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生态旅游论文
生态旅游及其发展战略研究综述
从辽宁省生态旅游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等方面进行分析,构建了辽宁省生态旅游发展战略框架,并论述了具体的发展对策与措施[3]。袁志超,孙振杰等(2009)对河北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产品体系战略、精品战略和结构优化战略等进行了具体的论述[4]。李萍(2009)对云南生态旅游发展的战略目标、实施战略和具体战略举措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5]。在对西藏旅游业发展的研究上,学者们更多地将重点放在人才培养、生态保护、交通便利等方面,而将生态旅游上升至战略的角度来研究的文献至今仍相当缺乏,仅有孙丽坤(2009)认为西藏生态旅游应该采取政府主导战略、旅游精品战略,并争取国家对西藏生态环境保护的支持[6]。因此,系统研究西藏生态旅游的发展战略十分必要。
从传统旅游到生态旅游是西藏旅游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西藏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自上世纪80年代西藏发展旅游产业以来,逐步形成了以文化观光为主,多种专项旅游相互并存的多元化旅游格局。经过近30年的发展,尤其是随着西藏开放程度的逐步提高以及西藏旅游可达性的增强,以藏民族传统文化为主的旅游产品由于外来的冲击而逐渐失去原有的魅力和神秘感,传统旅游产品面临日益老化的危险。传统旅游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加之西藏旅游资源具有垄断性、地域性、脆弱性等特点,若不加以保护和开发,那么这片几乎无污染、原生态的美丽家园将会变得满目疮痍。随着进藏人数的增加,再加上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制约及人们对生态旅游观念的缺失,资源的损失与破坏是不可避免的。如人们在欣赏山脉或河流时将自身所携带的垃圾到处丢弃,不仅损害了景观而且加大了清理的成本;很多古寺庙建筑在人们不断地踩踏、抚摸及排气中造成了这些寺庙墙壁、佛像等古资源的毁坏或颜色脱落等。以珠穆朗玛旅游为例,近年来,珠峰登顶热不断升温,每年珠穆朗玛峰北麓就有超过4万人登山,这些游客和登山者在珠峰留下了大量的废弃物,珠穆朗玛峰开始成为全世界海拔最高的“垃圾场”,给珠峰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破坏。一方面,固体污染物影响了珠峰的自然景观,可降解的污染物则对珠峰的水和土壤造成影响。另一方面,对植物的践踏、焚毁,以及对动物的驱赶、捕杀加速了—些稀有物种的灭绝[7]。
旅游承载力是指在某一旅游地环境的现在状态和结构组合不发生对当代人(包括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及未来人有害变化的前提下,在一定时期内旅游地(或景点、景区)所能承受的旅游者人数。伴随着西藏旅游业发展的热潮,旅游承载力等问题也不断暴露出来,成为阻碍西藏旅游业良性发展的障碍因素。原来每天接待人数仅为几百人至一千人,自青藏铁路开通后,大量国内外游客涌入西藏,特别是黄金周期间和旅游旺季,每天进藏游客高达4000-6000人。一些专家认为,西藏其他景区“点多、面宽、容量大”,接待能力没有什么问题,但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布达拉宫是一个制约点,因为它是土木结构的高层建筑,游客大量增加后面临的消防问题、文物损毁问题都很难解决,承载能力有限。长期大量的游客接待,极有可能使这个世界遗产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8]。为了保护布达拉宫的建筑及文物,西藏自治区旅游局目前仅仅允许布达拉宫每天的最大接待量为2300人次,同时采取一些措施以缓解对布达拉宫的压力,但仍然不是治本之策,如何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如何更好地在发展中保护文化遗产,成为西藏旅游业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许多进藏旅游的游客,是为了了解独特的藏民族文化与风土人情等,而在这种旅游过程中,国内外游客的价值观、行为、态度等会不知不觉地冲击西藏的传统文化与价值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西藏生态文化系统的平衡性,藏民族原有的文化个性被外来文化逐渐消解。同时,一些经营者也会在利益的驱动下,歌舞、服饰与工艺品等失去民族风味,一些民俗活动为迎合游客的兴趣随意改变内容、形式与时间安排等而逐渐世俗化,导致了民俗资源的“庸俗化”。传统旅游所导致的环境污染、资源承载压力的提高以及生态文化系统的失调,是难以在其原有框架体系下得以解决的,只有完全改变旅游方式与理念,发展以不破坏当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不破坏当地居民的深厚文化与宗教信仰、鼓励当地居民积极参与规划与管理、为旅游者带来最真实与最贴近自然享受为原则的生态旅游,才能有效化解当前西藏旅游业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实现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协调。因此,从传统旅游向生态旅游的转化,是实现西藏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西藏生态旅游资源分类与特征
西藏的旅游资源按其成因和属性可以从自然与人文两个部分来划分,前者是指由地貌、水体、气候、动植物等自然地理要素构成的、吸引人们前往进行旅游活动的天然景观,具有明显的自然性和地域性特征;后者包括各种历史古迹、古今伟大建筑、民族风俗等等,是人类活动的艺术结晶和文化成就。西藏地域辽阔,既有高山峡谷、森林,又有河流湖泊、冰川湿地,还有种类齐全的生物物种;同时,西藏历史悠久,不仅有藏传佛教寺院建筑与世上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的宫堡式建筑群,也有珍贵的历史遗迹,以及工布、珞巴、康巴等民俗文化,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都具有多样性和层次丰富性的特征;西藏拥有许多世界之最的生态旅游资源,如世界海拔最高与规模最大的宫堡式建筑群布达拉宫、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世界发育最成熟的海洋性冰川等诸多的“世界之最”造就了西藏生态旅游资源的不可替代性,也即垄断性;最后,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紧密交融,自然载负人文,人文渗透于自然,两者相得益彰、相互映衬,共同组成了西藏神秘的、令人向往的美丽画卷[9]。
西藏生态旅游的发展战略构想
在科学认识西藏地区生态旅游资源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和开发适合西藏客源市场的生态旅游产品,选择适宜的开发模式,并实施有效的发展战略,才能促进西藏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坚持旅游与文化、生态相结合,坚持“政府主导”、“文化营销”、“旅游精品”三大战略,突出“高山、雪域、阳光、藏文化”主题,探索符合资源特色的生态旅游开发模式,优化生态旅游空间布局,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和生态旅游景区,实现旅游产业发展的二次飞跃,将西藏打造成为我国最好的生态旅游试验基地。根据景区资源构成、产品开发构成、目标市场定位和自然保护区功能等要求,结合区位理论、生态学理论,可将西藏生态旅游开发归纳为四种模式:以拉鲁湿地自然保护区、珠穆朗玛自然保护区为代表的限制型生态模式;以布达拉宫、古格王朝遗址、雅鲁藏布大峡谷为代表的保护型生态模式;以罗布林卡、大昭寺为代表的混合型模式;以藏北大草原、山南雅砻文化节为代表的大众型模式(见表2)。模式的选择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因而具有动态性,即选择何种类型的开发模式会因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并非完全静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