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宏观经济学论文
作为在职消费的最早关注者,Berle&Means(1932)提出,当公司股权分散,且管理层持有少量的公司股权,公司的资产可能会被管理者控制来造福于管理者而不是股东,包括卸责、获取额外的津贴等,这里的额外津贴就与在职消费相类似。在我国的学术研究中,学者们普遍使用的在职消费的含义为:在职消费也可以称为职务消费,是指企业的管理层在履行其职责、行使其职权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应该由企业承担的费用以及由此派生的其他的相关消费,在职消费通常被认为是隐形薪酬。
文献综述
(一)信息不对称:委托代理理论认为,当委托人与代理人拥有的关于某一事项的信息数量不一样时,拥有更多信息的代理人较之委托人处于更为有利的地位。上述理论体现在公司的预算管理之中就是由于下级员工拥有更多上级没有的与预算相关的信息,从而在预算制定过程中,利用自自身的信息优势,建立有利于自己的松弛的预算。Christensen(1982);Young(1985)和Kren(2000)等通过实证研究提出在公司实行预算管理时,下属可能会通过说假话或者其他途径来隐瞒部分或所有的内部信息,不让上司知悉公司的具体情况,从而造成预算松弛情况的出现。而国内学者张朝宓(2004)指出信息对称对预算松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且影响非常明显。郑石桥和王建军(2008)也通过实验方法验证了上述研究结论。
(二)薪酬方案:20世纪70年代Schiff&Lewin的研究表明,预算松弛的出现是由于预算责任人非常知晓他们获得的薪资会随着预算的降低而增加,只有在这种情况下,预算责任人才会在编制预算的过程中故意降低目标的实现难度,引起预算松弛问题。Hopwood(1972)提出如果用预算标准评价预算执行者的经营业绩或者管理业绩,这将会导致预算机制的功能发生紊乱。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中,马良勇(2002)的研究表明,利益诱使了预算松弛的产生,因为当预算执行者的绩效评价标准是有其自己制定的,预算执行者就有可能通过减小预算的目标,增加他们当期所实现的业绩,从而获得比较理想的薪酬。
(三)预算编制机制:公司进行预算管理时会形成相应的预算编制机制,企业编制预算需要各级管理人员及员工的共同参与,预算编制机制并不仅指编制预算,预算的执行与反馈也对公司的预算管理发挥着重要作用。关于预算参与和预算松弛的关系研究中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Schiff&Lewin(1968)年通过研究发现经理人会故意利用预算参与导致预算松弛,这对提高生产能力有消极影响,降低企业的效率;另一种观点认为,在预算编制中经理人的参与并不会增加预算松弛发生的概率。Ons(i1973)指出,预算参与使得经理人相信没有必要将预算当成可利用的会计工具去制造预算松弛,而且预算参与还对减少预算松弛起了重要作用。Murray(1990)通过研究甚至指出,经理人参与编制预算不但不会引起预算松弛问题而且会激励他们难度更高的任务目标。国内学者林峰(2004)研究表明参与预算可能会导致预算松弛问题产生,给出的解释是虽然中下层的管理人员通过编制预算使自己拥有了表达意见的机会从而提高了工作主动性与积极性,但是在此过程中,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仍会利用参与预算的机会增加预算松弛。上述文献对企业预算松弛问题的研究均未考虑不同的产权制度,在我国不同产权制度下的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有较大差别,国有企业代理问题明显高于民营企业,而企业的预算通常是由各级管理者编制的,管理者可能会出于自利心理的考虑为了增加自身的在职消费或许会影响预算的编制。因此,本文拟分析在不同产权制度下高管在职消费对预算松弛的影响。
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根据产权制度的不同,我国企业分为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是指由国家控股的企业,相反,控股股东不是国家的企业就是非国有企业。由于控股股东的不同,两种类型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企业中管理层扮演的角色也不尽相同。我国的上市公司特别是国有上市公司的管理层的薪酬激励机制尚不完善,一般国有上市公司管理层获得的货币薪酬较低,股权激励机制也不成熟,这就使得在职消费成为了管理层薪酬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额很可能已远超过货币薪酬。我国大多数国有企业管理者的薪酬采取的是企业自报、国资委审核备案的方式。因此,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管理层很可能会利用其对公司的控制权来影响薪酬。而通过编制松弛的预算增加公司运营所需的费用,使得管理者个人可以尽享其行使职务所发生的在职消费。我国的民营企业多是家族企业,其控股股东同时也是公司的管理者。因此,企业经营获得的利润属于股东也就是属于管理者的,管理者就不需要寻求其他手段获得额外的薪酬。在职消费消耗了公司的资源的同时也就减少了身为管理者的股东的当期收益,所以民营企业的管理者会比较理性的对待在职消费,也就不需要通过制造松弛的预算来增加自身的在职消费。所以,民营企业的管理者在编制预算时会使用更加符合实际的预算,而不会出于自利心理的考虑而刻意编制松弛的预算。根据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假设:假设1:国有企业由于管理层更容易获得在职消费;假设2:管理层在职消费与预算松弛成正相关;假设3:国有企业的预算松弛问题更严重
(二)样本选择:本文选取沪深交易所上市的所有公司2010年的数据进行分析,使用国泰安数据服务中心(CSMAR)提供的相关公司的财务与公司治理方面的数据,并且参照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对样本公司的行业进行了相应的划分,实证分析部分使用的统计软件为Stata10.0。为消除极端值的影响,对于本文所使用的因变量和控制变量均通过Winsorize,剔除了0%-0.5%和99.5%-100%之间的极端值样本,同时,也剔除了一些数据缺失的样本。最后共得到335个样本数据。
(三)变量选择与模型设计:以往关于预算松弛的研究多使用利科特量表来计量。但调查问卷的回复率并不能控制,一般情况下回复率较低,而且公司管理层填写问卷时也未必会按照真实想法或行为来填写。所以,使用上市公司已披露的客观数据来衡量公司的预算松弛更客观。本文使用公司年报中披露的预计净利润增长率与当期实际净利润增长率的差额,差额越大说明公司的预算松弛问题越严重。管理层在职消费,本文使用管理费用率衡量公司管理层的在职消费情况。我国管理费用是指公司的行政管理部门为了组织和管理公司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相关费用。企业高管人员在职期间的工资以及其他的一些在职消费一般都计入其中(陈冬华等,2005)。一般情况下,管理费用率越高就说明公司高管人员发生的在职消费就越高。公司产权情况,本文通过翻阅上市公司资料查看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性质来确定公司的产权情况。控制变量,企业规模对公司的预算松弛也产生着一定的影响,一般情况下,规模大的企业管理更规范,预算编制制度更完善,所以预算松弛程度可能相对较低。变量定义见表(1,表略)。根据上述变量选择,本文使用以下三个模型来分析检验企业性质、管理层在职消费与公司预算松弛之间的关系:模型一:GUANLI=β0+β1STATE+β2SIZE+β3蒡IND+β4蒡YEAR+ζ模型二:YUSONG=β0+β1GUANLI+β2SIZE+β3蒡IND+β4蒡YEAR+ζ模型三:YUSONG=β0+β1STATE+β2SIZE+β3蒡IND+β4蒡YEAR+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