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病理学论文 » 正文

B超检查与性别年龄工作岗位关系研究

2021-4-9 | 病理学论文

统计结果与分析

1.B超检查总体情况概述

886名教职工B超检查表明,正常为704人,占总人数的79.5%;异常为182人,占总人数的20.5%。与韦晓英[1]、傅家娥[2]、杨俊香[3]等曾经报道的结果(B超检查异常率为35.38%)相比较,低于他们的统计结果,体现出我院教职员工的身体健康水平较高。但是,在B超检查出的疾病中,脂肪肝检出率最高,达到8%,处于古萍[4]、孙晓洁[5]报道的7.14%和10.16%二者之间,真可谓有点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之意。其次为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肾囊肿等疾病,这些与文献报道情况基本一致,肝囊肿B超检查异常率最低。脂肪肝(fattyliver)查出率高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情况:(1)肥胖(obesity)人群:肥胖是诱发脂肪肝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肝组织活检资料研究发现,约有50%的肥胖症患者有合并脂肪肝,可见控制体重在一个比较适当的范围之内,会对预防脂肪肝产生重要影响。控制体重的途径是多样化的,如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控制食物的摄入量、改变不良饮食习惯等。(2)营养过剩者:营养过剩,尤其是偏食荤菜、甜食的人,由于过食高脂、高糖食物,使肝脏负担增大,干扰了对脂肪的代谢,使平衡状态发生紊乱,造成营养过剩性脂肪肝。对于营养过剩而导致脂肪肝的应对措施就是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包括酗酒等),控制饮食摄入量,科学合理搭配膳食。(3)营养不良者:营养过剩可以导致肥胖,容易诱发脂肪肝;但是如果一味节食,导致营养不良同样可能会诱发脂肪肝。人为地节食、长时间的饥饿、神经性厌食、肠道病变引起吸收不良、热能供应不足、蛋白质供应低下,导致脂肪动员增加,大量脂肪酸从脂肪组织释出进入肝脏,使肝内脂肪蓄积而造成营养不良性脂肪肝。因此控制饮食摄入量与科学合理搭配膳食是对立的统一体,不可顾此失彼。(4)活动过少的中老年人:进入中老年之后,由于生理机能减退,内脏功能退化,代谢功能下降,若活动及体育锻炼减少或者严重不足,体内脂肪转化为能量随之减少,过剩的脂肪易于堆积肝脏而形成脂肪肝。中年人是教学科研的生力军,工作和生活压力大,如果忙于工作、埋头科研,忽视参加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导致工作与锻炼严重失衡,也会诱发各种亚健康带来负效应。因此无论是中年学术、科研骨干,还是离退之后的老年教职员工,积极参与适合自身特点的各种体育锻炼活动,对于预防疾病,保持健康体魄意义重大,不可小视。(5)其他:患肝炎、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疾病,药物中毒、化学物质中毒、孕妇及某些家族性代谢性疾病均有可能导致脂肪肝。可见脂肪肝的诱发因素有多种,需要我们根据自身实际进行积极预防,如果机械照搬或者一味模仿都是不科学的。

现代医学认为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一般而言脂肪肝属可逆性疾病,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常可恢复正常。结合高校职业的特点,我们认为脂肪肝检出率高可能与职工的工作性质和生活方式有关,如高校职工特别是教学科研一线的教师,工作和家庭生活负担较重,生活几乎是典型的教室(实验室)-家庭“两点式”,体力和体育锻炼活动较少,容易造成营养过剩,脂肪堆积。2010年发布的《中国高校青年教师调查报告》显示,作为近九成拥有博士学位的高知群体、高校青年教师都是高压人群,72.3%的受访者直言压力大。有青年教师自嘲为“工蜂”、“知识民工”,他们坦陈现在身心“不堪重负”。中山大学法学院37岁副教授谷德近在家坠楼,其在坠楼前夜写下的辞职书提及“工作压力太大”[6]。新近又有社科院杰出青年学者张晖36岁病逝[7]。同事对其评价“干活确实是个拼命三郎,……平时很少参加集体活动,平时我们打球,他都基本上不参加。”张晖毕业于南京大学,是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文学遗产》编辑部的副研究员,是个杰出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者。但是学术上、生活上的压力让他的身体严重透支,不堪重负,最终导致英年早逝的悲惨结局。无独有偶,37岁的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副研究员张哲也因病医治无效,离开人世[7]。对于此类不幸事件,我们应该从中汲取教训,注重和增强自我保健意识。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不可避免的,必要的相互走动,礼尚往来,与不良的生活习惯应该加以区分,不能因为请吃请喝在牺牲休息和运动时间的基础上,又为损伤肝脏增添了浓浓的酒色,少量适度的饮酒有助于健康,但是酗酒或者饮酒过量对于肝脏带来的损伤不可小视。高校中的管理人员除了坐班时间长、活动少之外,你来我往的应酬在所难免,喝酒更是应酬中少不了的一个环节。根据现代医学调查研究发现,酒是脂肪肝的最大祸首,长期饮酒,导致酒精中毒,致使肝内脂肪氧化减少,慢性嗜酒者近60%发生脂肪肝,20%~30%最终将发展为肝硬化。高校教职员工绝大多数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知识层次较高,应该对酒文化的传承和理解与时俱进,赋予更多保健的新意。

2.不同性别教职工B超检查结果

对于B超检查结果而言,按照性别进行分类统计结果(见表2)显示,男性教职工B超检查异常比例明显高于女性。如果对于异常情况进行深入研究会发现,男性B超检查异常主要为脂肪肝。对于其诱发和影响因素在前面已经有所介绍,但是作为男性还有另外其他影响因素,例如作为一家之主,工作和生活重担的双重压力与女性相比较,自然会更大一些,加班熬夜,睡眠休息不足、参加体育锻炼有限。如果再加上为了应酬社会交际、或者是为了缓解工作压力,通过一些不科学、不适当的方式方法来应对,如经常性过度饮酒、吃夜宵、吸烟等,这些不良生活习惯都可能诱发脂肪肝。作为男士,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是一家之主的重要性,以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开朗、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来面对一切,只有以健康为基础的一切活动,才是构筑未来美好家园奠基石,以健康透支为代价的速成之路,未来未必会通向更远的前方。女性作为家庭成员也应该了解男性的艰辛,协助男性共同分担家庭生活负担,会对减轻男性压力有积极作用。

3.不同年龄教职工B超检查情况

对于867名参与体检的教职工,其B超检查结果按照不同年龄段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年龄越大,B超检查出现异常的比例越高。如20~29岁和30~39岁年龄段的教职工出现异常的比例分别是9.4%和9.6%;但是40~49岁年龄段的教职工B超检查出现异常的比例上升到23.3%,是20~29岁和30~39岁年龄段出现异常比例的2.4倍多。60岁以上的教职工B超检查出现异常的比例更高,是20~29岁和30~39岁年龄段出现异常比例的4倍左右。详细统计结果见表3,图1使B超检查异常与年龄的关系展现的更直观。这种随着年龄的增长,B超检查异常率显著升高的现象,究其原因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会随之下降,内脏各功能也随之衰弱,易受入侵毒素的影响,导致各器官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害,易引起疾病的发生。此外30-50岁之间的人群,B超检查异常率出现快速增长之势,显然与这一人群所处的社会环境、生活状态等密切相关。他们是社会的中坚力量,是教学科研的主力军,也是出成果的高峰期,社会责任重大、家庭责任同样不可推卸,经济负担和工作压力等多重叠加作用,是导致这一结果的直接因素,与其它文献对中年知识分子人群的调研结果基本保持一致。因此,作为管理者要重视这一人群的工作环境改善,提高待遇,加强运动锻炼指导,尤其是要鼓励他们注意劳逸结合,强调心身健康是勤奋工作必备的基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