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通识教育论文
一、调查结果分析
(一)参与通识教育目的多样化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专业外知识的兴趣是其认同通识教育的主要原因,76.36%的同学表示对专业外学科感兴趣。目前,学生有意识自学的专业外知识最多的两项为“经济”和“外语”,最少的是“机械工程”和“数理”,将这个结果与“如果开设通识教育您对哪门课程最感兴趣”的结果进行比较,我们发现:学生并没有学习他们最感兴趣的“文艺”和“历史地理”类的内容,而是学习“最有用”的“经济”和“外语”;最不感兴趣的“数理等自然科学”同样也是专业外学习最少的内容。这部分调查结果显示高职学生在通识教育内容选择上有以下特点:
1.选课倾向与学科背景相关但影响有限。在选修通识教育内容上,39.71%的同学选择“跨专业但基本同属于一大门类(文、理、工)”,同时有22.62%的同学选择“与原专业密切相关的课程”;调查结果显示选择“文学艺术”的391名学生中理、工、文科学生分别为154、62、175人,占各学科总人数的比例分别为43.38%、38.5%和47.55%;在回答“是否对专业外知识感兴趣”时,有28%理、工科学生选择了“不感兴趣”,而选择此选项的文科学生只有16.85%,同时调查表明在通识教育理念问题上,文科学生认同度要远远高于理工科学生,这表明文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活跃。
2.人文、社科类课程受欢迎,自然科学类通识课程受忽视。但这一倾向并不像我们原来认为那样是自然科学知识需要一定知识基础的缘故,因为在交叉分析中发现,对自然科学感兴趣的206人中理科、工科和文科学生为占该学科学生总数的比例大体相当,均为22%左右。
3.高职学生学习选择功利性,学生最感兴趣的科目“文学艺术”(44.23%)“历史地理”(43.21%)与他们正在学习的科目“经济”(28.28%)“外语”(27.49%)并不相同;另外,就通识教育目的来说多数学生(32.24%)是为了“通过学习其他领域内容能更好促进本专业能力”而选择“培养审美,提升自身修养完善人格”的比例最小仅占12%。我们认为出于就业的需要学生将通识教育作为加强专业课学习的工具,社会竞争的压力使他们自学了能在日后对自己工作有直接帮助的经济和外语,这种兴趣和现实需要的差别显示了学生学习的功利性和短视。
4.对经典阅读的态度积极但缺乏引导。在问及对经典阅读的态度时,绝大多数同学认为“应该阅读”,只有10.52%的学生认为“无所谓,经典虽然对提升个人修养有帮助,但对生活没太实际的意义”,总体形势较为乐观。同时,我们发现在选择“应该阅读”的同学里又有三种分化:“顺其自然,不会刻意阅读经典”(34.73%)“有意识去阅读”(31.67%)和“应该,但经典似乎艰深,让我望而却步”(23.08%),这一结果显示在没有外部干预和帮助的情况下有57.81%的潜在阅读需求流失,表明了在高职学生中间开展经典阅读干预的必要性。
(二)对通识教育的实施方式有新期待
对于通识教育的实施方式,多数同学认为不应该沿用目前常规授课模式,希望在授课方式上更加灵活,有所创新。“围绕议题、课下阅读、集中讨论”这种授课方式受到92.31%同学的欢迎,但同时也担心“这种方式阅读量大影响专业课学习”,并且大部分同学认为讨论积极性会受参与人数的影响,目前的班级规模会使“讨论流于形式”。在考核方式方面也呈现多元化倾向,开放的考核方式如“集中讨论时表现为主”“小组为单位课题驱动考核”等等。
二、问题与思考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要正确处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二者之间的关系,提高通识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二者在人才的全面成长中具有对方难以取代的作用。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引入通识教育十分必要。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而非“制器”。通识教育培养的是人的各种心智能力和文化素养,这种能力和素养不会因为其职业的转移而消失,相对于技术性和知识性较强的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对于学生今后全面发展作用更大。现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社会的需求、岗位的变化不是人们自身可以把握和预知的,各种新思潮、新问题、新知识不断涌现,面对这些新问题仅仅靠学校掌握的专业知识是无法应付的,而通识教育的训练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个处理新问题的心智基础,以适应这种变化。所以,只有把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既能处理专业问题又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级人才。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就业导向的短期利益驱动使“唯专业教育”思想在高职院校中根深蒂固,许多学生虽然认同通识教育理念,但对通识教育是否影响专业学习存在很多顾虑,许多教师也有同样的想法,这些都是在高职院校推行通识教育所面临的现实阻力,不从认识观念上着手解决,通识教育将只会成为一句空话。因此要大力加强通识教育的宣传工作,从根本上扭转“唯专业教育”观念,勇于改革,锐意创新。
(二)构建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内容体系
为防止通识教育实施的随意性,有必要构建稳定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这一体系的构建要遵循以下原则:
1.目标明确,体系清晰
通识教育目标是通识教育体系的灵魂。通识教育目标应在回应“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问题”的前提下结合各学校自身的教育理念设立。目标设立之后结合现有课程体系构建学院自身体色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构建首先要将学生所学课程性质进行归类,目前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只包括基础课和专业课,要进行通识教育就需要改变这种二元化的课程体系,引入通识教育课程。在教学体系上应该建立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并重的模式,将现有的基础课再细分至通识教育体系下。一般说来,通识教育的目标无外乎“人的自我发展”和“社会的适应”两个方面,所以在通识课程体系构建时可以采取不同维度进行分类:1.按照人的发展层次进行划分,如:事物认知、批判思维、精神追求;2.按照适应社会所需素质进行分类:身心健康、文化熏陶、精神追求、科技创新等模块;3.按照知识门类进行划分:文化艺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
2.适应性
通识教育体系建立之后,在通识教育内容选取上要与高职院校特点相适应。首先,要适应高职院校学生知识水平,学生基础知识水平是高职学生和本科学生的根本差异。所以在课程选材上要适应高职学生的理解力。其次,课程设置上不苛求完整,因为高职院校的学科设置和师资水平较本科院校有很大差距,所以,一味追求学科设置完整并不现实,不如集中精力将几门通识课程作为突破点做出自身特色,使不同专业的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文化底色。第三,学科设置上要适应学生需求,调查中发现学生为适应社会竞争而在“经济、外语”方面表现出强烈需求,在设置学科和选材时不应否定这种功利性的学习倾向,应尊重这种社会需求在高校的正常反应,同时利用这种需求倾向开设通识教育科目吸引学生,如:西方经典原著课程、全球化与民族性课程等涉及外语和经济的通识课程。
3.循序渐进
在教学改革中切忌先破后立。因为没有成功的先例,我们在这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要循序渐进。所以,在现有的教学体制前提下,在图书馆内实施这种经典阅读模式是一种积极稳妥的选择。
(三)实行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通识教育理念的内化不仅体现在课程设置上,更要体现在课堂教学模式上,理念如何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才是关键。调查结果也反映出高职学生对不同教学方式的期待,下面将对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一些讨论。首先,可以尝试改变教学环境。传统的教学地点是教室,但是可以根据课程不同而进行变化。其次,可以根据专业背景设计教学内容。通识课有自身的特点,上课的学生来自不同专业并且有着各自的文化背景,因此老师的教学内容也应区别于专业课。再次,可以与不同文化活动形式相结合。对于文学艺术类的通识课程,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开展多样的文化活动,吸引学生参与加深学生对作品的领悟。秦职院图书馆不定期开展文化沙龙活动,活动中先就某一主题进行讲解,再引入一段有关的文化艺术表演,比如,最近开展的《<琵琶行>赏析》活动,就在原文讲解之后邀请艺术系教师进行现场演奏,随后对中国古典音乐、乐器以及与诗歌的关系进行讲解和讨论,参与者在这样一种综合的文化艺术活动中了解到相关知识,陶冶性情,加深对作品本身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最后,可以开展研讨型学习。对于当代政治和社会的相关课程,教师可以设计和布置课程讨论题目,指导学生收集资料、进行写作,这样在教学中教师充当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习的引导者。通过自己参与的调查研究活动学生可以提升对课程的理解,又可以增强团队合作能力。
三、总结
通过此次调查问卷,我们从态度、内容、方式三个方面初步了解了通识教育在高职院校面临的现实环境,从中发现了高职院校进行通识教育所要注意的问题和原则。
本文作者:李璐璐、李立威 单位: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