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政治教育论文
构建传统艺术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管理体系的背景
1.目标管理理论的来源
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PeterDrucker)于1954年在其名著《管理实践》中最先提出了“目标管理”(ManagementbyObjective,MBO)的概念。目标管理是一种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目标管理提出以后,便在美国以及西方世界迅速流传。德鲁克认为,并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标,而是相反,有了目标才能确定每个人的工作,如果一个领域没有目标,这个领域的工作必然被忽视,所以“企业的使命和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根据目标管理理论,管理者通过目标对下级进行管理,他们自上而下地确定工作目标。他们首先确定总目标,然后进行有效分解,直至转化为部门以及个人的分目标,并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保证目标的实现。管理者根据分目标的完成情况对下级进行考核。这一方法在较长的时期内提高了西方企业的生产效率,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2.目标管理理论在中国高校管理中的应用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有些单位已经陆续开始实行责任制管理,责任制随之被部分国内高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方面采用并逐渐被推广。目标管理亦称“成果管理”,也就是责任制。因此,自20世纪以来,国内高校在其行政管理的过程中已经开始采取目标管理的方法了。进入21世纪,国内部分高校将其以往管理中“责任制”的称呼也变成了“目标管理”。这些高校比如湖南大学、云南大学等,将其整体的管理称之为“目标管理责任制综合考核办法”或“目标管理办法”等,有的高校甚至将这一套管理的方案推行至院系一级。这种方式,从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学校发展和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需要,进一步提升了管理工作水平,通过建立强有力的落实和激励机制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较好地运用了目标管理理论。近十年来,针对高校办学的评估也日渐增多。其实,这些评估体系中的标准问题,也就是高校办学成果是否取得的问题。因此,可以预见的是,责任制的管理方法也就是目标管理将在今后较长时期内对高校的发展继续发挥作用。
3.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形势下的传统艺术院校人才培养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将“文化命题”作为主要议题,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文化建设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全面部署,对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是我国高校培养人才的根本目标。传统艺术院校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人才?这是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一新形势下对我们提出的新课题。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我们应该适应文化潮流,把握文化市场机制,在教育领域承载传统艺术院校育人使命,培养文化艺术人才,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继续做好文化人才培养的基础建设,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上述理论以及新时代的到来,为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为有效地解决思想政治教育过分思想化、抽象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方法。因此,传统艺术院校构建以产生实效为目标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管理体系是有重要意义的。
传统艺术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管理体系的内涵及特征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引入目标管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管理体制的改革发展逐渐出现的。
1.传统艺术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管理体系的内涵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管理是高等学校的领导和管理人员,为了实现高校的培养目标,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各项政策法令,结合本校特点对学生进行的目标管理。对于传统艺术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管理体系,我们不妨这样定义:它是传统艺术院校的管理者,为实现其培养目标,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结合其特点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领域构建的综合的目标管理体系。这一体系以预定的最优效果为目的,使广大师生员工都确立目标意识,将教学、管理、服务各个分支的工作都集中于学生培养的目标之下,建立一种制度化、标准化、常态化的科学运行机制。传统艺术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管理体系,就是充分借鉴和运用目标管理的方法,使其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并取得预定成果。这一管理体系改变了原来由少数政工、辅导员负责的单项灌输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变成了在统一目标管理下、各个分系统联动、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构和群众路线相结合的新体系。这一新体系具体地运用了目标管理的理论、原则和方法。传统艺术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管理体系通过科学确定其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明确分工,统筹权、责、效的分配,围绕目标实现开展的动态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过程。
2.传统艺术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管理体系的特征
(1)综合计划与分解到位相结合。传统艺术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要服从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总目标,必须根据党和国家对人才的根本要求来确定,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的要求,围绕培养“四有”新人来设计内容。传统艺术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首先有一个总的目标,这个总的目标是一个综合计划,在这个综合计划的指引下,各个系统根据总目标的要求层层落实本单位的分目标。总的目标最后分解到了各个部门甚至个人,因为在这个体制下,部门和个人的目标必须保证上级目标的实现。(2)管理者素质与被管理者素质的双提高。传统艺术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体系同时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管理的特征。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管理体系以整体目标为总要求,高校的每个部门和每个人所领到的分目标必须与总目标的方向是一致的,因此,每个部门、每个人只有通过相互合作、共同努力来实现总目标。在这个动态的过程中,通过各级、各系统管理者的共同努力,管理对象(即大学生)、管理者、管理部门与总目标的联系更加紧密。各级管理者围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提高的同时,也使自己的管理水平、道德水平得到提高,在管理者与大学生之间、上级管理者与下级管理者之间形成了良好的“教学相长、互帮互助”的氛围,营造出了紧密联系群众、为了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工作氛围和学习氛围。(3)社会发展要求与个人发展需求相结合。传统艺术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定位既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即当前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需要,又要尊重青少年个体发展和艺术个性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要求传统艺术院校培养符合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人才,使之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保证培养方向的正确性。另外,由于艺术类院校尤其是传统艺术院校有其自身特点,学生也相应地有自我发展和艺术个性发展的要求,这是合情合理的。传统艺术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体系要将社会发展要求“内化”到学生的言行当中,再“外化”到其具体的个人发展和艺术个性发展之中,使社会发展要求和个人发展需求辩证统一。(4)目标制定与考核评价相结合。传统艺术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管理体系是将控制、检查、考核、奖评集于一体的管理方法。这一管理体系通过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考评来检验目标管理的效果,并以此为根据进行目标管理体系的调整、补充、完善和提高。在这个目标管理体系中,上级有上级的权力和职责,下级有下级的权限和职责,每个系统有其自身的目标和任务,这些管理部门或者个人充分发挥才智,为了保证总目标的实现来积极完成实现各自的分目标,充分发挥了其主观能动性。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管理体系中,目标制定与考核评价同时要注意哪些应该是定量的问题,哪些应该是定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