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民族文化研究论文
瓷器往往是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文化载体,瓷器的纹饰图案以一种特殊的形式蕴藏着一个国家或者民族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中国瓷器制造业历史悠久,硬质瓷器的制作遥遥领先于世界,且工艺技术精湛绝美,文化寓意积淀深厚,举世瞩目令世界惊叹。中国瓷器种类繁多,纹饰图案包罗万象,真可谓“硬质的百科全书”。中国瓷器上的纹饰图案,是中华民族的社会生活在文化精神方面的物化表现。本文仅从农耕文化在瓷器上衍生的与植物相关的文化现象来解读民族文化内涵,以管窥中国瓷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异彩纷呈;同时,也可俯瞰中华民族丰富的语言文化底蕴、视觉艺术的想象空间和世风民俗所表达的民族文化特征。
历史上中国是一个以农耕经济为基础的粮食农业大国,农耕经济由采集经济而来,采集经济的特点是对各种植物的观察、认知、识别和利用。远古时期的先民,从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到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我们的祖先很早就熟悉了植物的形状、性质和生长规律,在漫长的生活经历中系统地认识了大量的植物,并且根据分类学原理,按不同植物的属性进行分类,形成闻名于世而博大精深的药典。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仅入典的药物就多达1892种,其中绝大部分是植物,成为震惊世界的一部杰作。达尔文在其著作中提到和引用的中国医药学和植物学方面的内容达104处之多,在他的《动植物在家养下的变种》一书中,称《本草纲目》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①经济生活的内容必然要在瓷文化现象中反映出来,这就是国人在各类瓷器上喜用植物作装饰的缘由。“比物以德”的自然审美观念是自上古以来的民族传统,我们的祖先习惯于将植物的自然属性与人的精神、德行相比照,赋予一些植物人格的象征意义。由于对植物的熟识,在瓷器的纹饰图案上常见的文化现象,便是利用植物自身的属性来言人喻事,表达或引申表述一种人文状态、文化意蕴和社会风俗。在各种花草林木中,花卉主题的纹饰图案是最多的。荷莲本为圣洁之物,《尔雅•释草》称荷为“实莲”,即“荷实”,后世莲荷混用。莲花纹亦即荷花纹。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被视为佛门圣花的莲,便成为陶瓷器上的流行纹饰。宋代佛教世俗化,莲纹大量出现,但宗教意味已经淡薄。②在瓷器的装饰中有莲荷图、“把莲”和缠枝莲等多种形式。
尽管已不再是佛门圣花,荷莲在人们心目中仍为圣洁之物,常常喻人“出污泥而不染”的高尚情操和品格。历代文人墨客对牡丹的赞誉甚于百花,无论是唐代刘禹锡“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的赞许,还是宋代王禹??的“国色深无对,天香亦不堪”的感慨,总之,自唐宋以来牡丹就有国色天香的雅称,并被冠以“百花之王”、“富贵之花”的美誉。在瓷器的纹饰图案中象征富贵、喜庆、吉祥。有此纹饰的瓷器通常成为婚嫁、乔迁、贺寿、中举、升职中的瑞器祥物,若配以三彩、五彩、粉彩或珐琅彩则更能烘托出喜庆的气氛。①其他花类因其色、形、味的差异而各具特色,百合的纯洁、海棠的妖娆、水仙的春秀、菊花的秋艳争相夺目,往往根据瓷器要表达的意境择而用之。亦有将各种花卉汇集在一起,表达圆圆满满、“锦上添花”的寓意。②松、竹、梅是纹饰图案中常见的植物,松象征长青不老,竹象征君子之道,梅象征卓尔不群,这三种植物都以不畏严寒而著称,故被称为“岁寒三友”,又被称为“三友图”,象征君子的德行风范,常用来比喻人不屈的品格和高洁的心灵。
清雍正年间的“珐琅彩三友纹盘”便有上述意境和情味。③当然,用“三友图”祝寿也是瓷器纹饰的一种习惯表达方式,在松、竹、梅之间藏“寿”或托“寿”字,则向寿星表达“品质高洁,情趣雅致,超凡脱俗”的意蕴。梅、兰、竹、菊的组合又被称为“四君子”,将梅的傲骨、兰的雅致、竹的清高、菊的华美浓缩在一起,寓物于人,集人的气节、内涵、秉性、华表于一体,呈现出文人雅士的一切优点而深得当世文人的青睐。亦有利用某些植物的特性来表达人的状态和心境的,如:踏雪寻梅图,寓人远离名利,根绝欲望,超凡脱俗,清高雅洁的胸襟。也有直接反映农耕文化本身的纹饰图案,农耕经济非常注重时令,在反映农耕文化的纹饰图案中地域意识可以忽略,但时间概念一定清晰。刘松年曾作《耕织图》,楼寿根据农耕与纺织的生产程序和特点,绘制了农耕二十一图和纺织二十四图。康熙皇帝命内廷画家重绘《耕织图》,最终绘成《农耕图》与《纺织图》各二十三幅刊行。瓷器上的耕织图纹多用青花和五彩表现,④《农耕图》与《纺织图》的出炉,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朝廷对农耕经济的重视,让人们更多关心“民以食为天”的基本经济生活,具体认识时令与农事活动在各个环节上的关系与变化。《农耕图》与《纺织图》成为康熙时期瓷器上颇有特色的纹饰图案题材,并一直影响至清末。
人们也注意到各种花草的季节性属性,习惯于按不同花卉的季节特性观花、赏花和描述花卉。有人按时令将花卉排序,每月一花,分排于十二个月,取名人诗句配画,做了十二只花卉杯组成的一套杯具,以五彩装饰,称“五彩十二月令花卉图诗杯”。⑤这种按花的季节属性配以诗文的纹饰图案,改变了视觉文化的解读路径,使随采集经济而来的农耕经济的瓷文化得到了升华,进而迈入虚拟的境界,达到了瓷器纹饰图案幻化的效果,给熟识这一民族文化背景的观赏者以极大的想象空间。在瓷器的纹饰图案中,也表现出一些植物对季节的特殊反应。譬如:梅花与青竹相配,寓“梅竹先知春”;“只道梅花发,哪知柳亦新”是对新柳知春的赞颂;“梧桐一落,天下尽秋”、“梧桐一叶生,天下尽皆春”,⑥则又是对梧桐生长周期滞后于季节,对季节不敏感的真实写照。人们在瓷器的制作中设计纹饰图案时,总是根据上面所列的各种植物的特性结合器物的形态、色调作适宜的配搭,植物自然属性的表达因种类繁多,类型庞杂,这里只作典型叙述,不条分缕析。另外,在瓷器的铭款上也常常留下随采集经济而来的农耕经济烙印,耿宝昌在其著《明清瓷器鉴定》中,罗列了明清以来的20余种与植物相关的铭款,各类铭款的象征意义融汇了花草果木的属性和精神。
瓷器本是一个国家的名片,在其纹饰图案中,除了社会的经济构型限定了民族文化的形态和发展取向,这种特殊的视觉艺术也折射出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样态。在君主立宪制盛行的近代欧洲,自由、平等、博爱成为启蒙运动时期瓷器纹饰图案的重要主题,英国王权作践自由的“约翰•韦奇斯事件”、“不自由,毋宁死”的政治寓言、“税吏事件”导发的荷兰“鹿特丹起义”、1753年震惊欧美的“法律公正案”事件、甚至对英王乔治三世嘲讽的漫画,等等,都可以作为当时欧洲瓷器纹饰图案的装饰。⑦但是,在中国封建专制的背景下,一般民众却必须远离政治,个人、社团、阶层、社会是不容许有任何政治诉求的,因之,民族文化只能比较多地以民俗文化的形式展现人们对现实生活的祝愿。在瓷器纹饰图案的寓意中,人们常常习惯于利用植物名称的谐音、同音、以音取意来表达各种愿望。“福”、“禄”、“寿”、“喜”是瓷器纹饰中最常见的良好祈愿,而且表达的寓意往往并不是单一的,如“福”、“寿”、“喜”相连,“福”、“禄”相通。民间有传宗接代,延续香火,多子多福的说法。荷塘中莲子下藏鸳鸯称“鸳鸯卧莲图”,鸳鸯寓意恩爱夫妻,莲子喻示连生子;①枣子与栗子的折枝图案或者果实的配搭,隐喻“早立子”;以葡萄、石榴等图饰寓多子多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