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法律知识论文
一、民间借贷的两面性
民间借贷以其灵活性、手续简易性、高效率性等特点迅速取得优势地位,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
第一,民间借贷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社会上庞大的民间资本,成为闲散资金的一种投资渠道,有利于资金资源的合理配置。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发展势头迅猛,个体资本积累加快,在通货膨胀的压力下,我国的投资渠道并未及时跟进,大量的民间资本因缺乏有效的增值保值渠道而遭到闲置,造成社会资本的浪费,不能为生产和生活创造价值。一方面是民营企业的融资需求,另一方面是民间资本的投资需求,民间借贷顺应了双方的供需意愿,在波及人数、资金规模上迅速扩张,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要求我们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一切事物,对于民间借贷也应如此。民间借贷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首先,民间借贷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金融风险,干扰了国家正常的金融管理秩序。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4倍。”国家的信贷利率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水平制定的,而民间借贷的利率则可以由借贷双方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自由确定,只要不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4倍即为合法。因此,民间借贷的利率远远高于银行的存款利率,大量的民间资本凭着趋利性的本能流出银行体系,涌入民间借贷市场,造成银行资金分流。同时,由于我国目前对金融的监管制度还处于初级阶段,信息依然是通过现场收集和各级金融机构报表汇总分析而来,民间借贷处于“灰色地带”,具有极大的隐蔽性。如此一来,金融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准确性和真实性,无法正确反映目前国民经济运行的现状,对宏观调控政策的制定造成一定的干扰,不利于金融秩序的安全与稳定。
第二,民间借贷容易滋生诸多社会问题,影响社会稳定。民间借贷目前在我国并没有统一的法律规范调整,《合同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关于如何确认公民与企业之间借贷行为效力的批复》也仅仅从民法角度为解决民事纠纷和诉讼对民间借贷进行了简单的概括性规定。现实当中,民间借贷也往往不拘泥于形式,双方鉴于信息对称,大多采取白条或是口头的方式进行,从法律意义上讲缺乏司法保障。一旦债务人丧失个人信用或者缺乏偿还能力,债务纠纷引起的诉讼往往因为举证困难而使得债权人的利益受到极大损害。在个案中,债权人为了收回借贷资金,往往采取超出银行所能采取的合法手段,包括暴力威胁、人身强制等非法行为甚至引发人身伤害等犯罪行为,影响社会治安,成为潜在的社会安全威胁。民间借贷是一把双刃剑,2011年,作为民间资本“晴雨表”之称的温州经历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民间金融风暴,多家企业因资金链断裂,无力偿还高利贷,老板选择出逃甚至自杀,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在缺乏理性的管理模式的民间借贷领域,法律的规制成为当务之急。2011年10月4日,温家宝同志在温州视察时,对民间借贷提出“阳光化、规范化”方向,强调要规范管理、防范风险,促使其健康发展。
二、民间借贷与非法集资的界限
(一)民间借贷的合法与非法
民间借贷作为受法律保护的一种民事法律行为,必须具备以下法律特征:第一,借贷双方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达成合意。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取决于借贷双方的书面或者口头协议,只要协议内容合法,都会受到法律的保护。第二,民间借贷合同为实践性合同,只有当事人双方之间的合意,合同还不能生效,只有在贷款人提供借款时才生效。第三,民间借贷的标的物必须是属于个人所有或者拥有支配权的财产,否则不受法律保护。第四,民间借贷可以有偿,也可以无偿,双方当事人对此可以在书面或者口头协议中约定。只有事先在书面或者口头协议中约定有偿的,才能要求还本付息。对于借贷利率,法律规定可以适当高于银行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同期银行利率的4倍。以上四个特征,必须同时具备,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条件,民间借贷都会失去合法性,转为非法。实务中非法民间借贷最典型的形式为高利贷。央行和多数专家学者认为,利率高于银行同期贷款利率4倍就属于高利贷。
(二)民间借贷与非法集资的界限
“非法集资”作为一个法律术语,最早出现在1996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该解释在对“集资诈骗罪”进行认定时对“非法集资”进行了界定,内容如下:“非法集资是指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未经有权机关批准,向社会公众募集资金的行为。”1999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取缔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中有关问题的通知》,对“非法集资”阐述为:“非法集资是指单位或者个人未依照法定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以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证券或其他债券凭证的方式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及其他方式向出资人还本付息或给予回报的行为。”目前,在刑事领域,非法集资并没有单独统一的罪名,其涉嫌的犯罪主要体现在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中。
1.民间借贷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界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76条的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犯罪行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的规定,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社会公众(包括单位和个人)吸收资金的行为,同时具备以下四个条件的,除《刑法》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认定为《刑法》第176条规定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1)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2)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3)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4)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综上所述,可以发现民间借贷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区别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民间借贷通常利用熟人关系建立,并没有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公开宣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则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2)民间借贷的主体之间一般存在着某种特定关系,这种关系具有一定的固定性,如亲朋好友、同事、同学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则是向社会公开招募资金,借贷双方之间不存在任何实质联系,具有不特定性。(3)民间借贷的利率一般比较低,并且在协议中约定明确的还款期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利率一般比较高,通常高于银行几倍甚至几十倍,并且在协议中通常写有存取自由的条款。
2.民间借贷与集资诈骗罪的界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92条的规定,集资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犯罪行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其行为属于“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1)携带集资款逃跑的;(2)挥霍集资款,致使集资款无法返还的;(3)使用集资款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致使集资款无法返还的;(4)具有其他欺诈行为,拒不返还集资款,或者致使集资款无法返还的。综上所述,民间借贷与集资诈骗罪的区别表现在:第一,民间借贷的行为人主观上没有非法占有借贷资金的目的,资金主要用于解决目前生产或者生活资金短缺的现状,并且约定在规定时间内还本付息;集资诈骗行为人主观上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意图永久性地占有集资款。第二,合法民间借贷的约定利率不高于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4倍;实务中集资诈骗行为人承诺的利率往往高于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4倍,以高利率吸引资金投入。第三,民间借贷往往涉及范围比较小,发生在熟人社会之中,数额相对较小;集资诈骗涉及人数众多,行为人以敛财为目的,涉案数额动辄几百万元、几千万元甚至上亿元。
三、民间借贷的法律责任
我国对民间借贷并没有专门的一部法律予以规制,而是散见于法律、法规以及司法解释之中。
(一)民事法律责任
我国《民法通则》第90条规定,合法的借贷关系受法律保护。我国《合同法》第12章将借款合同作为一种有名合同进行了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对借贷纠纷的处理进行了具体化、细致化的规定。例如,第1条规定,公民之间的借贷纠纷、公民与法人之间的借贷纠纷以及公民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借贷纠纷,应作为借贷案件受理。第6条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利率,各地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具体掌握,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利率的4倍(含利率本数)。超出此限度的,超出的不予保护。综上所述,对于民间借贷引起的纠纷,应该以《民法通则》和《合同法》为依据,通过债权担保、双方和解、法院调解、诉讼保全以及违约金承担、强制执行等确定双方责任的承担,保证纠纷得以顺利解决,维护社会和谐。
(二)行政法律责任
民间借贷一旦违反了国家金融业的行政管理法规,就会涉嫌非法集资。对于一般的违反金融秩序和金融管理法规的非法集资行为,处以行政罚即可。我国《商业银行法》和《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取缔办法》规定了非法集资的法律责任。《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取缔办法》第22条规定,设立非法金融机构或者从事非法金融业务活动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中国人民银行没收非法所得,并处非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非法所得的,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三)刑事法律责任
民间借贷若违反国家金融业的行政管理法规,构成非法集资,情节严重的,就会触及《刑法》。目前,非法集资的刑事规制主要体现在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中。我国《刑法》对上述两个罪名都进行了明确规定。根据《刑法》的规定,对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对于集资诈骗罪,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四)法律规制现状评析
通过上述法律制度的陈列,我们发现,目前我国关于民间借贷的立法状况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首先,我国法律体系中对民间借贷的规定还相当零散,缺乏统一的体系,数量也相对较少。因此,在对民间借贷的规制当中,往往是国家政策发挥主导作用,如农村合作基金的产生、发展和废止都是由相关的政策出台主导的。其次,对民间借贷的管制过于严格。目前,除了自然人之间的借贷由《民法通则》和《合同法》明确予以调整之外,现行其他的民间借贷形式法律并没有赋予其合法地位。只有经金融监管机关批准的融资行为才具有合法性,如果未经中央银行等机构批准或者核准,民间借贷可能被视为非法行为。此外,金融机构在监管的过程中并没有统一、明确的标准参照执行,在实践当中,多采取严厉打击的态度进行规制,行为人承担过重的民事、行政甚至刑事责任。这种严苛的态度,使得民间借贷的主体面临着巨大的法律风险,也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民间借贷的活力。第三,规制民间借贷的法律规范之间存在冲突。例如,《合同法》第211条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视为不支付利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8条规定,借贷双方对有无约定利率发生争议又不能证明的,由各地人民法院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掌握,但最高不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4倍。上述情况在整个体系内部普遍存在,严重滞后于民间借贷的发展现状。第四,法律规制之间衔接错位。在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的位阶上,我们都是优先考虑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才承担行政责任。例如,《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取缔办法》第22条规定,设立非法金融机构或者从事非法金融业务活动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中国人民银行没收非法所得,并处非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非法所得的,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从法理角度而言,刑罚作为最严厉的制裁措施,应该是最后一道屏障,应该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处罚手段。这种刑事制裁优先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排除了行政法律的适用,扩大了刑事制裁的适用范围,违背了刑事制裁的基本原理。此外,行政责任的处罚是以违法所得的有无作为处罚标准,而追诉标准则是综合了各方面的要素,二者在标准上也出现了衔接错位现象。如此种种,都体现出我国对民间借贷规制的不完善,亟待改进。
四、对民间借贷进一步规范的设想
民间借贷作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一种普遍现象,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对民间借贷加大规范力度,使其在体制内健康、有序地运行。首先,政府应在宏观上确立区别对待、打击犯罪的指导思想,打破金融垄断,放宽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将其纳入主流金融体系,赋予其合法地位,引导民间借贷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的补充作用。同时,加大对金融体系和金融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民众的金融法治意识,使得民众能够合理投资、理性投资,谨防上当受骗,理性对待可能出现的各种纠纷。其次,完善规范民间借贷的法律体系。应加大立法力度,将民间借贷活动的原则和具体环节以法律形式予以规定,如出台准备金制度、保险制度、审计制度、财会制度等及其配套制度,使得相关制度从无到有,弥补目前法律上的空白。同时,对民间借贷已有的法律规范进行修改、完善,放松对民间借贷的管制力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明确规定民间借贷的主体、客体及权利和义务,将法律责任的设置衔接一致,形成规范、统一的法律体系。目前,在民间借贷纠纷法律责任的追究方面,我国重视行政处罚特别是刑事责任追究,而忽视民事方面的责任规制。因此,我们应该在现有法律责任体系的基础上明确民事法律责任,并且以民事法律责任为主。再次,民众个人要自觉增强金融法治意识,理性、合理、合法地进行投资,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提高理财能力,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民间借贷纠纷。
本文作者:丁彩彩 单位:山东省胶州市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