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幼儿教学论文 » 正文

幼儿教师敬业精神的激发途径

2021-4-10 | 幼儿教学论文

一、幼儿教师敬业精神下滑的原因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利己”与“利他”是统一的,教师作为市场主体也有自己的利益追求。教师的敬业除受“美德”等社会倡导的“利他”因素影响外,也越来越多地体现出“利己”的个人因素,所以,能否满足个人发展和需求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师的敬业精神。

1.外部因素没有满足幼儿教师的个人需求

一个幼儿教师是否得到尊重和认可、其工作是否得到理解和支持,最明显的就是幼儿教师是否享受到相应的待遇。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社会福利等与其付出不成正比,与个人的期望值也有距离。特别是当前,民办幼儿园教师已经成为我国学前师资的主体,而民办幼儿园教师的身份、社会保障、编制和职称等方面的保障基本没有法律上的依据,在实践中更是难以操作与落实。另外,在幼儿教师个人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同时,社会却对幼儿教师有着很高的要求和期望。例如:要尽职尽责、要爱每一个孩子、只求奉献不求回报等。这种鲜明的对比,让幼儿教师感到莫名的失落,也影响其敬业精神的培养。

2.教师自身因素的影响

首先,一些教师自身素质不过关也是导致教师敬业精神缺乏的因素。由于社会对幼儿教育的重视,使得学前教育规模发展迅速,师资需求增大,一些机构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纷纷设立学前教育“速成班”,培养出来的幼儿教师缺乏扎实的幼教知识和过硬的本领。而在私立幼儿园,甚至存在一些在家无事才出来“看小孩”的教师,这些教师没有接受过学前教育,缺乏最起码的幼教专业基础知识和教育教学技能。其次,由于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人们的价值观趋向多元化。社会上的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幼儿教师队伍,使得一些教师的价值观发生改变,一味地追求功利而忽略了奉献精神,导致敬业精神的缺失。

二、激发幼儿教师敬业精神的对策

敬业不仅是一种职业态度,也是职业道德的崇高表现。由于教育对象的主动性和幼稚性,教育任务的全面性和细致性,教育过程的创造性,教育手段的主体性及教育周期的长期性等,激发幼儿教师的敬业精神势在必行。

1.加大政府投入,以薪保稳,培养幼儿教师的敬业精神

幼儿教育是一项公益性事业,幼儿教师虽然应该风格高尚,但是如果他们的基本权益都得不到保障,社会地位较低、职称评定难以落实,敬业精神自然无从谈起。因此,政府应尽快制定相关政策并采取有效措施,如将幼儿教师纳入国家统一的教师资质系统进行管理,使幼儿教师在社会地位、经济收入、身份编制、职称评聘和在职培训等方面享有与中小学教师同等的权利,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提高了,才能提高幼儿教师的自我价值感,使幼儿教师有更加坚定的职业信念和敬业精神。

2.提高幼儿园的人文管理,营造敬业乐业的氛围

幼儿园的规范管理、人文关怀,不仅能提高幼儿教师的工作效能、形成良好园风,也能激发幼儿教师的敬业精神。园领导应经常与幼儿教师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教育水平,及时鼓励和肯定他们的创见,善于听取他们的意见,引导教师深刻地认识到自身工作的目的、意义和价值,从而使他们对幼儿园有归属感和责任感。同时,给幼儿教师提供更多的专业发展机会,如定期组织教师学习先进幼儿园、优秀幼儿教师的先进经验,让幼儿教师参加一些短期培训、成人教育,远程教育等,给他们注入活力,不会使他们觉得自己慢慢落伍了,没有竞争力了,而随便应付工作。

3.规范对民办园师资的管理和监督

民办幼儿园师资已经成为我国学前师资的主体,但是很多民办幼儿园办学条件差,规模小,园中的幼儿教师专业平不高,缺乏工作敬业精神。有关部门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管理,严格把关,并经常对符合办园条件的幼儿园进行不定期的检查监督,同时要求持有教师资格证的合格教师要有基本的社会保障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民办园幼儿教师的合法权益。

4.提高幼儿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增强内在敬业动力

幼儿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的高低决定其在工作中能否胜任,能否在工作中找到自身价值和快乐,从而影响其对工作的敬业态度。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幼儿教师的工作之所以没有得到社会的正确认识,在于人们认为这种职业劳动是简单的、任何人都可以干的,这就使幼儿教师的劳动价值大打折扣,即使干得再辛苦,也不可能获得较高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从而间接影响到幼儿教师的敬业精神。所以,幼儿教师要增强内在敬业动力,就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逐步提高自身的学历层次,提高幼教研究的学术水平,提高实施幼儿教育的各种能力,提高职业道德水准,使幼儿教育工作体现出专业性。

5.师范院校要强化对“幼师生”的职业精神教育

面对短期内无法改变的幼儿教师职业地位、待遇相对低下的现实情况,“幼师生”的敬业奉献精神就有赖于师范院校的引导和强化。作为专门培养幼教师资的幼儿师范院校,有责任对“幼师生”进行幼儿教育工作所要求的价值观教育,使他们能够不断地同化这些价值观进而转化为自己的价值观,从而在毕业时乐意选择并愿意长期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如果在学校没有受到良好的专业道德教育,没有形成专业奉献精神,那么,面对短期内无法改变的幼儿教师职业地位和待遇相对低下的现实情况,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会对未来的职业与生活失望,工作中只要有机会就会跳槽或改行,敬业精神也就无从谈起。

本文作者:魏艳红 单位: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