的行为要政策来引导或决定,并要经过政府部门较为复杂的程序才能实现;而高等学校依据《高等教育法》在教学、管理、科研、经费投入和使用等方面均享有一定的自主权,在有充足的经费保证下,高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以及国内外教育制度的相互影响和融合就容易发生。因此,高等教育运行体系的目标实现使其国际化实现成为现实。

(一)提升国际竞争力需要高等教育的国际化

一个国家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稳步成长,需要增强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其核心是人才和科技的竞争力。培养人才与发展科技是高等教育的中心任务,因此,提高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也就意味着从根本上增强了国家的国际竞争力。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的基本要素包括政策环境、运行机制、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国际化程度等,其中核心的要素是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通过加强高等教育的科学技术研发和教育水平,提高接受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比例,是提升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数量与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和运用能力等能满足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需要,国际化环境下有更多的人才能直接参与各种国际交流与合作并取得成效,都是高等教育竞争力的体现。所以,一个国家要增强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在高等教育发展上的重要措施就是要组建具有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和运用能力的科研队伍,使更多的国民接受高等教育,并有更多的人才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我国高校实施“211工程”和“985工程”以来,许多高校也将教育的国际化发展纳入学校总体发展战略之中。中外合作办学也在稳步发展,从合作专业分布看,有经管类、工科类、外国语言文学类、电气信息类、经济学类、艺术类、教育学类等,同时旨在开展中外教育、文化及汉语教学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的孔子学院,在国外的分校与合作项目的探索、设立也较为成功。国务院参事、国家汉办主任、孔子学院总部总干事许琳在与网友谈“中华文化走出去”中介绍:“我们在全球10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350多所孔子学院,还有很多孔子课堂。应该说105个国家占了全世界的86%人口,也就是大国基本上都建了孔子学院。”[1]虽然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步伐在加快,国际竞争力有一定的提高,但和世界一流大学的整体水平差距依然很大。有评估研究表明,世界排名前100位的大学,美国、德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囊括了近80%[2]。

(二)教育均衡发展取决于高等教育的国际化

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制度是有差别的,就是一个国家、不同地区的高等教育制度也有不同的规定,因而,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并不能走全盘西化的道路,不能简单地复制国外教育模式。只能通过对各国高等教育制度的学习、交流、借鉴,去发现、了解现代先进大学制度的精髓,再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在吸取经验、克服不足、保持优势的过程中,创造、创新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也就是,高等教育在国际化发展的同时,必须符合中国国情,维护中华民族的利益,保持具有中国特色的性质,从根本上不能背离为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建设服务的方向。虽然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但在对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认识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是有分歧的。发达国家称其为“全球化”(globalization),其核心思想是把你扩张进来,用他的教育制度和教育理念来影响他国。发展中国家则称其为“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对先进教育制度的借鉴和学习,尽快提升高等教育的水平,加快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步伐[3]。观点虽不同,但共同之处都是将本国作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动主体,根本的立场和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国家、民族的利益,促进本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由于发展速度、重点和环境的不同,高等教育国际化对各个国家的影响是不均衡的。西方发达国家由于有着强大、坚实的政治、经济影响力,并拥有世界高科技能力,在教育国际化的双向交流中往往占主导地位。从对思想、文化的影响来说,发达国家的政治观、价值观、教育观和生活方式,都会随着知识技术的输出而传播给发展中国家,这些思想和文化影响着留学生的思维方式、人格塑造。在他们回国之后可能会忽视本土文化,这样的人才是不能适应本国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因而,如何既认识、理解、掌握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科技和文化,又在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保持本民族文化特色的基础上构建适合本国国情的高等教育体制,是发展中国家必须解决的问题。据教育部统计,2011年,来华留学生约29.26万人,来自194个国家、地区,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60所高校、科研院所和其他教学机构学习;出国留学生33.97万人,比去年上升了约19%,其中自费留学生占93%[4]。据美国《侨报》报道,美国驻华大使馆最新签证统计数字显示:2012年前七个月,美国各驻华使领馆共在华发放15万个学生签证(F-1),这一数字较上年同期增长25%[5]。从这组数字可以看出,中国留学生的国际间相互流动,在均衡发展的道路上已有明显的进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来华留学生人数达到50万。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中,注重留学生国际间的相互流动、均衡发展,使留学生交流互动具有可持续性,是我国未来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目标之一。虽然目前发达国家在高等教育国际化中居于优势地位,甚至它们会尽最大可能增强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以及加大对人才资源的争夺,使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受到损失,但高等教育国际化能否对本国有利,关键不取决于发达国家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的渗透,不单纯依靠留学生人数的增加,而取决于发展中国家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中的决策和战略。

二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战略思考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该站在科学发展和“科教兴国”的全局性高度,提出适合国情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才能确定和坚持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方向。

(一)完善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实施规划,明确培养人才的取向

把实行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作为办学发展方向,就要根据国情有层次、有重点地制订出实施规划,从思想、组织、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创造条件,与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要求相适应。首先要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在协调和组织上,争取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动权,并注重在规划的制订与实施中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国际化与民族化的关系;二是保护利益与引进、输出的关系;三是短期交流与长期合作发展的关系。因为高等教育国际化不应是一个国家或一种思想文化主导世界的过程,应当是保留各国特色、许可教育的差异性和同一性并存的过程,是在尊重各国高等教育的特色和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前提下的国际化接轨。高等教育国际化呈现的是一种各国文化教育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既各具特色、又相互融合的态势。在这样的格局中,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取向应该是能适应在国际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人力资本。但是,对这一取向的理解存在分歧。有人认为,国际化培养的人才取向是要面向世界就业、经济全球化要求,培养的人才无论服务于哪个国家,都可以体现价值。对此,有学者提出质疑:如果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服务于它国,不能为本国培养各种人才,那么,发展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呢?笔者认为,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彰显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功能,而发挥功能在于对国家的发展是否产生实效。因此,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大学教育,必须首先考虑为本国加快发展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国际化发展应该成为实现高等教育目标的路径或工具。据我国教育部统计,从1978年到2011年底,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224.51万人;截至2011年底,以留学身份出国、在外的留学人员有142.67万人,其中110.88万人正在国外进行相关阶段的学习和研究;改革开放以来,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81.84万人,有72.02%的留学人员学成后选择回国发展[6]。虽然回国的留学生层次参差不齐,回国的原因也不尽相同,但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构建吸引优秀留学生回国,参与国家的建设、发展的机制,依然是值得研讨的重要课题。

(二)构建符合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要求的大学教学、科研体系

构建符合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要求的教学、科研体系就是要将课程建设及教学研究内容国际化。在科研方面,要加强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吸取国际先进的科研手段与方法,避免高校科学研究的盲目性和无效性,根据国际科研的发展方向,及时调整研究的内容,力争缩短与发达国家在科学研究上的差距。在课程建设中,要增加培养学生广阔的国际视野和全面的知识与能力结构的国际化课程。课程建设国际化是培养国际性人才最基础性的工作,也是实现教育国际化培养目标的前提条件。例如,美国MBA和商学院的认证机构AACSB在为它所批准的商学院制定的“标准和指导原则”中要求:“每个学生必须通过课程计划中一门或几门课程而接受国际化方面的训练。”[7]我国高等学校在学科类别和专业结构的设置、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确定方面,可以参照和借鉴国外经验,逐步实现学科和课程建设的国际化。一是要在国际化理念指导下,调整优化现有课程结构,增开具有国际化内容的新课程,特别是增开专门的国际教育课程,让学生对各国与地区的关系有所了解,对环境资源、生态保护、维护世界和平、打击国际性犯罪等世界性问题有所认识,开设从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了解世界的公共课或选修课,如世界文化遗产、多元文化比较、国际关系、国际法、国际金融、国际经济与贸易、世界地理、风土文化等课程。二是要调整课程内容,结合不同专业发展的需要,如在金融贸易、工程管理、工商管理、教育以及其他一些专门领域的课程中增加国际方面的内容,充实最新科技前沿的最新成果,吸取国际通用的统计方法、评价标准和国际术语,进行科技的研究和开发。有条件的学校还可引进原版教材,或采用国外教材的中译本等。在充分保证中华民族的文化、知识、技能和涉及意识形态的课程内容的基础上,逐步实现课程内容的国际化。三是涉及国际化内容的课程要尽量采用双语教学。学校应为教师提供多种方式和渠道提高外语水平,通过双语教学,加快教育的国际化速度。四是根据国际化要求,结合本校的实际,构建课程评估体系,加强对课程的监督,在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中完善课程建设,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三)注重通过多渠道建立区域教育合作的互惠机制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应该是全方位的,作为发展中国家要特别注重发展区域教育合作。因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背景具有较多的同质性,在发展高等教育的条件和环境上也面临着一些相同的问题,尤其是都存在国际化教育的不平衡性问题,并有着如何维护本国利益的紧迫性要求。所以,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国际化过程更易于联结,更具有广泛的合作空间和机会。面对区域化合作,我国高等教育在亚太地区应发挥大国的作用,要根据我国高校发展需要和为国家或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服务的需要,在亚太地区选择教育资源相对具有优势的国家或地区作为重点战略合作对象,合作的项目应突出本校的重点学科、特色专业、科研团队、教学管理经验等方面,建立起教师交流、学生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服务双边国家等全面的合作互惠机制,提高国际区域交流合作的实际效果。多渠道的区域教育合作互惠机制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从国内来看,一是通过高校学生、教师、科研人员的国际交流,展开合作研究,互相协作、取长补短,共求发展;二是主动进行或接受技术援助合作,拥有先进或发达技术的国家对相对落后的国家进行技术指导和帮助,这种合作具有双赢的效应;三是开展各种短、中、长期的培训,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传播最新的知识、技术,特别是让受培训者的思想观念、知识技术得到更新,提高其专业技能;四是有能力和条件的高校应该扩大接收外国留学生和海外优秀专家、学者来访和相互交流合作的规模。另一方面,从国外来看,一是在亚太地区多设渠道,为外国人提供从事汉语教学、来华留学或提高汉语水平的机会,让其尽快具备到我国学习或聘用任职的资格和条件;二是在亚太地区进一步推进对外汉语教学和研究工作,国家从政策和制度上保障高校的组织资源和力量,从国家战略的高度体现和确立我国在亚太地区的文化软实力,为在更广泛的领域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智慧和魅力、吸引更多的世界文化资源和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将国内和国外的汉语教学与研究进行统一的规划,无论是官方与高校文化交流的计划、师资力量的投放和培训、新型文化表现方式的运用等,都在规范化、制度化和现代化的层次上得到提升,让汉语对亚太地区的影响范围更加宽广,进而使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得到全世界的公认。

(四)完善监管的法规和政策,将高等教育国际化纳入规范化体系

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一方面丰富了高等教育的内容,激发了传统高校的开拓创新精神,并向封闭的学术研究提出了开放性的挑战,另一方面也产生了教育公平、教学质量和国际化活动规范性等问题。那么,完善监管的法规和政策,将高等教育国际化纳入规范化体系,就是调整和规范高等教育国际化活动的保障性前提条件。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教育国际化发展较快,其重要的经验就是制定了完善的政策和监管法规体系,使高等教育国际化活动有政策依靠、有法律依据。在针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质量监管方面,香港地区有监管的法规,例如,香港制定的《非本地高等或职业教育条例》中规定:所有外来的高等教育或职业课程,包括独立或合作办学的,必须通过注册,才可合法举办课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与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也提出了保障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政策,拟制订有关国际化教育的国际守则。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监管的有关法规和政策还不够完善,特别是缺乏配套的、成体系的实施细则,致使某些法规条款不具有操作性。因此,国家应制定出既适合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需要,又能与现有的国际通行的政策与法规相互衔接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建立起能主动适应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约束、监管运行机制,以此作为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有效措施。国家要通过政府的依法管理、监督和检查活动,在积极发挥学术团体和民间组织协调配合下,尽快使高等教育国际化在规范化体系中步入正轨,这样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之路才会有广阔的前景。

作者:倪怀敏 单位:成都大学 政治学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