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经济文化论文
1.东北亚民间经济文化合作的特点
1.1东北亚民间经济关系格局的特点
目前,东北亚地区已初步形成以“四化”为特点的民间经济格局,即参与国家多元化;资源、资本、技术、劳动力互补化;资源配置、生产到流通和消费的多样化;合作企业中小型规模化。由于东北亚国家在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均存在明显的梯度,短时间内政府合作形成“东北亚经济圈”并非易事,但民间经济往来却变竞争为合作,构筑“优势互补、平等互利”的良好经济合作态势。如日本拥有丰富的资金和技术,但资源贫乏、劳动力价格高;韩国在某些技术领域占有优势,但同样面临资源和劳动力短缺问题;中国资源和劳动力较为丰富,市场空间大,但资金技术方面对外依赖较大;朝鲜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丰富,但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缺乏;蒙古和俄罗斯远东地区自然资源丰富,需要资金和技术,特别是在俄罗斯。经济上的合作为东北亚各国开展深层次民间合作及发展政府间进一步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1.2东北亚民间文化关系格局的特点
经济联系是现实的、短期的、功利的,而文化联系却是软性的,产生的影响会持久、广泛。一般而言,国家之间的文化联系底蕴比经济利益更为深厚。在东北亚地区,除俄罗斯以外,其他国家均属于同一文化圈,其最大特点就是以儒学为主导,佛教为主要宗教。儒学的整体主义、温情主义、权威主义影响甚至决定了东北亚伦理文化的发展,形成了鲜明独特,不同于西方的东北亚价值理念。在这里,中国、日本、韩国、朝鲜虽然不是同一民族,但在文化上同属于儒家一脉。蒙古因为历史的原因也受中原儒家文化和满族文化影响颇深。历史上,日本、韩国、朝鲜、蒙古均将本民族文化与儒家文化、佛教文化相融合,并将其本土化,从而形成了东北亚以儒家文化核心的多元性文化格局。进入新世纪,当代儒学开始复苏、转型,区域内儒家文化逐渐扩大与俄罗斯的文化交流,东西方民间文化开始和谐相处,东北亚区域民间文化共同体将形成,这种“与时俱进”的文化会推动东北亚未来的政治合作、经济发展。这种文化交流情形正如亨廷顿所说:“以意识形态和超级大国关系确定的结盟将让位于以文化和文明确定的结盟,重新划分的政治界线越来越与种族、宗教、文明等文化的界线趋于一致,文化共同体正在取代冷战阵营,文明间的断层线正在成为全球政治冲突的中心界线”。目前东北亚民间文化交流形式较频繁、多样,领域涉及教育、文艺、体育、宗教、民族等诸多方面。
2.东北亚民间经济文化合作的当前进展
当前民间交流合作进展顺利,稳中有升,各国民间企业、社团都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而努力,合作更加务实。中国地处本区域经济核心位置,在更深层次和更广泛的领域同各国开展民间合作,这是东北亚区域经济繁荣、共同发展的双赢选择。
2.1“政冷民热”凸显中日民间交流
中、日是东北亚的核心国家,其合作前景广泛,利益双赢,但合作却始终是一波三折。近年两国关系冷淡,两国政府合作难有作为的情况。其原因有三:第一、日本国内政治右倾化是造成中日关系冷谈的主要因素;第二、日本致力于打造军事强国,片面谋求所谓的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第三、日本以日美同盟为政治主导,积极制造“中国威胁论”,干涉中国内政。中日关系因此出现“政冷”现象。2005年,日本的“历史翻案风”和外交强硬化趋向使中日“政冷”局面雪上加霜。中日关系短时间难以走出低谷。但民间交流没有受政治影响,仍然不断升温,“政冷”带来的负面影响有望被“民热”所减弱。中日之间的民间交流形成了民间交流机制化、友好往来务实化、团队交往大型化、人员往来低龄化、行业交流对口化、文化交流多彩化、经贸往来复合化的特点。经济、体育、文化的交流是中日民间交流的重要内容。经济上,在华日资企业直接和间接吸纳就业人数920万人;2004年,日资企业缴纳税收约490亿元。日本投资者也从对华投资中获得了利益。日本国际协力银行开发金融研究所的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04年10月底,日本对华投资项目累计超过3万个,协议金额650亿美元,实际投入461亿美元。与此同时,中国企业对日本的直接投资也在不断升温,据统计,仅2002年中国企业在日本投资近20个项目,金额达1亿多美元。体育、文化上,在日本共同社评出的2005年度中日关系十大新闻中,福原爱加盟辽宁本钢乒乓球俱乐部、日本遣唐使井真成墓志在日展出等民间交流被列入其中;2006年在东京国立博物馆展出中国王羲之、欧阳询、苏轼等作品,引起轰动,深受日本民众的欢迎,甚至日本天皇夫妇也亲临参观。教育上,据统计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占留日外国学生总数的60%以上,居世界各国留日学生之首,日本在华的留学生人数也一直位居前列。这些都给冷淡的中日关系吹进了一丝暖意。
2.2全面推进的中韩民间交流
从中韩建交到现在,中韩民间往来和各个领域的交流,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形式多样的民间交流合作关系。进入新世纪,中韩民间关系进一步全面推进。中韩两国的民间交流有如下特点:第一,在两国文化主管部门通力合作下,双方的交流由官方主导扩大到民间。第二,因为地缘文化、地缘经济的原因,两国都对发展前景充满信心。第三,中韩两国政府的重视和推动,尤其是两国的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和相互体谅。第四,两国民众、两国企业的广泛参与。迄今,中韩间已有73对省、道(相当于中国的省)和城市结成了友好关系,进行对口合作交流。经济交流方面,1992年中韩交易额仅为50亿美元,2005年为1119亿美元,增加了20倍;预计2006年能够达到1300亿美元。韩国向中国投资也大幅度增长,1992年为2.1亿美元,2005年达到311亿美元。目前在中国境内的韩国企业数量为3.8万个。人员交流方面,1992年13万人次,2005年440万人次,增加了34倍;2005年每天有1万名韩国人访问中国,2006年每天有1.2万名韩国人访问中国。文化方面,《人鱼小姐》、《大长今》、《看了又看》等韩国电视剧受到许多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的喜爱,在中国已经形成“韩流”。在“韩流”的带动下,中国赴韩国旅游和留学人数稳步增加。同时“汉风”也在韩国掀起。2004年底世界上第一个中国孔子学院和亚洲第一个中国文化中心在韩国首尔挂牌。学习汉语热在韩国不断升温。据新华社报道,目前在华韩国留学生人数近4.3万名,在韩中国留学生近万名,分别占对方国家外国留学生首位。中韩民间交流全面而稳定的发展。
2.3稳步发展的中俄民间交流
中国和俄罗斯是世界大国,也是东北亚两个重要国家。目前两国都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以不同方式向市场经济体制迈进。得天独厚的地缘关系、互补性较强的经济结构是两国关系向前发展的基础。两国共同利益和争取双赢是两国新时期共同的目标,这也成为了构筑两国关系,继续稳步发展民间交流的基础。发展区域经济、加强边境贸易、改善贸易结构是两国民间交流的重点。目前,两国正互办“国家年”,并争取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互信,发展民间经济、文化等合作交流,并带动政府合作。2006年在中国举办的“俄罗斯年”期间,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陆续开展了一系列促进活动,其中“中俄经济工商界高峰论坛”、“俄罗斯国家展”、“俄罗斯投资促进周”等大型国家级活动把“俄罗斯年”一度推向高潮。中俄国家年为深化双边民间经贸文化合作,增进两国人民友谊,加强企业交流与合作提供了良好契机,必将推进双边经贸合作达到更高、更新、更富有成效的水平。
2.4颇具特色的中朝、中蒙民间交流
中国与朝鲜、蒙古不仅国土接壤,而且有跨界民族,这为两国民间交流提供良好的基础与条件。形成了以边境为主要地点、以跨界民族为重要交流对象的独具特色的民间交流。朝鲜隔鸭绿江、图们江与中国的辽宁省和吉林省接壤。中朝边境贸易、旅游活跃,每年在中国居住的朝鲜族居民约有15万人到朝鲜去探亲、访问、旅游。2000年开始,中朝两国边境贸易上升,朝鲜市场需求增大:朝鲜自中国进口的纺织品和服装有所增长;朝鲜进口商品的档次提高。中朝一水相连,地缘经济与地缘文化对两国进一步合作交流起到重要的作用。我国的内蒙古自治区与蒙古边界线占中蒙边界线长度的68%,而且边界两边是具有相同文化的跨界民族。地缘经济与文化在中蒙两国民间交往中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内蒙古自治区规划和建立中蒙民间交往机制,开展包括青少年交流在内的形式多样的民间交流。如定期在对方举办商贸洽谈会、展销会,组织两国中小学生互访,举办双方共同爱好的文体活动等。这使蒙古民众更好地了解了内蒙古自治区和中国其他地区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大好形势及中国对蒙古长期的睦邻友好政策。
3.东北民间经济文化合作的机制化建设
3.1东北亚民间合作机制的建设
在中国与东北亚地区各国民间经济文化合作发展中,可以看出各国彼此通过民间交流达到共荣,各国之间已经形成了彼此依赖关系,而且这种相互依赖从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官方政府的行为。这种依赖源于民间动力,如跨越国界的货币、商品、人员和信息的流动。这便是基欧汉和奈提出的相互依赖理论——作为理想模型的复合相互依赖特征之一,就是各社会之间的多渠道联系,包括政府精英之间的非正式联系;非政府精英之间的非正常联系;跨国公司联系等。东北亚间民间合作不同于欧美、东盟等区域合作,它是以非国家行为主体为基础,通过自愿、协商、自助的形式达成非政府合作。在合作过程中,民间社团、中小型企业、个人成为相互依赖的主体。那么,如何构建这种相互依赖的机制?如何促进东北亚民间经济文化合作机制的建设?实践证明,应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努力。
第一,加强政府服务协调,促进国家间政策交流,建立政府与民间组织良性互动。民间合作作为政府合作的良好补充,可以协助、推动政府间的交流。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加大政策扶持,极大地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但合作也面临各种困境,即交流的局限性和外部环境的制约性。政府应充分认识民间合作交流的重要性,健全法制体系,加强配套建设,扩大支持力度,积极理顺政府、社会、企业、社团、公众之间的关系,为民间合作创造更为宽松的环境。
第二,加强以中小企业为主的民间经济合作,突出投资重点。民间合作应成为推动东北亚区域开发与合作的主导力量。事实表明,在地方层次上进行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中主角是中小企业,地方政府虽也是重要的参与者,但不是主导者。在合作中,以中小型企业为龙头,促进大型企业跨国合作,加强地区经济合作,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如日本,区域经济合作积极性较高的主要是日本海沿岸一侧经济实力相对弱小的日本地方中小企业。这种地方间的经济交流,因水平、实力相差无几,容易形成平等互利的经济关系,同时保持各自的独立性。
第三,鼓励以私人方式跨国交流合作,促进民众跨国友好往来。以私人方式投资贸易、文化交流,近几年方兴未艾、迅速发展。私人合作交流可以扩大国家间人员、资金、技术的交流,有助于增进国家间的互谅、互敬。政府应积极创造交流环境、扩大沟通渠道,减少政策性屏蔽。2003年,中国、日本和韩国的民间人士积极筹建一家旨在为东北亚地区中小企业和个人提供金融服务的合资商业银行,另外还有以私人名义建立学校、培训基地等,这方面合作的前景与发展空间均很大。
第四,发展以民间交流社团为主的民间经济文化合作。目前,旨在促进区域经济文化交流的社团如雨后春笋一般纷纷发展壮大,促进东北亚地区的文化、经济发展。但其运行能力有限、服务体系不完善。为此,政府应加强协会、社团自主性,更好的发挥社团的公益服务机制、网络配制与调度机制、激励机制。如2005年3月由韩国外交通商部批准的民间国际交流团体社团法人——东北亚经济文化交流振兴会与中国长春市的吉林新闻社共同实施了中国东北三省国际文明示范区建设开发计划,此计划已成为民间合作促进人民精神改革运动的成功典范。
3.2对东北亚民间经济文化合作机制的特点
第一、稳定性。基于东北亚特殊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政治、经济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利益冲突原因,国家关系也会经常地发生变动,具有人所共知的不确定性。民间合作交流着眼人民之间的信任和理解开展沟通工作,强调超越现实的政治经济利益,而建立互动式的友谊,因而就为国家关系的发展注入了某种稳定性的因素。参与民间交流的群众数量越大,能够为总体外交提供的基础就越稳固。正是由于这个基本属性,民间外交受到东北亚各国的高度重视。
第二、包容性。官方外交更多地偏重政治方面的交往,而民间外交除在政治领域也能发挥积极的作用以外,更可以深入到经济、文化等众多领域。在总体外交的全部组成中,可以分解为官方和民间两个部分,其中民间部分既可以做好民间工作,又可以影响官方关系,对执政党、参政党、在野党,对左中右势力和老中青人群都可以产生影响,建立起正常的工作联系。东北亚目前仍处在政局复杂的情况下,但民间交往仍然持续升温,交流合作对象无等级、制度之分。
第三、灵活性。这又是民间合作区别于官方外交的一个显著特点。民间合作不过分拘守严肃的外交礼仪,而采取更为亲切的方式在人民之间进行思想文化上的沟通。它灵活到可以与未建交国家的官员建立接触,也可以在国家关系处于紧张状态时保持官方与民间交往的渠道,这样就对大局的好转产生影响。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外交非常看重民间合作的灵活性,而且也正是在灵活运用民间手段上显示出创造性,写下了成功的纪录。
总之,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东北亚地区的各国都积极与周边国家开展民间交流合作,发展友好关系、开展友好合作。这是惠及双方、多边、造福百姓的大事,并将进一步促进东北亚区域的多项合作,加强一体化进程。在新形势下,各国应该积极开展活动,推动互惠互利的全面合作,充实合作内容,完善合作模式,从民间的角度巩固和深化战略伙伴关系。
本文作者:祝丹 单位:沈阳广播电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