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传播学论文 » 正文

传播学下外宣翻译方法研究

2021-4-10 | 传播学论文

外宣翻译作为传播的一种形式自然也受这些模式的影响。在传播学的视角下,翻译具有动态性、整体性、开放性和综合性的特征。所谓动态性就是翻译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7W模式中任何一方面的变化都会影响翻译方法的选择;翻译具有整体性是指翻译活动是许多因素紧密相连的互动过程,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影响翻译活动。所谓翻译的开放性是指翻译活动并不是一项封闭的活动,任何与之相关的理论都能应用其中。所以,翻译学才能融合其它学科使自身得到发展。翻译学的综合性特征也是因为其它学科理论能应用其中。

一、传播学视角下外宣文本的特征

外宣文本针对的对象有两类:一是不大了解中国的华人;二是外国人。后者是外宣翻译的重点对象。所以外宣文本一定要有针对性,要考虑到外国人的文化差异、心理差异、思维差异等等。中文外宣文本一般语言文化特征明显,如讲究对仗工整、重渲染情感气氛、多修饰语等。其次,许多宣传文本文字冗繁、文化信息超载,有的语言过于渲染甚至夸张等;有些宣传文本带有公文程式性套语和空口号式的特征,有的则追求辞藻华丽,甚至滥用“壮辞美辞”等卖弄文采的倾向。所以外宣文本理想的方法就是在语篇上做些处理,将重点要传达的思想内容翻译出来。大部分外宣文本是要让外国人了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内容,所以其内容要实事求是,不要有过于夸大和扭曲的成分。其次还要反映一个国家的政治立场。因此,外宣翻译在用词上特别是有关政治术语要特别斟酌。

二、外宣翻译的技巧

(1)音译。这种翻译方法适合翻译一些人名和地名等专有名称,还有一些已被外国人接受或已被收入外语词汇中的词。这类词属于少数,如太极(taichi)、麻将(mahjong)、功夫(gongfu)、胡同(hutong)、法轮功(falunGong)、普通话(Putonghua)等。音译的好处就是能将中文词汇直接引进英文中,进而扩大其词汇数量,同时让外国人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

(2)音译加注释。有些中国特色词汇还没有被外国人熟知,只有音译才能将其原来的风味表现出来,但仅仅音译有时不能被完全理解,这时最好要加上注释。如中国的特有食物年糕,直译成ChineseNewYearCake就不能把其内涵表现出来,因为cake和糕完全是两种东西。所以最好加上注释,即nianga(oAkindofChinesefoodmadeofglutinousriceflour)。

(3)直译。直译是外宣翻译中采用最多的一种方法。它最显著的好处有三个:一是能够保留鲁迅所说的源语文化的“情调”和“丰资”,使读者感到新鲜生动;二是能够充分传播源语文化,扩大译文读者的知识视野;三是能够更有效地促进交流,以丰富和提高民族文化(刘重德,1994:270)。如改革开放,英文中并没有特定表达此义的单词或短语。改革开放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形式,所以要直译成ReformandOpeningtotheoutsideworld.这样的翻译不仅将其主要内涵表达出来而且具有可读性和可接受性。类似例子还有丝绸之路TheSilkRoad、下岗工人Laid-offWorkers、农场剩余劳动力Ruralsurpluslaborforce等。

(4)直译注释并用。有时,对于中国特有的地理名词、历史事件、人名、机构名称等,直译会让外国人摸不着头脑,这时要适当要加上注释补充背景知识以便外国读者理解。如五四运动,如果只是翻译成theMayFourthMovementof1919,那么读者只能了解其发生的时间,外宣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这时如果再加上注释amovementagainsttheforeignimperialismanddomesticfeudalism,五四运动的内容就显而易见了。再如我国的政治术语“三通”,它是通邮、通航、通商的简称。如果只是简单地直译成ThreeLinks,那么外国读者肯定不解其意。如果再加上注释thedirectlinksofmail,airandshippingservices,andtradeacrosstheTaiwanStraits,就很容易理解了。

三、结语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翻译是一种多向度的研究,它受外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传播对象、传播媒介、文化因素、政治因素等。正是由于这种与外界的联系赋予了翻译研究新的特点—动态性、整体性、开放性和综合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音译、音译加注释、直译、直译注释并用四种方法。外宣翻译虽然已获得许多学者的关注,但它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还需要更深入研究。

本文作者:袁媛、何大顺 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