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低碳经济拓展论文
一、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实行低碳经济,对人类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有益。第一,低碳经济是低能耗的节能性经济方式。第二,低碳经济是低排放经济,其废气排放会大大减少,可缓解气候转暖的趋势,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优化。再次,低碳经济是低污染的经济方式,减少污染是人类一直以来、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所梦寐以求的。复次,低碳经济是在低碳技术创新与发展新型清洁能源的条件下,实现经济的增长,以满足人类社会对衣、食、住、行等的需求,因而,可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公交低碳运营,不仅能净化城市环境,有益于居民的健康生活,而且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
二、城市公交企业是低碳运营方式
1.西安市公共交通车辆不断翻新
从西安市公共交通公司的发展史可以看出,自1923—2013年90年间、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西安市的公共交通建设迅猛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每十年迈上一个新台阶。1957年,西安市有了第一批国产公共汽车,购进天津装配的解放牌公共汽车,使西安市的公交车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1959年,西安市首次出现电车运营。至此,西安公交所属的两个单位汽车一场辖有汽油车73部,汽车二厂辖有柴油车71部。20世纪60年代,西安市公交车辆几经起伏,缓慢增长,共有营运车辆232部,其中电车61部。70年代,新式铰接公交车的投入,使公交的客运量有了进一步提高,公交运营车数为498部,其中电车129部。进入80年代,西安市公交车辆快速增加,时任市长张铁民对公共交通非常重视,连续五年每年增加公交车100辆。运营车辆已经达到893部,比70年代增加了约400部,比西安解放时的10倍还多。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除市内公共汽车、电车有较大增长外,空调车和豪华中巴车也登场于不少新辟的城市郊区线路上。1992年11月,香港赠送西安市的12辆双层车投入602路运营,开启了西安市也有双层车运营的时期。1994年11月,日本京都市赠送西安市的26部空调柴油大客车投入306、307运营,为我市唯一一条左门上下车的公交线路。车型从单机、铰接车发展到有双层、无人售票、空调、中巴、中轿车。截至2009年底,西安市共有公共交通车辆5359部。
2.西安市公共交通能源利用多元化、低碳化
西安市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人口约850万,城区面积二百多平方公里,不仅是中西部地区经济、科技、文化中心,也是我国继续对外开放和发展旅游业的重要城市。创建一个蓝天白云的环境是西安人的美好愿景。西安市政府非常重视治理汽车尾气排放、优化大气环境质量的工作,从2009年起,对市区所有机动车实行尾气排放监控,并发放尾气达标合格证制度,逐年对不达标车辆限制区域运行,决定从2013年起,4年内消除“黄标车”运行①。因此,加快对高污染汽车的淘汰,对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十分重要。政府还在全市大力发展天然气汽车产业,大力扶持使用天然气的汽车,并将此作为西安市调整能源结构、改善城市大气环境、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一项重要任务。西安市公交总公司在1998年9月完成西安市首批50部天然气示范车后,2011年已使全市各类汽油动力公交车全部转换为油气两用车。目前,全市城区、郊区运营的公交车绝大多数使用天然气,排气污染指标减少了,确保西安达标天气次数的增多,为净化西安市空气质量,西安公交功不可没。20世纪90年代末,因城市环境污染严重,西安市政府提出了解决公交环境污染问题的办法,由市科委、向阳公司和航天工业总公司等单位改装,1998年9月15日,10部天然气公交车首次在公交18路运营。1998—1999年共改装天然气汽车200辆。进入新世纪以来,更加快了“油改气”的步伐。2003年改造天然气汽车250辆,2004年改装439辆,使天然气汽车拥有量达到1476辆。同时,加大运营车辆尾气排放检测和治理力度,整修柴油车73辆,治理1778辆,尾气排放合格率达到97.79%。2005年购置了纯天然气汽车100部,改装天然气汽车498辆,使天然气汽车拥有量达2100辆。全年累计整修柴油车73部,治理15722辆,尾气排放合格率达到98.01%。2007年,改装天然气车辆718部,使天然气车辆总数达到3551辆,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了车辆改装手续,报废处理了不安全车辆218部。2007年11月25日,总公司筹措资金近5千万元,购进百余部12米长的黄海、恒通纯天然气车辆,分别向5路、43路、11路三条优质服务线路投放40部、30部、40部。新车全部采用地板更低、排废物更低、噪音更小、容量更大、视野更宽、采光更亮、车门更大的设计,纯天然气发动机后置。车身造型采用欧洲客车先进理念,采用新材料、新工艺,造型流畅,大幅侧窗玻璃,通透明亮。为缓解冬运的客流需要,总公司又赊账购置110部大容量、大采光、低地板的中高档公交车,于2007年12月投入营运。2008年改装天然气汽车267部,同时,加强了车辆尾气治理。2009年针对市政道路建设实际和企业营运状况,总公司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新购车辆进行了需求论证,积极与丹东黄海、重庆恒通、武汉扬子江等生产厂家合作,购置了符合国三标准12米长的“低成本、大容量、耗气低、增效快”纯天然气车辆。并且根据国家车辆安全技术标准变化和企业生产需要,制定了《两用燃料车供气系统保修作业规程》等五个制度规范。同时,加大了对车辆安全机件、油气电路和车辆逃生设施的安全大排查,杜绝了安全重特大事故的发生。自2009年以后,公交总公司购进车辆不是油气两用车,就是纯天然气汽车。目前,公交总公司车辆除个别柴油车外,基本上都是燃气车辆。尾气排放基本达标。
三、选择公交出行是低碳、健康、理性的
在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灾害频发的当代,全球人们都应转变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养成良好的低碳消费习惯。这不仅有利于个体的生存与发展,同时也有益于社会乃至整个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在交通方面,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并乘用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推进替代能源汽车产业化,加速推进低碳交通。这是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人们健康、理性的选择。
1.公交“油改气”后,废气排放量锐减
西安市公交总公司的运营车辆单机车过去每百公里耗油约29升,使用天然气后,单机车每百公里耗气30立方左右,每百公里耗油耗气比为1∶1.1。2013年3月,一升90号汽油价格7.18元,一立方天然气价格3.55元,价格相差一倍。也就是说西安市公交总公司燃料成本节约了一倍。同时,尾气污染排放量在使用了天然气后有了一个大的改观。经抽查测定,改装后,一氧化碳(CO)排放量为0.1%~0.6%(改装前为1.8%~4.5%),碳氢化合物(HC)排放量平均为200PPM(改装前为900PPM)。公交车辆运行时已不再有呛人的气味了,而且发动机运转的噪音也大大减小了。
2.公交出行环保、便宜
目前,西安市街道上运营的公交车辆,既有油气两用车辆,也有纯天然气车辆,并且也有了纯电动车辆;既有普通车辆,也有空调车辆;既有单机车辆,也有双层车辆。全国各地车型都有。西安市公交车辆的票价确属全国较低的城市之一,目前大公交车辆起步价1元,使用IC卡0.5元,空调车使用IC卡1元。市郊线路1元起步,0.5元进位。这是政府惠民政策的体现,多年来,市民的消费指数中,交通出行费用在逐年下降。政府对西安市公交总公司给予政府补助,购新车、增场地、给油补,等等。确保公交总公司不断扩大规模,提高服务质量,为成立西安市公交集团打下基础。即便目前12米长的大公交车,也只相当于3辆小轿车长度,尾气排放绝对比3辆小轿车的排气总和还小。另外,3辆小轿车只能乘15人,而一辆大公交车少说也能乘坐80人,节约了出行空间,有利于环保,减少了污染。
3.政府管理部门应该调控私家车增幅,使更多的人选择公交出行
据西安市交警支队网上介绍,2012年底,西安市机动车保有量已逾160万辆,大量的尾气排放严重污染了城市空气,预计2015年西安市机动车保有量将突破240万辆,污染物排放量将增加17.8%。因私家车数量猛增,造成西安市空气质量急剧下降,2013年头50天中有45天属污染天。据悉,全市PM2.5中20%~30%来自机动车排气污染。据《西安晚报》2013年2月20日报道,随着机动车数量的不断增加,汽车尾气已成为城市灰霾的首要因素。PM2.5是灰霾的“元凶”之一,PM2.5的主要来源有汽车尾气、工业燃煤等。对此,相关职能部门应该进行科学决策,制定低碳目标和规章制度包括处罚措施,引导公众的消费理念和行为,使低碳消费成为人们的良好习惯。政府管理部门应调控私家车增幅,借鉴北京的一些好的做法,限购(摇号)、限号(每一车号每周限行一天)、限行(每年公交周日限制私家车辆运行)。另外,还可以多设置步行街,不许机动车辆通行等。
应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进行低碳消费宣传,宣传的方式可以多样化:(1)讲故事,(2)知识竞赛,(3)答题,(4)拍电视剧,等等。使人们的视野从自身拓展至整个地球。当然,在宣传当中,一定会谈到如今的全球污染的严重性,水和大气污染对各种生命的侵害,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化,直接导致人类生存空间的缩小,各种流感包括禽流感的频发,就是水污染和大气污染所致。近几年的自然灾害频发,与人类对自然的过度开发和利用有关。全球气候变暖、雪灾、水灾、干旱已成为不可阻挡之势,在此种境况下,人类何以生存!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应该从自身做起,从垃圾分类开始,当然,在大多数人还处于不文明状态时,制度乃至法律应该发挥作用,引导人们应该怎么约束自己进行低碳消费,应该怎样处理垃圾和废品,将减少污染、净化生态环境贯穿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当中,形成良好的习惯,使低碳消费家喻户晓,使社会公众从理性上彻悟低碳经济、低碳消费不仅关乎整个社会发展,同时也与自身关系甚大。社会相关组织应该做一些更细致的工作,如废品回收等,在每个社区都张贴告示,将可回收的物品名称明晰化,让公众明白,哪些东西可回收再利用;哪些东西不能直接释放于大气中,应进一步处理,否则会造成环境污染,这种垃圾分类、净化生态环境的举措,应该体现在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进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长此以往,才有利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人类的可持续性才有可能。总之,低碳制度法则与低碳道德规则并行,才真正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作者:王银娥、刘立兵 单位: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编辑部、西安市长安公交有限责任公司人力资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