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健康教育论文 » 正文

农村健康教育的社会价值

2021-4-10 | 健康教育论文

一、提高农民的健康素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的健康素质有了大幅度提高。中国人被称为“东亚病夫”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了。但是,国民健康素质尤其是农民的健康素质还存在许多问题,迫切需要提高。例如,由于健康教育的缺乏,公民健康知识贫乏,健康素养低。在食品卫生方面,由于农民缺乏健康意识和卫生知识,在生产和制作食品过程中不断出现有损于人们健康的事件,同时,农民自身在消费过程中,由于健康意识和知识缺乏,而往往更易成为食品安全问题的受害者。另一方面,在疾病预防方面,由于认识程度低,也出现诸多问题。近20年来,劳动力流动性的提高,居民膳食和生活习惯的改变,环境污染的加重,这一切都使健康风险因素变得日益复杂多样,从而加剧了流行病模式的转变。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居民的常见病、多发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和肿瘤,一些曾经得到控制的性病、结核病、血吸虫病等传染性疾病发病率又重新上升,病毒性肝炎呈蔓延趋势,更值得注意的是艾滋病的流行,各种损伤及由职业危害所导致的急、慢性职业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农村人口是遭遇上述疾病风险的主要群体。由于农村人口多,卫生与医疗条件又相对较差,自然成为预防传染病的重要对象。我国是世界上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结核病患者数量居世界第二位,80%的病人在农村,75%的病人为中青年。[3]70%~80%的艾滋病和疟疾患者是15~49岁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然而,农村恰恰是疾病预防和健康教育的薄弱环节。由于我国健康教育的缺乏,导致国民素质严重偏低。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我国有约6.7亿人口住在农村,约占全国人口的一半。农民健康素质的提高直接关系到国民健康素质水平,关系到民族兴衰和国家安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农村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二、农村健康教育是农民获得幸福生活的重要途径

幸福是与健康分不开的,没有健康就谈不上幸福。健康教育正是为使人们获得健康的生活包括身体上的健康和丰富的精神生活,进而达到幸福美满的境地。宋晓飞等对威海市农民主观幸福感调查表明“,农民整体上主观幸福感一般,主观幸福感好的农民所占比例不到50%”、“身体健康状况与主观幸福感有密切的联系,身体健康状况差的人群,其主观幸福感较差”。[5]因此,面向农民开展健康教育,对于提高农民的幸福感,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农村健康教育是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卫生习俗与传统观念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文化。迷信愚昧、信神不信医、重治轻防、宁肯花钱买药也不愿投资防病等封建落后思想与陈规陋习,严重阻碍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健康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健康教育一向担负着扫除封建迷信、愚昧无知、不卫生的习惯和“移风易俗,改造家园”的任务。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使人们获得健康的生活,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这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三讲“”四有“”五爱”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并且是相互渗透的。要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应该加强农村健康教育,树立现代科学的健康观念,扫除陈规陋习,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四、农村健康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又明确了推进和实施建设新农村的内容和目标。《意见》将“积极发展农村卫生事业,改善农村医疗卫生现状,提高农民保健意识,增进农民身体健康”列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意见》指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推进。这表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追求的是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诸要素整体和谐发展的模式。如何实现整体和谐发展的模式呢?教育可以以其先导性、基础性和全局性作用成为农村社会综合发展的基石。教育的本质在于通过培养“人”、改变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这一根本途径,将农村发展中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诸要素整合起来,进而逐步推进和实现农村社会的综合发展和进步。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健康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新农村建设能否实现理想的价值目标。农民如果失去了健康,那么农村的生产就会因失去了劳动力而无从发展,生活也因为要花费大量的医药费而难以宽裕,而农村健康教育正是帮助农民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重要手段;农村健康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破除农民“迷信愚昧、信神不信医、重治轻防、宁肯花钱买药也不愿投资防病”等封建落后思想与陈规陋习,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乡风文明”;农村健康教育通过健康知识的传播,如不随地大小便、文明如厕、不随地吐痰、不乱丢垃圾等,促进农民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和环保技能,能有效促进农村“村容整洁”良好风貌的形成。因此,开展农村健康教育有助于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农村健康教育不仅是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更是加速实现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因此,要把开展农村健康教育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和力量。

五、农村健康教育可从源头上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健康教育是国家确定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之一。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是当前我国正在着力解决的重大民生问题。经过近年来的努力“,看病难”问题已大有改善“,看病贵”问题依然严重。一般认为,导致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农村卫生资源严重短缺、政府财政投入不足、药品虚高定价、医药购销中的不正之风、不当的医疗检查。解决的策略也一般从这些方面入手:调整医疗资源的地理布局和产权布局;统筹网络建设,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研发新型医疗技术配置,降低农民就医诊疗成本;建立新型人才流动模式,提高乡镇卫生医疗水平。然而,笔者却认为,这些措施都是治标不治本,要从源头上真正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还得从大力开展农村健康教育做起。因为,当今我国疾病、死亡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主要死因已不再是传染病和营养不良,而是被慢性病所取代,如冠心病、肿瘤。而这些慢性病多与不良的生活方式、行为和环境因素有关。农村健康教育能够让农民了解掌握健康知识,讲究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和习惯,主动排除生活中的危险因素,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疾病的发生和延缓疾病的发展,也就减少了医药费用的开支,从源头上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六、农村健康教育是推广防病救灾工作的基本方法

健康教育是卫生领域所有工作的基石,是一切卫生工作最基本的方法。健康教育在提高大众健康素养、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和控制疾病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广泛深入地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真正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并自觉自愿地行动起来,参与各项预防工作,才能落实各项预防措施。例如,预防霍乱病要做好饮水、饮食卫生管理,消灭苍蝇,讲究食品卫生,搞好隔离与消毒等。只有这样才能最终预防、控制疾病的发生或短期内使其消灭。当农村发生重大疫情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除及时救治外,帮助受灾群众掌握救灾防病知识、增强农民的自我保健能力、同时动员农民科学地参与救灾防病工作尤其重要,而这些正是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并且,与其它救灾防病手段比较,健康教育具有投入少、产出高、效益大的特点。

总之,以上各点又都可以归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在我国开展农村健康教育,对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当前我国农村健康教育尚存在不少问题,如农村学校健康教育被忽视;农村卫生医疗机构的健康教育虽然有效,但量与质均有不足等。这主要受到农村经济条件、管理体制、传统观念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因此,建议相关部门加大农村学校健康教育的实施力度;在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和活动中融入并凸显健康教育内容。同时,重视国家的政策性支持、慈善等社会公益组织的支持,加强卫生、宣传、文化、教育等职能部门的协同合作,多管齐下,多方合作,齐心协力,共同推进农村健康教育工作。

本文作者:李小花、齐建国 单位:丽水学院教育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