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考古学论文 » 正文

古代丝绸纹样中的长寿植物象征研究

2021-4-9 | 考古学论文

象征中的“形”与“义”

象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具体的事物或形象,二是这一具体事物所暗示的意义,南宋罗愿将这两部分称为“形”与“义”,两者之所以能暗示且被人们接受,是因为它们之间具有某种内在的联系,这种联系不是随意形成的,而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长期约定俗成的具有普遍性的联系。中国古代人们正是运用这一技巧,创造出了纷繁多姿的具有象征性的丝绸纹样,往往是借用某一具体的纹样题材,表达出一定的思想内容和深刻寓意。这些题材为什么会具有象征性呢?一是因为纹样题材的表象与所要表达的意旨在特征上十分相似而象征;二是因为这些题材在中国古代具有相关历史典故而被赋予了一定的象征意义。

典型长寿植物的象征本源

1.桃

桃,果木名,为蔷薇科落叶小乔木。在《诗经》里早有“桃子夭夭,灼灼其华”的记载,这说明桃在中国的栽培至少在3......0年前就开始了,桃子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古人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但是,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地位显著,显然不只是因为它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而是因为“桃”与“寿”很早就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神异经-东荒经》载:“东方有树,高五十丈,叶长八尺,名曰桃。其子径三尺二寸,和核羹食之,令人益寿。食核中仁,可以治嗽。”后来,汉末建安前后的《汉武故事》、晋张华的《博物志》、晋时的《汉武帝内传》等书中都记载了西王母为汉武帝献桃的故事,且内容都大同小异。传说中西王母蟠桃之所以神秘,是因为它普通环境难生长、结实时间长,而且食之者可长寿。相传汉代东方朔曾三次偷食王母桃,所以他的寿命很长。桃除了给人带来长寿,还有更神奇的本领,“玉桃服之长生不死。若不得早服之,临死服之,其尸毕天地不朽”,这是古人将桃推崇到了极致。

桃子既然被深深打上了中国长寿文化的烙印,那么,在中国传统的寿诞礼仪中,它自然成为了必不可缺的长寿吉祥物,就像如今人们过生日少不了生日蛋糕和长寿面一样,为了庆贺寿星,古代人们会送上鲜美的桃子或是以面食蒸制桃子来表达长寿的愿望。在精美的古代丝绸纹样中,桃也成为了十分常见的装饰题材。桃与蝙蝠组合的丝绸纹样较为多见,因为“蝠”谐“福”音,桃由于相关神话传说而具有长寿的象征意义,所以蝙蝠与桃组合有“福寿”之意,如图1为清代织绣纹样,五只蝙蝠与寿桃等题材组合寓意“五福庆寿”;图2为清代石青缎地打子彩绣团花纹,整幅图案中共有九颗桃子,称“百幅九寿”纹;图”是元代的一幅缂丝纹样,将传说中东方朔偷桃的情景描绘得栩栩如生。桃还可以与其他相关题材组合成多种形式的纹样:桃、如意、牡丹组合,寓意“富贵如意福寿万年”;桃、暗八仙组合,寓意“八仙庆寿”;桃、荷花、石榴、瓜、柿子组合,寓意“福寿连绵”;桃子、石榴、佛手组合称为“三多”,寓意“多寿多子多福”等。

2.松

中国大约有8000多种树木,松是其中之一,属松科植物,常绿或落叶乔木,少数为灌木,常雌雄同株。长期以来,松树深受人们喜爱,画家爱画松,诗人爱咏松,游人爱赏松,有人统计,仅唐诗三百首之中,松就出现了?“次之多,松成了大家喜闻乐见的题材。为什么在众多的树木中,人们对松树却情有独钟,大概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因为它具有凌霜不凋、坚韧挺拔的顽强精神,被人们誉为“岁寒三友”之一;二是因为它四季常青、树龄长久,被人们叫做“长青之木”和“百木之长”。

在广西省贵县南山殿后洞口的峭壁上,至今仍挺立着一颗3000多岁的“不老松”,虽历经风雨寒暑,但一直苍劲挺拔、繁茂葱郁,游客到此必与古松合影,以沾长寿之福。松是有名的长寿树,所以民间有“寿比南山松不老”的吉祥祝语。《诗经》中《天保》篇连用九个“如”字祝君主长寿,“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最后一个就是用松柏来祝寿。松树除了其本身长青不老之外,据说多食松子、松脂也能使人长寿。《嵩高山记》曰:“嵩岳有大树松,或百岁千岁,其精变为青牛,或为伏龟,采食其实,得长生。”《本草经》云:“松脂一名松肪,久服轻身,不老延年。”葛洪《抱朴子》中的一段故事足以说明松脂是治病延年、长生不死的仙丹妙药:“上党赵瞿病癫历年,垂死,其家弃之,送至山穴。瞿置山穴中。瞿怨泣经日,有仙人见而哀之,以一囊药与之。

由此可见,作为“百木之长”的松,无论在传说中还是现实中,都具有长寿的特征,它也成为了中国古代丝绸纹样中使用频率较高的祝寿题材,并且常同“羽族之长”的鹤组合在一起,表达“鹤寿松龄”、“千岁之鹤依千年之松”等意,象征健康长寿、长生不老。图4是清代粤绣褡裢的一个面,在白色素缎地上绣有松树、仙鹤和梅花,整个画面生动活泼,象征“松鹤延年”;图5是清代的一件湘绣挂帘局部,以青缎为地,所绣纹样四周作缠枝花卉,中作松、鹤、牡丹等,具有“富贵长寿”之意。

3.菊

菊花,又名节花、九花、傅公、延年、日精、更生、阴威、朱嬴、帝女花等,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性喜凉爽,耐寒性强,秋季开花,花形美丽,千姿百态,气味芬芳,是著名的观赏植物之一。从文献考证,菊花在中国至少已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见战国时期屈原《离骚》曰:“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战国《礼记-月令》云:“季秋之月......鞠有黄华。”菊花因为花季很晚,耐寒性强,常在每年百花凋零之后、风霜凛冽之时竞相开放,它的这种冷傲高洁、耐寒凌霜的精神为人们所高度赞赏,将它与梅花、兰花、竹子合称为“四君子”。中国古代不少文人墨客表达了对菊花的赞美之情,他们赏菊、画菊、咏菊中出现了许多有关于菊的绝妙佳作。

人们对菊花的喜爱,不仅是由于它的凌霜高洁,还因为它是“长寿花”。为何称菊花为“长寿花”?有的人说是因为它的花期较长,也有人说是因为菊花在每年农历九月开花,因为“九”与“久”同音,所以把菊花叫做“长寿花”,这些缘由似乎都不太具有说服力。在一些有关菊的记载与传说中,透露着古代人对菊花长寿的理解。《抱朴子》曰:“刘生丹法,用白菊花汁,地楮汁,樗汁和丹蒸之,三十日,研合服之,一年,得五百岁。宋代《太平广记》中也记录了类似的传说。这说明中国古代人们深信菊花令人长寿,魏文帝曹丕在重九曾给钟繇送菊花一束,并附信写道:“(秋季)群草庶木无地而生,菊花纷然独秀,辅体延年,莫斯之贵,谨奉一束,以助彭祖之术。”更有甚者是将菊花神化,认为饮菊花和桐子水可羽化成仙,《名山记》中就记载了道士朱孺子,吴末入王笥山,服菊乘云升天的故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