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小学教育论文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
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可以让学生用发散性的思维去看待问题,多角度分析问题,用多种方式解决问题,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同时也能摆脱传统教学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禁锢和对学生创造力的束缚。应试教育往往容易造成狭隘的功利主义,把学生的思想封闭在狭隘的教材中,单一的公式和解题模式也很容易使学生陷入单一型、单向性的思维。小学作为考试压力较小的阶段,教师更应该抓住时机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其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一)营造自主学习的开放性课堂环境,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活动
良好的学习环境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够积极思考、主动尝试的学习环境。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奇心强,自制能力较差,容易被课堂外的东西所吸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改善自己的教学内容,使其更能符合小学生的兴趣,更具吸引力,同时改变传统的、呆板的教学模式,尽可能在课堂中融入多种形式的教学,如做游戏、观看影片、演小品、作报告等形式,让课堂更形象生动,给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现自己的机会。另外,教师还需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时间和自主学习的时间。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的时候应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能力差异和性格差异,建立学生的自信心,多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回答问题,进行思考,让学生勇于表达自己。
(二)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培养其创新能力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成为课堂和学习的主体,应该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体,进行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辅助学生,对学生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提供帮助和指导,成为学生探索知识的领路人。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对知识的求索中能不断地进行独立思考,发散思维,创新能力自然也就能得到培养。另外,教师在课堂活动中应多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并尝试不同类型的提问方式,挖掘教材的深度和广度,把学生的思维激发到最活跃的状态。对学生独特见解的肯定也是培养其创新能力的必要方法。只有与众不同的思考和领悟得到赞许,学生才会敢于创新并乐于创新,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三)提供课外活动和课外学习机会,加强教学与实践的结合
一切的理论都来源于实践并服务于实践,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不能脱离实践,一旦与实践脱节,理论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师难以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层次的阐述,学生也无法透彻地理解教材的内涵。但放眼如今的小学语文课堂,脱离实践,仅局限课堂内、课本内的教学方式屡见不鲜,学生的思维被制约在狭小的空间中,难以拓宽自己的思路,扩展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能力。久而久之,学生便不再也不能进行创新思考,因为没有广博的知识积累,他们的思路就会被堵塞。由此看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通过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学生才能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完善现有的理论。
综上所述,创新是进步的灵魂,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人才培养奠基石的重要部分,只有从小抓起,才能逐渐缩小我国学生在创新方面与发达国家学生的差距,应对国际竞争。这对学生本身来说,也是一笔财富,对其今后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引导,起表率作用,对任重道远的创新教育做出贡献。
本文作者:李燕青 单位:河北省邢台市经济开发区沙河城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