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教育相关
调查显示,9.5%的受访学生认为自己的月平均生活费与所认识的最富裕(或最贫困)同学相比差异在10倍以上,75.9%的学生认为在5~10倍之间,14.6%的学生认为在5倍以内。关于贫富差距是否会对自身造成心理影响,30.3%的学生认为会有一定影响,45.2%的学生认为不会,24.5%的学生认为不好说。关于贫富差距是否会产生仇富心理,83.7%的学生认为不会,10.5%的学生认为有一定的仇富心理,5.8%的学生认为不好说。对国家现行的奖、贷、助、补、减的助学体系运行成效,91.8%的学生认为助学体系比较完善,能切实帮助贫困同学安心学习,8.2%的学生认为助学工作没有完全惠及贫困生。总体而言,尽管贫困学生仇富心态比例不高,但此类舆情不可小觑。
自信心不足,心理健康状况值得关注。大学阶段是人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最明显的时期,大学生的心理矛盾及状况直接影响大学群的发展。调查显示,在对自我心理的评价方面,26.9%的受访学生认为意志力与适应力较强,能独立克服成长中的烦恼;27.4%的学生认为自己与普通同学差不多;45.7%的学生认为自己自信心不足,难以独自应对解决遇到的问题。在心理健康类型判断方面,15.3%的学生曾有轻生倾向或行为,曾做过心理咨询或治疗,55.6%的学生曾有轻微心理问题,但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在心理问题的归因方面,26.3%的学生认为是就业压力,21.7%的学生认为是经济困难,19.3%的学生认为是恋爱受挫,18.8%的学生认为是自身适应不良,13.9%的学生认为是其他原因。总体来说,高校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仍需高度重视。同时,更要关注因心理问题而产生的突发性事件舆情。
就业压力大,怀疑自身努力价值。大学生的就业难必然产生相应的就业压力。关于何时开始关注就业问题,54.2%的受访学生选择中学时代,40.2%的学生选择进入大学时,只有5.6%的学生在大学毕业时才考虑就业问题。就自身对所承受的就业压力的评价,47.6%的学生认为自己和大多数同学一样,尚能承受就业压力,25.1%的学生表示压力太大,害怕面对,无法承受,27.3%的学生则认为不大好说。对就业压力的来源分析,43.4%的学生认为是社会整体的严峻就业形势所致,21.5%的学生认为是家庭困难社会资源少导致,19.5%的学生认为是自己所学专业限制或自身能力不足,15.6%的学生认为是自身所在学校档次不高。对就业困难导致的读书无用论是否赞同,61.5%的学生表示不赞同,26.3%的学生表示赞同,12.2%的学生表示不好说。整体而言,高校特殊群体学生普遍认为就业压力过大是由外界因素导致,这容易导致他们产生对自身努力价值的怀疑,从而迁怒于外部环境,进而引发突发事件。
权利维护意识强,维权知识薄弱。许多群体性事件、突发性事件的发生与学生认为自身权益受损害有关。当前,大学生的维权意识较强,但维权知识不足。关于高校特殊群体学生是否了解自身拥有哪些权利,5.2%的学生表示非常了解,49.3%的学生表示比较了解,45.5%的学生表示很少了解,将近一半大学生不了解自身的确切合法权益。对于正当权益受损后会采取何种途径维权,32.3%的学生通过校长信箱等途径与相关部门沟通,27.6%的学生表示通过网络发帖,营造舆论声势促进学校出面解决,15.8%的学生选择学生会来维权,24.3%的学生选择其他。针对“假如学校为了整顿学风,采取夜间就寝时间以后断网,你如何看待”的提问,15.5%的学生表示“应该如此,支持”,52.3%的学生表示“可以理解,不反对”,32.2%的学生选择“非常反对,要通过各种途径申诉”。因此,高校特殊群体学生的法律知识不足与维权意识过重的矛盾,将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新课题。
高校特殊群体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特殊状况,反映出在这一群体身上的社会化问题,具体可概括为社会化滞后、功利社会化和过度社会化三种障碍。高校特殊群体学生社会化滞后的具体特征为,对社会现象缺乏客观理性的认知,当他们在遇到困难和难题,以及面临社会阴暗面或不公正现象时,容易产生极端感性的想法和认识。同时,存在责任感不强、应变能力差、抗压能力弱、情绪不稳和容易选择逃避等特性。这一类社会化障碍主要体现在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的学生群体和就业困难群体中,对于普通大学生而言,这是社会化滞后的表现。功利社会化主要表现为,特殊群体学生有浓重实用主义的思想观念,在人际交往行为中体现出功利化,这一障碍主要体现在贫困学生群体和就业困难群体中。这些特殊群体因为其目标过于明确,在大学期间为了使自己摆脱某种困境,为了短期利益,不惜采用各种手段和方法来达成。过度社会化表现为对社会文化,尤其是文化中的某些消极成分的全盘接受,实际上是社会化过程中的一种偏差现象。这一障碍主要体现在贫困学生群体、就业困难群体和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群体中。这些特殊群体学生因为自信心不足、压力过大等原因,容易在社会环境面前失去自己的个性,快速全盘地接受社会中的各类习气,失去应该具备的精神风貌和品格特性,不合时宜地在学生角色上开始扮演和做出社会人的行为举止,从而使角色身份与角色行为失调,最后自然适得其反。
当前,社会正处于改革的转型期,各类矛盾和问题频发、多发。高校不再是置身事外的“象牙塔”,在大学校园里,宗教势力的渗透与反渗透、学生心理危机的高度频发、网络信息的迷失与滥用、贫困生与富二代的对立等等,成为影响高校特殊群体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因素。如果对此引导和处置不善,终将成为破坏高校和谐稳定的“导火索”。高校内不同特征的特殊群体学生所面临社会化障碍不尽相同,但由于特殊群体学生在整个学生群体中处于相对弱势,又反映了一定的社会时代特征,其负面情绪一旦出现,则较为容易迅速传染,从而形成社会化障碍。比如,学校针对贫困大学生开展的救助行动或发放的解困资金发生一些细微的负面问题,便会直接导致绝大部分贫困大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产生障碍。又如,社会就业压力过大的现实情况,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更多的就业困难大学生在校期间自信心不足,不敢与社会接触。
高校特殊群体学生社会化问题是可规避的,尤其是在大学期间可能出现的新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如来自单亲家庭的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较弱,心理压力大,可以通过学校和教师的细心辅导,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加强人际交往等方式解决。针对贫困大学生表现出来的自卑、闭锁和协调能力较差,学习方法不够灵活,生活习惯有待改进等问题,学校可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表彰、实践实习等活动,帮助其树立信心,规避更多新的问题产生。做好高校特殊群体学生工作,要从有利于特殊群体学生正确社会化的方向为切入点,打破传统灌输式教育理念,科学去除和化解社会化障碍,建立和完善特殊学生群体与家庭、学校、社会等多元互动模式的路径体系。同时,重视从特殊群体学生的思想价值认同出发,积极运用新的载体或途径进行教育和引领,分层、分类地引导特殊群体学生正确社会化。
加强舆情体系建设,掌握特殊群体学生动态。高校要建立深入特殊群体学生学习、生活的舆情收集研判体系,更加重视对各类特殊群体、弱势群体学生的关注,了解和掌握他们的舆情诉求,及时消解矛盾。一是加强特殊群体学生舆情收集、研判的骨干队伍建设,通过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干部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以日常走访联系等多种途径,全面掌握特殊群体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他们关注的热点事件以及对此的态度。二是建立随时可以交流、倾诉的平台,例如辅导员信箱、校长(院长)信箱等,学生有不便当面交流的舆情信息,可以通过网络的形式及时交流。三是建立一支富有责任心的信息员队伍,随时关注和帮助那些在心理上、学习上、经济上有困难的学生,将他们的舆情信息及时反馈给学校相关教师。
强化身份归属认同,界定特殊群体学生社会角色。已有的研究对影响大学生社会化发展的因素进行了探讨,认为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网络交往、心理教育、社团参与等,都会对大学生社会化产生重要影响,这些因素同样也会对高校特殊群体学生的社会化产生重要影响。由此,要充分发挥高校各种教育载体的作用,联动发力,对特殊群体学生易产生社会化滞后、功利社会化和过度社会化等问题,进行分层分类引导。首先,帮助特殊群体学生强化自身的学生角色,引导他们始终以学习知识为主,为进一步社会化打好基础。同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其正确地推进社会化过程。其次,高校特殊群体学生也是作为社会角色而存在的,要通过各类实践教育途径,借助“志愿者”、“兼职工作人员”等社会角色,与社会进行有机联动,帮助特殊群体学生积极接触社会,正向理解社会事件和人情世态,锻炼其心志,磨炼其意志,引导形成理性客观的思想观念,增强科学的判断力,以帮助他们有序地社会化。
注重教育方式创新,提高思政教育的效度和信度。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着眼于高校特殊群体学生的社会化。当前,要高度重视网络的作用,积极探索互联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模式,如通过专题网站、网络论坛、QQ群、微博、微信等媒介载体,将传统教育方式与网络载体有机结合起来,务求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创新和改进对大学生(尤其是高校特殊群体学生)的评价方式和标准,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要发挥高校学生自治组织在特殊群体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正面功能,不断提升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积极培养学生投身实践、服务社会的思想、观念和能力。
本文作者:陈耀 单位:浙江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