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精神文化论文 » 正文

网络环境下思想文化工作的创新分析

2021-4-9 | 精神文化论文

网络环境下宣传文化工作面临的新机遇

2011年胡锦涛同志对省部级领导讲话中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2009年,温家宝同志首次和网民在线交流时就说:“我觉得这种交流能使我看到网友的意见和要求,网友也知道政府的政策。一个为民的政府应该是联系群众的政府,与群众联系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但是利用现代网络与群众进行交流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1.网络传播的无限性拓宽了宣传文化工作的空间。在网络环境下,信息的传递已经不仅仅属于哪一个国家、民族或社会组织,信息传递已经跨越了国家界限,通过网络实现了全球信息共享,无限延伸的网络节点使宣传文化工作不再仅限于某一个群体,极大地拓宽了宣传文化工作的空间,提高了宣传文化工作的覆盖面,使受众从有限变为无限,为我们党在网络社会中传播真理,宣扬马列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造了无限的条件。

2.网络传播的即时性提高了宣传文化工作的时效。“即时新闻”成为网络环境下的新特点。在网络环境下,信息正在以“小时”、“分”、“秒”的速度更新,人们通过网络可以随时了解各地发生的事件获得相应信息,这给宣传文化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通过网络,党的方针政策、国家对外关系、政策舆论引导等工作都可以第一时间让民众知晓,获得群众支持,这种宣传舆论引导方式及时回答了民众关切,体现了新时期党的宣传文化工作紧跟时代潮流的新特点。

3.网络信息表态的多样性增强了宣传文化工作吸引力。在网络环境下,信息的表现形式更多地是融“图、文、声、像”于一体,可在屏幕上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信息接收环境,在这种环境下,信息更容易被接受和认可,也更加有利于宣传文化工作的开展,这种轻松的网络环境提高了群众对信息的认可度,会进一步增强宣传文化工作吸引力。

4.网络信息传递的交互性提升了宣传文化工作效果。在网络节点平等性的情况下,每个人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传播者,网络的交互性改变了以往信息的被动接受方式,让群众参与其中进行讨论。这种交互式沟通,可吸引人们由传统的被动式“灌输”教育变为主动参与思想交流,在质疑与沟通中达成思想上的一致,从而实现宣传文化工作由传统的单向传播向互动式交流拓展,提高宣传文化工作实效。

网络环境下宣传文化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主体主要具有三个特征:首先是取消集权。由于信息终端与终端之间是平等的,资源是共享的,因而就不存在凌驾于其它终端之上的终端,也就是不存在集权。其次是主体的身份虚拟及其自由感。在互联网上,主体一般将自己的真实身份隐蔽起来,而显示给对方的则是一个代码或一组数字,因此,人们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真实意愿来表达意见。再次是平等感。在网络环境下,无论你是谁,都是平等的,在互联网中没有权威和地位的光环,平等交流,以理服人是互联网的基本规则。正是网络的这种特性,给新时期宣传文化工作带来了新挑战。

1.舆论引导权受到冲击。相比于书刊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被动的接受方式,网络则打破了信息准入权的限制,信息发布不再是传统媒体的专利。网络的自由下载和上传功能,扩大了受众接受信息的自主权,拓展了受众的信息发布能力,改变了社会舆论形成机制。网络舆论已成为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开辟了舆论引导的新领域,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各类网站、博客等网络新媒体的出现,使得信息源头更多更广。据调查,网络、电视、报纸是网民这个特殊群体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网民获取信息途径所占比例分别是:网络占82.6%,电视占64.5%,报纸占57.9%,此外,杂志、书籍和广播也是网民获取信息的途径,比例占15%左右。因此,党和政府很难再像过去那样对社会信息进行完全的管制,过去依靠组织权威进行意识形态灌输的优势受到极大冲击,党的意识形态引导工作难度越来越大。

2.政府公信力受到威胁。在涉及政府与群众关系的问题上,我国网民形成了传播学中的所谓“刻板印象”,即对公权力不信任,对社会公正缺乏信心,而且这类认知和情绪在一些突发事件上不断得到验证。特别是一些部门和党员干部没有公共危机的概念,当网络出现突发性的传播事态后,一些部门和领导干部不是主动披露信息,引导舆论,而是极端轻视公众的判断力,滥用公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和情感,极力掩盖事实真相,有损政府公信力。还有一些地方政府视批评为诽谤,不仅删帖、封堵IP,甚至动用警力抓捕发帖人,处理方法简单粗暴,严重破坏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而这些突出问题的存在又很容易加重“群体极化”效应,即群体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通过相互作用而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朝着极端的方向转移,这些错误的舆论引导方式导致民众对党的宣传文化工作不认可、不信任,在损害政府公信力的情况下,也使网络环境下的宣传文化工作陷入困境。

3.网络规范化受到干扰。在网络环境下,很多传统舆论引导模式已被打破,原有的宣传工作格局正在受到不规范网络文化的冲击,遭遇了诸如网络失范的问题:首先,有害信息屡禁不止。虚假、色情、暴力、封建迷信等信息大量存在,扰乱了人们的视线,弱化了人们的道德自律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使党的宣传文化工作受到不良信息的干扰和排斥。其次,网络舆论压力增大。网络作为舆论传播的加速器,具有强大的无与伦比的优势,但网络舆论却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它确实加快了很多问题的解决,但与此同时,当公众舆论被误导后,也有可能背离最初舆论监督的宗旨,网络监督随之变成了网络干预、网民审判,在民意不可违的情况下,政府、司法也面临被其支配的危险,这都不利于树立政府和法律的权威性,也不利于网络环境下党的宣传文化工作主导地位的确立和作用的发挥。

网络环境下开展好宣传文化工作的几点建议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已步入信息化社会,如何在信息时代开展好党的宣传文化工作成为摆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宣传文化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善于利用网络开展好宣传文化工作体现着党的执政智慧和能力,同时也体现着对群众各种利益诉求的关切,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和执政地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