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美术
当今画坛,中国画的创作呈多元化趋势。面对迅速发展的社会状况,人们不断出现的新的思想观念和感觉经验,国画家们在不断地进行各种实验。现代国画,强调绘画的本体性,不断地进行抽象试验。传统国画也在打破人物、山水、花鸟,工笔和写意之间的界线在不断地做出努力。在工笔画方面,画家们进一步讨论了色彩和材料方面可开拓的前景,对传统色彩和材料进行改进,有些画家通过自己研制颜料和宣纸等创作出让人耳目一新的作品。在写意方面,试图突破传统的笔墨趣味的限制,引进西方绘画观念,但仍保持中国画的特色。新写意,实验水墨在这方面正从不同角度进行着实践。另外还有一些国画家,还在试图利用综合材料试验,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如计算机,网络),来重构国画新的艺术传达语言。当今的中国画坛虽然有“要不要笔墨”的争论,但是这些细枝末节的讨论并没有什么实在的价值。关于中国画的发展,重点地讨论还是在关于中国画创作的人文关怀和现实精神的问题上以及适应时代的笔墨等形式语言问题上。
总之,近百年来,中国画的创作始终没有脱离中与西、传统与现代的争论。这种争论在不同时期曾经给了我们的中国画不同的促进作用,但在当代社会也陷入了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尽管我们每天都在讨论中国画的创作问题,但是我们的美展还是呈现“出作品但不出画家”的情况。有悲观论者认为中国画现在处在止步不前的境地,将来的前景也不容乐观。这种说法虽然比较偏激,但是也说明一些问题。在这个文化多元且飞速发展的社会,中国画到底能走多久,走得怎么样,我们该如何提高现在的中国画的创作,是国画界常谈常新的话题。在这个问题上,继续发展文人画传统是一条途径,而多元引进其他的绘画种类的优秀因素,或许是提高中国画创作的另外一些途径。今天,在这里主要谈谈在中国创作中引进民间美术的几种可能。
在中国画创作中引进民间美术的几种可能
中国画与民间美术有着很多共通之处,它们共同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上,在艺术的起源上是相同的,也都是中国人对于事物美的独特理解。中国传统的儒、道、释思想同时作用于两者。它们只不过在后来的演进过程中分向了不同的方向发展:一个是文人雅的方向,一个是工匠俗的方向。但是,中国画与民间美术在各自的发展轨道上也不是孤立发展的,它们在题材,主题、技法不断地在互相借鉴。这种借鉴自古以来也有很多成功的例子,如宋朝的风俗画,明朝的陈洪绶,清朝的扬州八怪,近现代的齐白石,建国初期的新年画创作等。不过,这种借鉴在当今的中国创作中虽然也有一些,但是从借鉴的深度和广度来看,尚有发掘空间。我们不妨在中国画的创作中引进一些民间美术的有益因素,来提高我们的中国画创作水平。下面就针对引进的一些具体问题做些探讨。
(1)在中国画绘画题材上引进民间美术的可能。民间美术大多来自生动的现实生活,是一切美术样式的渊源和基础。“艺术之根是生活,而民间美术恰恰是作为艺术的一个基础层次与生活最为贴近、最为直接地发生联系,因而也是最为典型地体现艺术与生活关系的层次。”我们在进行中国画创作时,一直在讨论艺术要反映生活,体现艺术家对人生和现实的关注,体现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但是往往是流于纸上谈兵。我们不妨走出城市里水泥构筑的书斋,去乡间走走,去看看那些纯朴的民间美术。这些对生活充满热情的劳动人民,呈现给我们的是对真实生活反映的作品。我们可以把这些有着原始气息的作品用速写、素描、写生、照片、录像等方式积累起来,作为我们中国画创作的素材,这些素材数量是巨大的,可以说是取之不竭。我们在进行创作时,可以从这些素材中根据自己的创作需要进行加工、取舍、提炼。民间美术关注的方面是很广的,衣、食、住、行,生活中的所有方面它几乎都有所涉及。而我们的国画创作,因为传统的规定,所以题材往往就是山水,人物,花鸟三类。随着文人画的地位提高,绘画题材所关注的方面就更狭窄,山水画、花鸟得到发展,而人物画则日趋衰落。尽管建国后,重大历史题材曾经风靡一时,但是从总体上看,对平常人生活的关注,对社会大众的审美需求的考虑是很少的。在这个快速发展得社会中,民间美术因为它的通俗性,容易被大众接受,而国画日益变得阳春白雪。所以在国画中多引进美术的题材是很必要的,这关系到国画的发展前途问题。下一步的国画创作,考虑大众的审美需要,在题材上考虑贴近大众生活,但又不失国画的特色是我们所应关注的一个问题。
(2)在中国画绘画主题上引进民间美术的可能。民间美术充满劳动人民的生活情趣和生活理想。在这些作品中,总是显示出一种乐观向上的情绪。“尽管劳动人民的生活并不富裕,有些人也许是贫困的,但是他们永远是以一种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积极创造出各种各样、五彩缤纷的艺术形态。”而在建国以后的中国画创作中,有时我们过多关注重大政治主题的创作,有时又过多关注形式,呈现淡化主题或者无主题的倾向,对现实生活中平淡的生活情趣和清新的自然之美等性质的主题开拓并不多。中国画本来就是一个讲求意境的画种,对生活情趣和自然之美这样的主题挖掘更适合中国画的表达。我们在中国画的创作主题上,可以引进民间美术中那些积极向上的情绪,引进那些带着乡土气息的劳动人民的情趣,引进劳动人民对乡间的大自然之美的真实感情,引进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理想(如企盼丰收、多子多福、国泰民安等)。主题上在这方面的开拓,也为中国画艺术走向大众提供便捷的途径。大众看到反映他们自己生活和愿望的作品,也就乐于接受了,艺术家和大众的关系也会密切起来。
(3)在中国画绘画结构上引进民间美术的可能。在中国画的创作过程中,构图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早在谢赫的六法中,就已经指出“经营位置”在绘画中的作用。长期以来,中国画的构图已经形成了一些固定的模式,画家们也都按照这些模式进行创作。这在今天这个求新求异的社会中,作品往往会给人以千人一面的拘谨感觉,造成视觉疲劳,进而使受众失去观看的兴趣。而民间美术作品的构图,却因为他们不拘一格,丰富而大胆,充满想象力,自由不羁而对受众产生巨大的视觉冲击力。我们可以在中国画的创作中,大胆在构图上借鉴民间美术的构图形式,如不同的异质空间并列,系列事件综合,不同类别的事物充满同一画面等。在画面的“取舍、虚实、主次、疏密、掩映、斜正、开合、呼应”等构图的共同原则上,吸取民间美术在这方面的优点,充实到自己的国画创作时构图的构思中,并自觉地进行应用,以给我们传统的国画带来一些新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