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养生论文 » 正文

以德养生思想成因探析

2021-4-9 | 养生论文

《论语•述而》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何晏注曰: “道不可体,故志之而已。”“德有成形,故可据。”朱熹说: “德者,得也,得其道于心而不失之谓也。得之于心而守之不失,则终始惟一,而有日新之功矣。”可见,道为德之体,德为道之用,事物产生的本体依据是道,事物得之于本体的内在属性为德。道是产生万物的本原和依据,是事物运行的法则和规律,在宇宙本体论问题上道教继承了道家哲学,所以“道”是道教的根本信仰,而长生久视、羽化登仙是道门中人的终极追求,贵生、重生、长生、保生成了道教徒终身践履的行为方式。那么,“道”和“生”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 《太上老君内观经》中说: “道不可见,因生以明之; 生不可常,用道以守之。若生亡,则道废,道废则生亡。生道合一,则长生不死。”《老子想尔注》: “生,道之别体。”道教把“生”提到“道”的高度来体认。也就是说,“生”和“道”是共生共存,二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生命的消褪,意味着体道的载体不存; 道的隐逝,意味着生命的结束。

道与德是体与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道与生是合二为一的关系,在这种逻辑背景下,德与生也自然可以建构某种关联。汉代大儒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曾明确指出: “仁人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清静,心平和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养其身。”德可以养生、助生、济生、利生,因为德源于道,所以“以德养生”,就是“以道养生”。生道合一,决定了“以道养生”即“以德养生”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道德形而上学视阈下的生命诉求

先秦儒家的道德形上学隐而不显,宋明理学家建立了非常完备的道德形上学,但这种儒家式的道德形上学是以“天道人伦化”为特征的。承续老庄的道教建立了更为完备的道德形上学,这种道教式的道德形上学是以“人伦天道化”为特征的。前者以人伦为基础,后者以天道为依归。老庄哲学在表面上看似乎是反道德的,如《道德经》第 5 章中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第 18 章“大道废,有仁义; 智慧出,有大伪”但是联系老庄的整体思想和运思理路,我们会发现其实道家并不是反道德的,他们所提倡的是“上德不德”的“德”,“大仁不仁”的“仁”,是超道德,而非非道德; 是源道德,而非流道德。他们是要教导世人能够自觉地自然而然地处于“道德”的生活当中,当然,这种道德并非单纯的儒家式的伦理道德,而是与终极本体相契合的道德,是随化自然、无心为之的与道合一的大道大德。道教继承了道家道德哲学这种人伦天道化的特征,即通过向大道逆衍的方式将人伦道德进行天道的提升,并赋予终极的形上意义。

以净明道为例,净明道是一种符?派宗教,更是一种伦理型宗教,在其教理、教义上首推忠孝,以致有“忠孝净明”的称呼。忠孝在净明道首先是一种儒家式的伦理道德的修养,该派立教之旨就明确提出,“净明”之道在于“扶植纲常”。《净明忠孝全书》说,“忠孝,大道之本也,是以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有不务本而修炼者,若太匠无材,纵巧何成?”[3]633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净明道是作为道教的一个流派而出现在历史上的,即使对其他思想流派多有吸纳,也必然要服从于道教的根本信仰,即修道成仙的宗旨。所以它所提倡的伦理道德不会拘泥于日常的世俗伦理道德。《玉真先生语录内集》称: “忠者,忠于君也。心君为万神之主宰,一念欺心,即不忠也。”

这里净明道强调的是心的主宰作用,超越了一般的伦理道德。与“大忠”相对应的是“大孝”。在道的本体建构下,世间万物都是秉于道、源于道、根于道而存在的,无论是有生命的还是无生命的,无论是自然界的还是人类社会的。所以在终极层面上,道才是人生命的源泉,人的“父母”。当然在现实层面上,是父母给予了人的生命。《玉真先生语录内集》谓: “人子事其亲,自谓能竭其力者未也。须是一念之孝能致父母,心中印可,则天心亦印可矣。如此,方可谓之孝道格天。”人孝敬父母是怀带感恩的情愫,因为父母给了我们神圣的生命,以此推根溯源,阴阳、五行、天地、鸿蒙、大道、浑沌更是我们生命的终极依据,人们同样也应该怀着感恩的情怀来面对大道的造作,自觉地素朴自己的心灵,从而达到与“天心”相印,与“大道”契合,实现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所谓“大忠者,一物不欺,大孝者,一体皆爱”,净明道对生命的解读,对形上之道的体认正是通过这种大忠大孝而体现的。

宗教道德与世俗道德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不但来源于终极,最终依然指向和复归于终极。《太上灵宝净明法序》进一步扩展了“净明”概念的内涵,认为这是包罗万象的玄理枢要,该书指出: “净明者,无幽不烛,纤尘不?@,愚智皆仰之为开度之门、升真之路,以孝梯为之准式,修炼为之方术,行持之秘要,积累相资,磨砻智慧,而后道?偶嵬辏?袢朔?郏?凰蚕⒓淇纱镄?怼?rdquo;无幽不烛的净明境界,纤尘不?@的生命状态正是道教生命伦理对世俗伦理的超越。

此外,有必要指出的是,道教虽然重生、贵生,但这里的“生”不是单指人的肉体生命,也包括人的道德慧命。早期道教重视祈福驱邪、祛病禳灾,重视金丹大道的炼养以保养外在的形体,以求延生永命,但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和道教自身的发展,道教徒越来越认识到肉体永生的荒谬,于是他们开始把注意力转向人的精神层面,注重内外合一,性命双修,试图在人的内在精神,道德涵养等更深层的意义上提升生命的品质和质量。在洒扫应对中与道合一、随化自然,体合性命之真、生命之美成了成熟阶段后的道教的追求目标。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的善恶报应观

因果自作,种什么因,得什么果,善恶到头终有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是几大宗教几乎公认的结论。道教也不例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