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动漫研究论文 » 正文

中日动漫文化及教育对比分析

2021-4-9 | 动漫研究论文

一、中日动漫文化及教育的比较研究

中日文化与教育的比较研究亦是中日动漫研究领域的重要层面。关于动漫文化的比较研究,强调日本动漫文化对中国的借鉴作用;关于动漫教育的比较研究,集中在德育和职业教育两个方面。中日动漫文化的比较研究尤其强调日本动漫文化对中国的借鉴作用。耿楠楠对比了中日动漫文化的差异,提出我国应在以下方面做出改进。首先,作品应该是自然流露,应反映实际生活,要避免动漫制作上的三大误区:寓教于乐、动物化、陈旧化;其次,应该充分利用好本国的神话传说,创作出更多更好具有民族特色的原创作品;再次,要注意吸收优秀的外来文化;最后,要注重动漫文化形式、内容的创新。而张雪在分析了日本动漫文化的开放性、教育性、普世性特征后,提出了对中国动漫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的三大结合:动漫文化中的普世价值与审美情趣相结合,动漫创作意识中的受众观念与市场观念相结合,动漫制作中的本土特色与先进技术相结合。

中日动漫教育的比较研究集中在道德教育和职业教育两个层面。徐建明对比分析了两国道德教育的差异性,得出三个结论:在德育上中国动漫侧重于运用“灌输”的方法,日本动漫则侧重于运用启发式的方法;中国动漫过分强调传统,日本动漫则强调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中国动漫观众面狭隘,日本动漫面向不同阶层。杨玉华认为,在德育方面,我国应该做出以下努力:加大政府对道德教育的支持力度,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充分利用好动漫资源,使德育载体多样化;从现实出发,使德育更贴近实际生活;德育更多地关注青少年的情感,加强心与心的交流,促进德育与动漫共同发展。关萍萍认为,日本动漫产业之所以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就,归根结底在于日本动漫人才培养的成功。基于中日高校动漫教育比较的视角,她提出了日本在教学方式、课程设置、重点人才培养方面对中国的可借鉴之处。

二、个案比较研究

从个别案例入手,考察中日两国动漫的差异,将更有针对性,其研究成果也更有可信性。文劲松通过《名侦探柯南》对比中日动漫电影,指出我国动漫电影的局限性较为明显。首先,受众群体结构单一,多定位于儿童,这就丧失了大批中青年观众。即便是国产动漫电影中难得的盈利作品《喜羊羊与灰太狼》,也仍然没有摆脱把受众定位于儿童的窠臼。其次,缺乏民族特点和时代特色,《名侦探柯南》透过情节展示了日本的名胜古迹、饮食文化和传统节庆,而素称文明古国的中国则相形见绌。杨光以《ONEPIECE》为例,认为日本动漫形象具有鲜明、快乐、跨文化的特点。由此他提出在呼唤动漫民族化之外,国产动漫形象塑造首先应把受众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换个欢快方式讲故事。王冰以日本动漫《火影忍者》的运作为例,具体阐释了日本动漫的产业运作模式———金字塔模式。在金字塔的底部,是动漫连载和单行本,中部是TV版动画,顶部是动漫衍生产品。中国应该借鉴日本成熟的市场运作模式,推动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事实上,三辰卡通集团的“蓝猫模式”便是借鉴日本等国模式的成功典范。赖树春通过对中日孙悟空动漫形象演变的研究,得出国内动漫值得弘扬的优点:作品寓教于乐,思想积极向上,尊重传统文化。也有一些不足需要改进:制作不够精细,商业化程度不高。作者还提出在借鉴日本成功经验的同时,对于日本动漫发展中所表现出的弊病和缺陷,应引以为鉴。武珊等则从宫崎骏感官世界看中日动漫产业的差异,认为宫崎骏的动画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并风靡全球,在于其重视文学艺术的教育功能,且全球意识与本土意识兼而有之。另外,他的作品中深深浸透了对于现代人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的洞察与诊断,反映了他契合时代脉动的忧思与追寻。相比而言,中国动画创作中民族性的缺失较为明显,且动漫产业发展过程中急功近利的现象逐渐凸显。因此,只有解决我国动漫发展中的瓶颈,我国才能逐渐由动漫大国变为动漫强国。

三、其他

除以上类型的对比外,中日动漫的比较研究还涉及体育动漫、动漫旅游、科普动漫、动漫迷以及发展历程等。

(一)中日体育动漫的比较。彭晶等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对比中日动漫的剧本定位、角色造型、主题、场景、情节、音乐等,为创作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动漫提供依据。文章认为日本动漫剧本定位受众丰富,宣扬竞争意识,角色造型设计美轮美奂,场景朴实,情节具有悬念且音乐多变。而我国体育动漫总体水平不如日本,且剧本的受众定位大多偏向于儿童,角色造型深受日本影响,情节较直白,音乐制作不够细腻。最后,作者建议国产体育动漫扩大受众需求,创新角色造型及故事情节,根据剧情走向变换音乐。

(二)中日动漫旅游的比较。动漫旅游别具一格,且具有极高的趣味性、文化性、教育性及突出的广域性、弱季节性、定向吸引性等特征,是动漫产业与旅游产业有机整合形成的一种新型交叉产业。黄雪莹等分析了日本动漫旅游的展馆式、节会式、物品式等形式。为有效促进上海市动漫旅游的开发,作者提出上海市应该在营造特色动漫景点、完善动漫观光设施、打造特色动漫会展品牌等方面做出改进[18]。

(三)中日科普动漫的比较。武丹等通过对中日科普动漫现状的比较分析,认为中日两国在科普动漫的数量和品牌建设上都有较大差距,且日本的动画创作具有类型化的倾向,一旦某种类型作品成功,它的系列作品便会很快推出,反观我国的动画作品,类型简单,题材重复,类型意识缺乏。

(四)中日动漫迷的比较。孙华把中日动漫对比的视角聚焦在动漫迷上,他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分别针对中日两国动漫迷进行调查,并通过数据展开分析,最后就如何发展中国动漫提供了针对性的建议。

(五)中日动漫发展历程的比较。杜小平从中日两国动漫发展历程的比较入手,运用归纳与比较的方法,对中日动漫产业优劣势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就人才培养、产业链构造和品牌建设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较强的应对策略。此外,陈奇佳从艺术的角度对比分析了中日动漫的差异,并认为艺术问题是动漫产业的基础性问题。

四、问题与不足

以上笔者对近年来中日动漫的比较研究进行了简单的回顾。从上可见,无论是研究的广度还是深度,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这并不意味着此项研究没有缺憾。综观近年来的中日动漫比较研究,笔者认为问题与不足主要有以下4点。

(一)理论运用方面存在不足。对于理论运用方面,学界也给予了一定的关注,如卢俊运用经典的传播效果理论———沉默的螺旋进行中日动漫的比较,得出两种不同的螺旋效应模式。但有关中日动漫比较研究整体上呈现理论匮乏的态势,研究成果只是简单的叙述与缺乏深度的材料堆积。

(二)研究内容肤浅、不均衡,且重复性研究多有发生。动漫产业在我国是一种新兴产业,它吸引的更多的是年轻学者的关注,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研究的浅泛。相关研究只是把比较内容简单地罗列,缺乏比较基础上的深入分析。此外,研究内容还呈现出不均衡的特点,学界过多地集中在中日动漫产业的比较研究上,而在其他方面着力明显不够。

(三)中日动漫的比较视角有待进一步拓宽。不可否认,中日动漫比较视角已经非常多元,但同时仍然存在一些弱点,甚至有个别盲区。如从美术和历史视角对比中日动漫,则是中日动漫比较研究方面的弱项,有待进一步加强。而从物理、数学视角对比研究中日动漫,则属于该项研究的新领域,有待学界去开拓。

(四)思维存在单一化倾向。学界过多地集中在日本动漫的优势上,对于中国动漫存在的优势几乎忽略。事实上,日本动漫也存在不少缺陷,如不少动漫作品中充斥着的暴力、色情等不健康元素,给青少年尚不成熟的心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导致青少年误入歧途。同时,中国动漫也有不少优势,如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可开发空间大,前期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以及后发优势等。

总之,有关中日动漫比较的研究还有待我们革新和拓宽思维方式,不仅理论研究有待健全,研究内容需要深入和拓展,研究的视角也需要更加多元化。只有在这几方面都有相当改观的前提下,该领域的研究才能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本文作者:苏明骜 单位:河南师范大学软件学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