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教育相关
高校学报的特点
1.学报的学术性
学术期刊的共性是指他们的学术性,但是在高校学报中,又体现出它的个性。因为高校学报是属于某一个高校的,它主要反映本校的科研成果。因此,学术性受到所属学校情况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容,二是水平。内容方面,不同的院校专业设置不同,有些学校在某一个学科方面的科研非常突出,这些必然会反映在学报的学术性上。水平方面,学校的等级不同,决定了不同高校学报学术性水平的高低。
2.学报学科的综合性
由于高校学报反映的是某一个学校的科研成果,而每所院校都设置了不同的学院,每个学院又有不同的专业,开设了不同的课程,而且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学科的分类越来越细,建立了很多新的学科,因此高校的教学和研究范围也变得广泛,从而决定了学报所发表文章的广泛性、多科性和综合性。
3.学报文章的局限性
既然高校学报以刊登本校的科研成果为主,因此,立足于本校是学报区别于其他刊物的特点。立足于本校,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如稿源是否充足,稿源质量等。为了尽可能减小这种局限性,高校学报应适当发表一定数量的外稿。
高校学报的作用
1.培育高校科研精神
现在学报基本上都是实行的外审制度,都是匿名审稿,只有一些文章质量高,有应用价值的稿件才能得到录用,水平低、内容空洞和“关系稿”将被排除在外。这就可以督促科研工作者严谨的工作作风,刻苦钻研,认真撰写科研论文,从而培育了师生严谨的治学精神。论文在发表前,要经过编辑工作,在编辑过程中,编辑要和作者进行深入交流,在编辑的精心指导下,认真修改文章。这样作者就可以从不同角度看自己的成果,对自己的研究成果有了更明确的认识。这不仅锻炼了作者的思维能力也提高了他的科研素质。
2.学报对学科建设的作用
学报是一个综合性的学术期刊,教师在科研方面获得的新发现,新认识,就有必要发表来和其他同仁交流自己的成果。学报是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科学论坛,不同学科通过在学报这个论坛进行学术探讨,有利于一些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等新兴学科的形成。学报可以为这些新兴学科设置专栏,优先发表其产生的重大科研成果,促进这些新兴学科的发展。
3.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
现在由于扩招,高校师资力量不足,因此招聘了很多青年教师。这些青年教师在教课之余也要从事一些科研活动,但是他们刚开始从事科研,经验不足,因此写的论文稍有些欠缺,因而学报尤其是本校的学报是他们投稿的首要选择。只要文章有创新点,学报编辑便不厌其烦地帮助作者反复修改,这样也锻炼了青年教师的写作能力,增加了他们继续搞科研的自信心。《复旦大学学报》就确立了“不靠名人带刊物,要用刊物育新人”的办刊思想,从而造就了很多名家。
另外,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校研究生也多了起来。由于质量评估要求,研究生在读期间也有发表科研论文的要求,因此,每年出自研究生的论文数量也相当可观,且这些论文都要求在一定时间内发表出来。高校学报也成了研究生投稿的首要选择,他们怀着希望,以期文章在编辑的指导下能够发表。高校学报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对研究生的论文采取适度倾斜的政策,这样既帮助研究生塑造自己的科研能力,又能助其完成学业,成才腾飞。
结语
明确了高校学报的特点,并认识到学报的诸多作用,如何办好学报就成了每一个办刊人关心的问题。首先,学校领导的重视。高校学报主要反映本校的学术科研水平,是社会各界人士了解高校的一个重要窗口,因此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学报工作。高校的校长或院长要亲自主管学报,原北大校长蔡元培就曾经亲自主管学报工作。其次,要严把质量关。目前,由于高校评价机制主要与刊发论文数量挂钩,有些人员就通过数据造假,论文抄袭等来提高论文的产量,论文质量大打折扣。还有一些事关系稿,人情稿,这些稿件大多质量不高。在编辑过程中,编辑要认真推敲文章质量,不轻易否定一篇文章,也不能因为某一篇文章是关系稿而迁就。第三,不断提高编辑素质。编辑素质包括学科素质和编辑专业素质。随着新学科的产生,研究领域不断扩展,编辑要不断学习,增强自己的理论水平;同时,编辑要熟知刊物的管理规定和法规、编辑常识,增强自己的编辑专业理论和出刊的专业知识。
本文作者:牛静静 单位:西南石油大学 学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