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历史研究论文
蒙古国东方省新石器时代的居住址、居室葬
西乌力吉图新石器时代遗存
蒙古—苏联石器时代联合考古专家在这里对两处新石器时代居住址进行了发掘研究。第一地点位于西乌力吉图的高地上,在此发现了30多个新石器时代遗物。有石铲、刀形器、犁形器,以及各种石叶。第二地点距第一地点1千米左右,发现了大量的石器,有刀形器、石铲、锄形器、菱形器,石叶、削刮器、还有用于加工果实的石磨盘、石磨棒。
敖包图居住址
1968年蒙古国考古学家们在乔巴山市西9千米处的敖包图山发现了新石器时代居住址并进行了发掘研究。在克鲁伦河源头的台地上,居住址长8.2米,宽6.4米。房屋是半地穴式圆角方形建筑。房屋内的地面虽稍有凹陷,但基本是平坦的。在房屋内有三个灶址。30—40厘米深,在此发掘出细石器石叶、石叶刀、带刃的石片以及各种石铲、削刮器、玉质的工具(铲—刀)。在发掘的过程中出土了用火烧过的股骨、肋骨等动物骨骼,以及骨制工具。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带尖有三个叉被磨得很光滑的鱼镖。还出土了带绳纹的陶器碎片。
塔木苏格宝力格新石器时代居住址和居室葬
在东方省原塔木苏宝力格苏木所在地的东南7千米处有一处有一眼清澈的泉水。以这泉眼为中心2千米左右的范围内的台地上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石器工具。有石叶、石刀的残片和灰土圈。蒙古国考古学家选择了一个保存较好的居住址进行了发掘。这一居住址是半地穴式圆角方形房址建筑。长7.60米,宽5.60米,总面积为42.5平方米。室内有墙柱,在室内的正中也有木柱作为支撑,室内的地面较为平坦,有灶址,但没有发现门道。在室内发现了大量的生产和生活用具。有制造石刃刀的石料,带刃的石叶,磨光的石磨盘的残余,石锥,各种各样的石铲,带刃的复合骨刀,弓箭的骨制箭头,以及用鹿的牙齿做成的角形器。在对居住址进行清理的过程中,发现在居住址的北墙的下面还有一个墓葬。墓穴很小,墓主人是蹲坐屈肢,面向朝西的居室葬。在墓葬中出土了中间有孔的200多个管珠饰品。用鹿的牙齿做成的,在牙根部钻有小孔的20多个角形器。用山羊和绵羊的股骨制成的两个锋利的骨锥和一个打磨的非常好的骨针。在墓主人的头部还出土了20厘米长2.5厘米宽的骨刀两把。据考证墓主人是一个大约生活在公元前4—3千年,15岁左右,1.2米高,蒙古人种面容的女孩。在东方省发现的塔木苏格宝力格新石器时代居室葬的随葬品非常丰富,而且是与保存完好的居住址同出,它成为蒙古国研究新石器时代居住址和居室葬的重要史料,也是研究蒙古国新石器时代经济形态、社会结构、宗教仰、文化习俗不可或缺的考古资料。
瑙如布勒新石器时代的墓葬
在东方省瑙如布勒山的一个被雨水冲蚀的山沟里,发现了一个新石器时代墓葬。原墓葬的地表建筑已不复存在,在离地表1.6米处出现了75×70厘米的墓穴,墓主人为蹲坐屈肢葬,在墓葬的坑穴里和墓主人的身上都撒有赤铁矿石粉粒。墓主人头部直径在1.5—2厘米的范围内分布着3000多个白色的串珠,应是缝缀在墓主人的帽子和衣物上的饰品。出有用鹿、猪、旱獭、獐的牙齿制成的便于挂缀的角形器,用蚌壳制成的中央有孔的环形器,环形器的外围还有齿状的修饰。瑙如布勒新石器时代墓葬的最具特色的随葬品是一件长22.5厘米的椭圆形的人面饰。人面饰是用淡白色的石头做成。通体磨光。面部是双层弯月眉,大眼睛,细而长的鼻子,抿着的嘴,在人面饰的顶端有一个钻孔便于佩戴。在嘴的下方两个边缘各刻有四个齿状的缺口。同时还出有双刃刀,以及43厘米长的双刃骨刀,猪形,刺猬形,月形,圆形饰品。据考证这是一处公元前5—4千年的遗存。
乔巴山市附近的新石器时代墓葬
在1967—1968年间蒙古—苏联联合考古队在蒙古国境内对新石器时代遗存进行了发掘和调查。其中在乔巴山市附近发掘了两座新石器时代的墓葬。一号墓:在乔巴山市南面克鲁伦河边,有一叫乌力吉图的小山,在此发现了好多灰土圈,通过发掘发现是一处新石器时代远古先民的居住址。在距居住址25米处还有一个墓葬,这个克鲁伦人面向西,左侧卧,头向下弯曲,双手放在膝盖中间,因墓葬被风侵蚀严重,墓主人的枕骨裸露在外,已经不完整外,其他部分都保存的非常完好。二号墓:在乔巴山市克鲁伦河的南岸也发现了一处新石器时代的墓葬。墓葬为规模很小的坑穴,墓主人蹲坐屈肢,也因为墓葬被风侵蚀,上半身遗骨已不复存在,经研究发现墓主人应是埋葬在离地表1.5—2米的深处,60×40厘米规模的坑穴内的。在葬坑内撒有赤铁矿石粉粒。墓葬里未发现任何随葬品,但从墓葬习俗,人骨,文化层来研究判断这是一个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墓葬。
两处聚落遗址的共同点
新石器时代蒙古国东方省地区和兴隆洼文化区域的气候与现今相比较温暖湿润,河流、湖泊、森林、草原交错分布。非常适宜的自然生态环境为远古先民的生存繁衍提供了优良的条件,也为远古先民的定居生活准备了充足的食物来源,为耕作农业的产生创造了最基本的条件。我们可以从这些半地穴式的圆角方形的居住址,以及房址内残留的动物骨骼都可以看出,当时人们的经济生活中渔猎是占首位的。新石器时代的远古先民在居住址的选址,建筑风格方面因为生产力水平和思维方式的相同或近似有着太多的共性。如均居住在圆角方形的半地穴式的建筑内,室内都有圆柱作为支撑,都有一个或几个火坑,为了抵抗野兽的侵扰,房屋都不开门道,而是用梯子出入,形成了“房顶开门”的建筑风格。
居住址出土的生产生活工具方面,蒙苏考古学家通过考古发掘已经证实,在公元前5000—4000年,蒙古国东部地区、东西伯利亚、外贝加尔、阿姆尔河沿岸地区的石制工具具有相似性。而蒙古国东方省与兴隆洼文化两地的生产工具均以石器、玉器、陶器、骨器、蚌饰等为主。兴隆洼文化出土的精美玉?距今8000年,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的玉器。蒙古国东方省新石器时代遗存中只出有玉质工具刀、铲形器等。兴隆洼文化陶器的代表性器物是“之”字纹筒形器,蒙古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陶器以蛋形陶为主,器表多饰以网格纹。这两方面两地各具地方特色。
石器:两地都有石斧,石锛,石铲,石锄,还有一种环形器,是中间有圆孔,在圆孔中插入木棒用以掘土的工具。还有用于加工植物果实和分割猎物肉皮的石磨盘、石磨棒、石杵等。同时,相伴而出的还有细石器时代的特色工具石叶、石簇、削刮器、菱形器、石刀、玉质石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