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运动损害论文 » 正文

小议大学生运动伤害的预防措施

2021-4-9 | 运动损害论文

1大学生运动伤害发生的现况

目前,关于我国大学生运动伤害的发生率的报道不一,在20.85%~79.85%之间,这可能与调查对象的选择、样本量及调查时间跨度不同有关。方启对安徽省4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安徽体育学院伤害发生率为59.85%,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为79.85%,安徽大学为23.96%。张万军等调查安徽省两所体育院校,运动伤害发生率为60.53%。闫杰等调查辽宁省15所普通高校二三年级学生,运动伤害发生率为40.3%。袁扬等对昆明市4所高校进行调查,运动伤害发生率为56.5%。郭照德等对新乡大学生的调查显示运动伤害发生率为20.85%。孙海双等对洛阳大学生的调查结果为28.33%。王峰娟等的研究显示,广州男大学生运动伤害发生率为57.67%。上述研究表明,大学生是运动伤害的高危人群,且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伤害发生率高于其他专业。由于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强度大,体育运动项目多,故发生伤害的机会也增多。

2大学生运动伤害发生的特点

2.1大学生运动伤害的人群分布特征

大部分研究显示,大学生运动伤害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原因是男生参加体育运动的机会多。刘国礼等调查显示,男生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者占调查人数的73.15%,而女生仅有32.83%。另外,男生运动强度较大,运动项目对抗性较强,故容易受到伤害。有研究显示独生子女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独生子女,这可能与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模式有关。不同院校、不同专业以及不同的年龄、年级的运动伤害发生率也有差别,未发现城乡之间有差异。

2.2大学生运动伤害发生的时间和场所

大学生运动伤害主要发生在体育运动场所。课外活动时间段运动伤害的发生率高于体育课,有研究显示,课外活动发生伤害占到47.73%~74.01%,原因是课外活动缺少有效的组织和指导,学生随意性大,准备活动不足,故发生伤害的概率增加。也有研究发现每次运动时间少于2h或大于3h容易发生伤害,而2~3h的运动伤害发生率较低。每周运动次数太少或太多发生伤害的机会也增多。结果提示适当的运动可以降低伤害发生率,应合理地安排运动持续时间和次数。

2.3发生伤害的运动项目、损伤部位和损伤类型

多项研究显示,球类和田径项目伤害所占的比例高,技巧类运动项目较低。因球类和田径项目大学生比较喜爱,参加人数多,且这类项目运动量大,技术要求比较高,有的项目对抗性较强,所以引起的伤害发生率较高。损伤部位以足踝、韧带肌腱、膝关节、四肢为主,皮外伤、软组织挫伤、扭伤、碰撞伤是常见的损伤类型,少数严重的发生骨折。由于运动时四肢常常暴露在外,容易造成皮外伤和软组织挫伤,且四肢关节多,也易发生关节和韧带损伤。

2.4大学生运动伤害相关的因素

2.4.1学生自身因素。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到成年的过度阶段,他们精力充沛,体育运动是其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他们离开父母,处于相对独立的生活状态,自我防护意识较差,容易发生伤害。闫杰等调查显示,只有34.2%的学生能在运动时想到安全问题,54.5%的学生是在伤害出现了才想起自身安全。运动伤害的发生也受某些心理因素的影响,有调查显示,压力是运动伤害的危险因素,在运动时压力过大产生紧张,导致动作不协调发生伤害。有学者认为,自尊心强的学生运动伤害易发生,还有研究报道情绪的稳定性与运动伤害有关。有些学生在训练和比赛时随意性大,准备活动不充分,注意力不集中使其反应迟钝,身体协调性差而易发生损伤。另外,每天睡眠不足或长时间使用计算机易引起机体免疫力和身体素质下降,也易发生运动伤害。

2.4.2教师及运动环境。教师指导失误与运动伤害的发生有关,如教师对参加体育运动学生的健康和运动能力不够了解;训练安排不合理;对教学所用场地和器材的安全性能课前没有仔细检查等等。由于体育运动多数要使用体育设施和器材,运动设施和器材不符合运动卫生要求是影响运动安全的重要因素。另有研究指出,坚硬的地面和不良天气,可导致运动伤害发生的危险升高;与塑胶地板相比,水泥地发生肌腱、关节和骨伤害的危险性更高。

2.4.3学校因素。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各高校都很重视体育运动,但是大学生运动伤害的预防工作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如对学生的课外活动缺乏科学监督、开设体育安全教育讲座或课程不够积极等。运动场地和设施陈旧、缺乏保护装置以及不能按时检修也是造成伤害的原因。

3大学生运动伤害的预防措施

3.1加强管理与监督

3.1.1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学校应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定期对学生进行体检,加强医务监督,以便合理安排体育活动时间。

3.1.2加大体育教学资金的投入。更新陈旧的体育设施和器材,按时对设施与器材进行检修,最大限度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是否提供保护性装备学者意见不一,有研究认为保护性可以预防运动伤害的发生,也有研究认为佩戴保护性装备后,由于过于信任装备,学生更倾向从事危险运动,增加受伤概率。

3.1.3更新学校的风险管理计划。目前学校对运动伤害的管理大都停留在伤害事件发生之后的处理。对于可能发生的运动风险应备有应急预案和制定风险管理计划,虽不能完全规避风险,但却能有效控制风险,将风险和伤害降到最小化。

3.2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

作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不仅具有一定专业知识,还应掌握体育教学规律。体育教师在活动前建立“互动告之”制度,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即要求学生应主动汇报自己的身体状况。运动项目和运动量应根据学生性别、体质的不同而灵活调整。对运动项目的特点、可能存在的伤害风险和规避方法要详细讲授,培养学生安全体育的观念。

3.3加大体育安全教育力度

王建军等研究表明,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自我保护技能的学习存在明显欠缺。袁扬等调查显示,88.8%的大学生期望获得预防运动伤害和急救处理的知识与技能。由此可见,体育教学中要加大体育安全教育力度,提高学生安全体育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建议以专题讲座的形式邀请体育教师或运动医学专业人员来指导,普及科学的锻炼方法、运动伤害的识别和自救知识,并定期进行现场演练,强化安全意识和提高自我保护技能。

3.4加强对课外时间体育活动的监管

由于多种原因,课外时间的体育活动处于自发无序状态,是学校管理的“盲区”,也是运动伤害好发的时间段。因为体育教师缺编,无暇顾及学生的课外活动。因此,需采取其他方式对这一“盲区”进行监管,建议增设运动场地管理员,或成立不同运动项目的俱乐部或小组统一安排活动,降低运动伤害的发生风险。

本文作者:王金权、吴寿枝、姚应水单位:皖南医学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