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语文实践论文
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的规划中应主动与学生转换角色,多为学生如何学着想,在教某个知识点时,应自问一问:学生的已有知识的准备充足否,是否要对学生进行课前的辅导;为了学生将来的发展,学习时应为其安排哪些活动,才可以调动其积极性,使其主动探求知识,加深理解发展思维,动手实践激发创新意识。一般来说,阅读教学所需的信息量是众多课型中最多的,每篇课文所包含的内容几乎无所不及,尤其是名篇典著,“文、史、哲、语、修、逻”等知识几乎都有,而教师的讲解又无法样样顾及。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在课前主动熟悉课文,提前扫清阅读障碍或找出阅读困难,那么,学生在课内就会十分被动。以预习为例,预习就是让学生感知学习内容,边感知边动脑思考,边动眼边动手,如摘抄、加评注、加标题、写段节的概括语或做练习,并对有关的问题质疑问难等。“学贵在疑”,这样不但借助动笔来控制自己的注意,也有助于发现新知识及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长期以来,由于学生尚未养成预习的习惯,有部分学生不预习或不会预习,在课堂学习时因为对学习的内容不了解,思想、情感等的准备也不足,课堂上就“等(教师讲)、靠(教师灌)、要(教师给)”难以主动起来。无主动又何来互动呢?所以,教师课前主动深入了解学生、研究教材、选择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学生课前主动感知教材、摘要、寻疑,是阅读教学互动的基础。
课内,师生本着共同完成
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的宗旨,积极主动互促要达到阅读教学的互动,关键在于教师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民主、融洽、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为学生的主动提供适宜的气候和土壤。我们知道,阅读课型的基本材料是一篇文章,教师用什么方法组织学生进入教材,就会出现什么效果。因此,教师在观念上要经得起“纾尊降格”的考验,应主动与学生成为平等的一员,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共同研究者进入角色。只有这样才能把以“教”为活动中心转变为以“学”为轴心的课堂活动。教师还应“敢”字当头,引导学生质疑课本的结论、权威的说话及自己的说话,为课堂教学的互动提供活力,为课堂上师生的互动提供精神、物质的准备。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依据学生的特点(身、心、认知、技能等),结合学习(教学)内容,宜多考虑设计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学习(认知、情感、人格等)的活动。如有位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阅读课文,概括要点———用一句话概括整理成提纲用自己的话用课文的话(提示:任由学生选择哪种层次要求回答)这个设计妙就妙在尊重学生的差异,从最简单的方法“用课文的话”回答,到最高层次的“用一句话概括”,不同层面的学生都可以完成,都可以获得成功。而老师也不追求唯一答案,不说权威结果,主要启发诱导概括的方法,真可谓“条条大路通罗马”。整节课上得十分活跃。由此可见,阅读教学要实现互动,教师必须自觉从“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向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的角色转变。在整个教学流程中,着重在引导、启发、点拨,多从学生角度去考虑问题,把学生被动学习行为转化为主动、自主的学习行为,把属于学生的时间、空间归还学生,让各层次的学生有所得、有所提高。这不但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也有利于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创造机会。教师课内、外的主动全为了学生的主动,而学生的主动又必然促进教师的主动,这是教学活动实质的体现。学生主动参与各种活动是其素质的形成、展现、完善与发展的决定因素。在阅读教学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来说首先要自我“解放”,改变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养成的“等、靠、听”的被动学习习惯,树立“我”应是学习的主人的理念。其次是“敢”字当头,敢于破除“权威”(教师、课本、书本等)的精神枷锁,敢于质疑“权威”(教师、专家、学者、书本等),敢说与别人(同学、教师、专家、学者等)不同的话,敢想与别人(同学、教师、专家、学者等)不同的方法,敢提与别人(同学、教师、专家、学者等)不同的问题。逐渐养成自己具有敢想、敢说、敢做、敢争论、敢标新立异的创新精神。这是互动学习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我在教《曹刿论战》一文时,学生们对鲁庄公这个人物提出两种尖锐对立的观点:一种认为曹刿所言“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指的就是鲁庄公,因此他是一个寡谋少断的人;一种认为长勺之战大败齐军,鲁庄公作为国君和主帅功不可没,可以体现他有谋有智。持不同观点的双方都有理有据,头头是道,振振有词,确实出乎我的意料之外。鼓不打不响,理不辩不明。于是,我因势利导,让学生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全班同学你一言我一语,争论得十分激烈,是是非非学生自有答案。学生课堂上主动探索求知,将会使课堂焕发生机,互动也就顺利实现。当然,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是多方面的,学生的主动性一方面受老师的激发影响,另一方面取决于个人的习惯与素质。然而,无论是哪种情况,我们都必须明白,课堂上没有学生的主动就很难实现互动。可见,教师课内主动转换角色,重在引导、启发、点拨;学生课内主动探求知识,重在质疑问难,各抒己见,是阅读教学课内互动的关键。
课后,教师主动反思教学
得失,学生主动对知识消化与巩固教学方法的正确与否,不是在课前的选择与规划,而是看它是否经得起教学实践的检验。那么教师课后对教学设计在课内实施过程进行反思,找出成功与失误在何处,互动程度如何,就显得十分必要。反思在于肯定成功的教学行为,激励自己不断前进;寻找失误,鞭策自己及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时矫正不利于教学的地方,为以后课堂上教学的互动增添动力。学生在课外也应反思:对学习的内容预习得充分否,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是否有积极的思考及回应,参与课堂上的学习活动是否积极主动,在小组讨论时与同学交换意见的积极性如何,对学习内容哪些理解得较好,哪些地方尚不够清晰,并把理解不深的、存疑的问题记下来以便于思考,或与老师、同学讨论。此外还应及时阅读学习(教材)的内容、整理课堂上的笔记,弄清新旧知识及知识之间前后左右的联系,在此基础上做一定的巩固性练习。这也是为以后课堂教学的互动积累内力。
作者:唐?锋 单位:广州市番禺区石?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