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文学语言研究论文
这里的文化渗透并不等同于中国文化课教学,文化课的主要任务是系统学习文化知识。本文所说的“文化渗透”是指语言教学中所涉及的文化内容,是为语言教学服务的。受几千年中国文明史的影响,汉语深受中国文化传统的影响。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准确把握汉语的文化内涵及相关的社会习俗背景,就很难掌握汉语的精髓,灵活而准确地运用汉语进行交际。如“汉语桥”大赛中有道试题:“红豆”在中国传统中代表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参赛选手回答是:一种红色的豆,有喜庆的意思。选手受英文翻译“redbean”的影响,断章取义,却不明白“红豆”在中国文化传统里代表“相思”之情。由此可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渗透的重要性。
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渗透的原则
(一)循序渐进原则:留学生的汉语学习是分阶段、分层次的,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对外汉语教学,对文化知识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初级阶段学生在学习颜色词时,教师应该导入中国文化中对红、白等颜色词的特殊意义,如“红”代表喜庆,“白”代表丧事等。而在高级阶段,则可导入“红”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代表热烈、忠诚,“白”则有邪恶的含义,如“白色恐怖”等。如果在初级阶段就导入高级阶段才能理解的内涵,那么留学生就难以接受和理解,甚至会造成领悟上的误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文化导入和渗透,要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语言水平、接受和领悟能力,由少到多、由浅入深,循序渐进[3]。
(二)适可而止原则:首先必须明确文化渗透不是文化知识的传授,切勿把汉语课上成文化知识课。汉语课中的文化渗透讲究适可而止,忌讳传授过多、过滥。如“汉语桥”大赛试题:“知了”的意思?“知了”就是“蝉”的别称,英语中的“cicada”,而不是留学生眼中的“知道了”。但如果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大谈“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则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产生混淆难以理解与接受,可能导致语言教学任务的失败。
(三)把握主流原则:切勿把文化渗透理解为中国所有传统文化的渗透,而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和精髓,以及新鲜主流的现当代文化,教师应结合教学实际进行渗透。如“君王、郡县、地主、丫环、长工”等词,它们所指称的事物已经消逝于历史的长河中,在教学中就没有必要再一一阐释。而时下流行语“给力”“??rdquo;“神马不是浮云”等词,因切合了时代脉搏,脍炙人口,就应重点加以导入。
(四)随机融合原则:文化渗透不需要苦心孤诣,刻意而为。对留学生来说,单个字词的表层意义(即词语或句子的直接表面意义)的理解并不难,难的是理解隐含在语言表层之后的深层文化内涵。如“汉语桥”大赛试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牡丹”象征什么?“牡丹”(peony)一词理解起来并不困难,但“牡丹”象征“富贵、吉祥”就需要教师在教授过程中融合文化背景解说了。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随机结合有关语言教学内容中出现的文化内容进行文化背景阐述,融会贯通,可以使留学生加深对汉语文化内涵的认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渗透的策略
对外汉语教学长期深受“工具语言观”的影响,教学过程一般遵循单词→短语→课文串讲→知识点考核的传统教学模式,而语言最基本的特征———语言的文化性却被长期忽略[4]。这种教学模式导致留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解读信息能力不足,这在“汉语桥”大赛选手身上表现较为突出。优秀的留学生尚且如此,何谈其他普通留学生。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广袤久远的文化特质,要求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必须对中国文化背景知识具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才能把握汉语运用的奥秘,熟练准确地进行表达和交流。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加强文化渗透,是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使命。
(一)树立文化渗透的自觉理念:传统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弊端之一:过于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忽视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渗透,简单地认为对外汉语教学只是教留学生学习汉语,满足于单纯的语言知识传授,不注重文化的熏陶与交流。受这种教学观念的制约,留学生往往很难从课堂上习得汉语所熔铸的中国历史和文化,也无从理解汉语所映射的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价值观念、道德传统、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等。由此,文化隔阂与日俱增,留学生学习汉语课的兴趣也日趋低下,久而久之失去学习兴趣。当然,重视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决不意味着忽视语言知识的讲授。从本质上说,对外汉语教学归根结底属于一种第二语言习得教育。留学生学习汉语,是在母语背景文化与汉语文化相互撞击的过程中,来习得汉语知识和汉语运用能力的。这种特殊性要求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高度重视汉语知识的传授,又要自觉传播汉语文化知识。教师只有自觉树立文化渗透的教学理念,才能消除因文化差异给留学生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高质量完成语言教学任务。
(二)提升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教学理念的实施最终要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对外汉语教师是对外汉语教学得以顺利有效进行的关键因素。教师的综合文化素养和专业教学能力,直接决定着文化渗透和语言教学相结合的效果。对外汉语教师的文化素养包括中国文化知识储备、中国文化感知力和阐释力、优秀传统文化的呈现力、跨文化沟通力和传输策略等方面。中国文化知识储备的丰富与否,决定着文化渗透质量的高低;语言驾驭能力的高超与否,决定着能否用鲜活生动的语言表达和阐释中国文化精要;跨文化沟通力的强弱,决定着能否消除文化隔阂,使多元文化能在同一课堂中和谐共存。此外,对外汉语教师既是中华文化的传授者,也是中华文化的呈现者,他们的衣着服饰、言谈举止、行为方式、处事原则、思维方式等都是文化渗透的资源。因此,对外汉语教师必须通过各种途径丰富自身的文化知识,深入把握中华文化的精髓和发展脉络,从而不断提升中华文化的传播素养。
(三)根据内容选取文化渗透渠道:对外汉语教学理想的文化渗透渠道,应当符合留学生的接受心理,能够充分调动他们的文化参与热情,体现同整体教学内容的自然衔接。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语言主要有四个要素:语音、文字、词汇和语用等。这些语言要素都蕴含着大量的文化信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该将这些要素置于文化背景下进行教授,使文化渗透与汉语知识自然有机地融合。不同的语言要素可以采取相同或不同的文化渗透渠道,例如汉语是一种特殊的语音文化,富于乐感,强调抑扬顿挫,如“小孩儿、玻璃瓶、太阳公公”等。教师可以通过对比与留学生母语的发音,展现汉语的音乐感和节奏美,再通过让留学生反复诵读,体验、感受并讨论汉语的这种美感。这种对比法、体验法和讨论法等渠道同样可以运用于汉语其他要素的学习,让留学生在参与和体验中感受中国文化,主动挖掘中国文化的特性和内涵。留学生学习汉语的最终目的是运用汉语进行交际交流,但受课堂教学的制约,对外汉语教学存在文化情境性差、难以满足留学生的文化参与等缺点。因此,只有靠对外汉语教师深入研究教材文本中语音、文字、词汇和语用等要素,创造性地设计各种文化渗透渠道,为留学生运用汉语提供明确的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