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师德论文
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的价值指向
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和专家化建设是辅导员师德建设的重要推力,为辅导员师德建设提供了专业框架内的道德规范和价值导向。随着辅导员工作对象呈现的多元化和复杂化,辅导员的专业能力也日益细分化、整合化和职业化,针对目前众多高校辅导员存在着工作专业不对口而带来的一系列工作适应性、稳定性问题的现实,增强辅导员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要求辅导员队伍要超越自身专业的思维和局限,深入了解自身专业发展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系,通过持续多元的业务培训,逐步增强辅导员工作业务水平。对辅导员专业能力要求的增强,促使辅导员必须清晰地认识到提升自身能力素质的必要性和现实压力,必须深刻理解辅导员工作的伦理规范,并自觉地加强道德修养和践行能力。
责任是师德的重要构成因子。随着高校的边界日益拓展,开放性和市场化日益成为高校管理和服务的两大明显特征。作为应对这种现实的举措,高校日益借用企业化的管理手段,来增强机构的运行效率和效益,强调教育的绩效责任。“绩效责任是伴随着管理主义出现的概念,通过对高等教育机构的功能履行进行评价,形成压力并促进品质改进”[1]。在高校无法摆脱市场化的今天,与辅导员相关的系列工作,如招生、就业、学生干部选拔、学生心理辅导、学生宿舍调整、校外兼职与学术研究等工作的开展,对辅导员师德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强化辅导员的责任意识和责任行为,才能为辅导员顺利开展工作提供指向,增强其道德约束力,使其工作更具公平性、公正性,从而增强辅导员的道德威望和道德影响力。
从辅导员角色的规定性上看,服务是辅导员开展工作的重要抓手,只有强调辅导员工作的服务意识,并优化辅导员工作的服务质量,从而促使辅导员在繁杂琐碎的工作过程中培养积极反思与主动奉献的精神。因此,某种程度上讲,服务质量是辅导员师德建设的外在表现和价值追求。在绩效责任的推行以及多元需求的强化下,辅导员只有以优化的服务质量和工作能力才能获得学生、同行和高校的认可。强化服务质量不仅体现在效率上,更加体现在日常与学生接触的细节中。这要求辅导员必须具有较为崇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崇敬感,必须与学生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这直接地体现在对学生的爱和对学生的满意度及幸福感持续性的关注和满足上面。辅导员师德建设的这些具有内在联结关系的价值倾向是辅导员工作与新形势下大学内外环境变化相互作用的结果,将会极大地影响辅导员师德内涵和师德建设的着力方向。
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的困境和归因
师德建设,涉及到一系列历时性的心理认知建构和情境性的道德反思,所以,师德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育人工程。辅导员工作职责的泛化、某些高校对辅导员角色的定位偏颇,加上社会氛围中经济价值的渗透、不公正和贪污腐败现象频发等因素的影响,使当前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面临困境。尽管教育部第24号令等文件对辅导员的职责有相应的表述,但在现实中部分高校对辅导员工作的职责定位并不明确。据有关学者指出:在高校中辅导员的工作范围涉及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宿舍管理、学生评优评奖、助贷勤工、就业指导等,这些工作范畴在高校的管理体制中又分属于多个部门的职责,即辅导员开展工作就要至少跟学校多个部门,如宣传部、团委、学生处、后勤处、保卫处等进行协调。正是由于高校对辅导员的角色定位模糊,使其工作职责泛化,形成“多头管理”,导致辅导员的角色冲突和角色超载,这也造成了辅导员的职业倦怠,致使其缺乏职业归属感和荣誉感。
在评价考核机制方面,如何根据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和岗位特点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考核,促使其个体职业优化发展,一直是各高校探索的重点。当前,辅导员工作评价和考核的模式大概有三种,基于德、能、勤、绩的考核;基于业绩指标的考核;基于任职资格的考核[2]。这些考核具有紧扣辅导员岗位的特点,借用了企业管理的相关方法,提供了量化参考指标。然而,“这些模式存在的共性问题就是:重奖惩轻发展,更多的是强调评价的诊断功能,而忽略其发展功能。评价时很少考虑到以辅导员为本进行问题的探讨,忽视考评的目的”[3],难以体现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缺乏对辅导员工作的人文关怀,使辅导员难以摆脱大而全的工作重负,无暇对自身道德修养进行提升。从发展机制上看,虽然高校有相关文件明确辅导员的生涯规划发展,也有相当辅导员从其岗位上实现晋升。但是,现实中高校对辅导员的定位尚处于“事务工作者”的制度认同;辅导员的职称评定、晋升渠道、发展方向尚不明朗。发展方向的不明确使辅导员的教师身份认同感不强,这成为辅导员师德建设的瓶颈,致使其对自身发展前景产生迷茫。
辅导员的专业精神不仅体现在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着精深的学习与孜孜不倦的研究上,更体现在认同辅导员工作的信念、道德良心,执着地追求学生和学校的满意度上。这里涉及到辅导员专业出身及辅导员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专业素养问题。所谓辅导员的专业出身是指辅导员在大学中所学习的专业或发展方向。专业出身直接地影响到辅导员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也从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他们是否具备从事辅导员工作所需的专业素养,即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能力。当前,不少辅导员并没有接受过思想政治教育等学科的专业教育,现行的辅导员制度又使大多数辅导员疲于应付大量繁杂、琐碎的事务性工作,而无法分身进行工作反思与职业规划。因此,部分辅导员开展工作多倾向于说教、发指令,而缺乏引导、激励;倾向于被动接受,而缺乏自觉反思;倾向于应付了事,而缺乏创新。基于这样的情况,辅导员与学生的关系疏远,师生间的世界观、价值观难有交集,辅导员就难以对职业产生价值认同和职业归属感,因此也就缺乏提升自我道德修养和专业精神的动力。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的转型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等价值取向对高校的渗透日益强化,种种不良的社会现象对辅导员师德建设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辅导员在师德建设中出现了职业倦怠、奉献精神缺失、工作热情缺乏和功利化等现象。这些现实促使部分辅导员开始“以新的社会坐标审视自己的职业,从而改变了过去那种以追求精神价值为主的价值取向”[4],转向对职业功利、经济效益和成本效率的追求上,而忽略心灵疏导、人文关怀和奉献精神的恪守,从而产生了职业道德感的误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