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赏识教育论文
赏识教育的定义
《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7月第五版)这样解释赏识:认识到别人的才能或作品的价值而予以重视或赞扬。重视或赞扬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赞扬、鼓励的语言;也可以是爱抚、友善的动作;或者是欣赏、激励的神情等。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欣赏和赞扬受教育者的优点来进行教育的一种教育方式,它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用欣赏的眼光发现学生的可贵之处,并给予充分肯定,以实现对学生有效激励作用的“正强化”教育。赏识教育并不是一个全新的理念,德国的卡尔•威特(KarlWitte)、[前]苏联的苏霍姆林斯基[2](B.A.BacилийАиександров)都有应用这种教育方法的经典案例;陶行知是我国最早应用赏识理念教育的教育家;周弘先生是我国当代赏识教育实践探索的第一人,他采用赏识教育方法教育自己双耳失聪的女儿,周婷婷21岁就考取美国加劳德特大学硕士研究生,24岁又成为美国波士顿大学心理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3]赏识教育的实质是尊重、激励和爱。学会赏识教育,教师必须要学会爱。教育心理学指出,在教师教学的众多因素中,教师对学生的真诚的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赏识教育的主要方式是激励学生,激发学生的自由潜力,拓展学生能力。赏识教育是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激励的状态下实施的教育。在赏识教育的过程中,教育以赏识为先导,激发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和潜在的巨大能量,激发受教育者的良知与自觉性,从而让教育顺理成章地自然发生。所以赏识教育的过程就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激励、相互教育的过程,也就是感动与被感动的过程。[4]
赏识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方法
高职赏识教育归根结底是要求辅导员老师用关爱来认识、发掘高职学生的潜力和长处,把对于学生的爱化作学生能够感受到的具体的行为的过程。赏识教育的方法就是要对高职学生采取尊重、理解、肯定、鼓励、挖掘潜能、赞赏、宽容、指导等一系列行为。赏识教育要遵循尊重学生主体意识、理解学生行为、信任学生发展能力、挖掘学生发展潜能、赞赏学生现有成绩和指导学生拓展能力的六项原则和方法。赏识教育的原则首先要求发扬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尊重学生。高职学生大多高考分数偏低,在他们的求学生涯里,更多以差生的角色面对家长和教师。有的高职学生认为自己是被教育遗弃的学生,报考高职院校的初衷只是学习一门技术,将来找个好工作等。赏识教育的必要前提是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发展历程和现状,高职学生绝不是差生,只是被遗忘的好学生。高职辅导员工作在接触学生时,要求绝对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这就要求做到重视学生和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首先,重视学生要求辅导员经常接触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经历和家庭情况,为下一步引导教育打下基础。同时辅导员要从内心接纳学生,在处理双方关系上不是把学生作为自身工作的对象和失败的学生,而是把学生视为发展的朋友、未来的成功社会人。高职学生教育,要真正面对一个个实在的学生,而不是面对一个群体,设计一套风险防范制度。其次,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80后和90后高职学生家庭依赖性强,自主性弱,这几乎是一个通病。然而现实却要求高职学生的在校学习和社会实践工作最后都要自我完成,因而在辅导员工作中如不加以主体精神开发,后果将难以想象。开发学生主体精神要贯穿三年高职教育的始终,辅导员要针对学生多做认可性谈话,设计班级活动并让学生自我组织,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理能力,培养良好生活习惯,鼓励学生坚持克服困难。从方法上要注意让学生在归属家庭的封闭人格中开创自尊、自立个性,最终在学习和工作中实现自强。
社会中每一个人都渴望为其他个体所理解,刚刚成年的高职学生更是如此。而现实情况下,很多家庭和学校以高职学生不成功的学习经历为由,不能给予高职学生相当的理解。久而久之,高职学生在学习生活上轻者没有目标,放任自流,重者自暴自弃,沾染不良习惯,在社会群体互动的过程中,家庭、社会、学校和学生四方形成恶性循环。要打破这种不利的局面,辅导员老师要理解学生。理解是赏识教育的前提之一,在方法上要求高职辅导员工作要用耐心来帮助学生,用爱心来接近学生,用关心来提升学生。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相比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要稍有差距,这是必须承认的教育现实,有些学生可能还沾染一些不良习惯,在心理上排斥学校教育和教师谈话,因此辅导员在理解学生行为上要有耐心,要准备打持久战。方法上辅导员应给班级的学生建立个人小档案,从品行、学习、志向、能力、潜力、心理、不足等方面来描述学生,认识和理解学生发展现状。进而辅导员要用爱心来接近学生,关心学生日常生活,及时了解班级学生不满情绪并寻根探源,多开展关心学生、关心社会的班会和班级活动,让学生感受被爱和爱人与爱社会的乐趣。辅导员和学生之间必须建立一条理解的关系线,开通学生情绪释放的通道,这在实际工作中会促使学生进步,有效防止学生意外事件发生。辅导员要用关心来提升学生,对学生每一段时间的变化,辅导员都能及时感知和施加能动影响。理解学生在校的行为,宽容学生的失误,学生在失误、困难的时候,尤其需要辅导员的理解和帮助。唯有理解学生,才能在学生发展的瓶颈期采取得当措施,推动学生学业和生活能力良性发展。
高职学生管理的一个误区就是对学生管的太死,约束学生的任何行为,教师总是对学生以命令的语气发号施令。信任学生的发展能力,让学生发挥能动作用,不控制学生同时指导学生是赏识教育信任学生的要义。高职学生管理只有在教学双方互信的情境下才会实现良好目标,高职辅导员要做到培养学生的价值感,开拓学生责任感。没有价值感的学生认识不到自身长处,也不以自身不足为隐患,他们自认人生迷茫,无所适从,得过且过,对于学习、生活、工作自我信心不足。辅导员培育学生的价值感要信任学生的能力,创造发挥学生能力的舞台。当前高职学生技能大赛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辅导员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级别的学生技能大赛,在大赛中锻炼学生能力,让学生自我发现自身价值。学生的责任感培养主要是指树立学生的家庭观,集体观和社会观。辅导员启发学生对父母的理解和孝心,培养他们对于家庭的责任;在集体活动中,帮助学生找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尝试理解团队的感觉;多组织社会活动,使学生享受社会中成年人的幸福和责任,理解自己未来的社会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