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物流管理论文 » 正文

民办高校物流人才栽培思路

2021-4-9 | 物流管理论文

本文作者:张尧 马海群 梁峻松 王倩兰 单位:黑龙江东方学院

民办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许多物流课程的教学方法仍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教师处于主动地位,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结果导致学生没有积极学习的主动性,也没有思维扩展空间,同时理论讲授为主,缺乏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和案例教学,这种过于简单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物流发展在我国历史短暂,物流管理专业是新兴的专业,物流管理教育处于摸索探讨阶段,多数物流专业的老师是由管理学、国际贸易、交通运输等专业转型而来,物流管理专业知识不足,甚至是边学边教,边教边学。专业教师“双师”素质不高,大部分教师缺乏从事物流工作的实践经验,师资力量薄弱。

构建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必须要在充分调研社会对物流人才需求的动向和高等院校自身办学背景及特色的基础上,分析现代物流管理人才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依据社会就业岗位群和职业层次等来确定。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管理学、经济学、信息技术和法律基础知识,较高的英语水平和计算机技能,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理论、信息系统的手段、方法,具备物流管理、规划、设计、策划等业务环节较强的实务动作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并掌握熟练操作技能的应用性、职业型、开放式物流管理专门人才。根据物流企业的实际岗位来确定核心课程体系,通过对企业调研,对物流从业人员调研和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委员会专家论证,对主要物流岗位进行分析,发现物流各岗位都需要既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又具有现场工作群体合作、组织、协调、控制、指挥及风险承受等管理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将现有的仓储主管、客户主管等36个岗位划分为运输、仓储、物流信息技术、配送、物流客户管理等5个岗位群,把原有的14门专业技术课和专业实践课的内容分解,按照5个岗位群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要,确定物流运输管理、物流客户开发与管理、配送管理、仓储管理、物流信息技术与管理等5门专业岗位能力核心课程。通过核心课程的重新构建,使课程设置紧紧围绕紧缺岗位的职责要求展开,设计出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对物流作业主要岗位能力、职业素质与知识点进行调研,构建了5个岗位群,确定了5门专业岗位能力核心课程,共同整合课程内容,动态调整与优化专业教学方案,构建面向岗位与工作过程,优化“做、学、用”为一体的与物流职业岗位紧密结合的“厚基础、多方向”课程体系和“双证书”一体化课程体系(指助理物流师、物流师等职业资格证书挂钩的“双证书”一体化课程体系),将“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和“专业技能认证”纳入教学计划,学生获得物流助理证书的相关课程培训或纳入《物流管理概论》、《物流运营与规划》、《物流设施规划(物流技术与装备)》、《供应链管理》等课程的教学中,或纳入选修课平台,或进行专门培训。

加强实践环节可以通过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具体地说,就是在校内建立物流实训基地和各种模拟实验室,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将校内实训基地和实验室建成模拟实训教学、案例分析、实证研究及应用研究的平台,通过仿真企业实务环节,将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融合成一个系统。学生通过实训可以掌握采购与仓储管理、运输与配送管理、调度等各方面的技能。在校外,利用社会资源,与本地区知名物流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学生可以通过实习参观、顶岗实习等多种方式完成理论知识到实践知识的转化,最后毕业实习是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一个重要组成环节,它是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在毕业前最后一次实践,是学生在大学毕业前进行全面综合训练、掌握和应用理论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适应社会能力的重要环节。

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毕业实习安排形式,使毕业实习与就业有机地结合起来,避免出现学生因择业而不实习。教学方法的合理组合、正确运用,是实现教学最优化、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之一,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以保证在教师导向性信息的指导下,学生真正实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在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进行了教学方法改革,一是改革常规的课堂教学方法,使用“案例或项目的研究性学习法”即将“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与“研究性学习法”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现与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二是以网络为基础教学平台,采用互动式教学法,如课堂内小组模拟游戏,案例项目讨论。三是进行现代生产仿真实验。通过对仿真模拟实验软件的操作可以有效解决针对物流管理本科专业某些课程在课堂教学和实训基地无法实际操作的困难。

“学习过程引导制,实训过程导师制”,两者有机结合,建设一支具有专兼职“双师”素质与结构的师资团队。鼓动和支持现有专职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每年送部分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提高教师的感性认识和实践经验,把一线的操作经验补充到教学中来。根据教学需要,对一些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如物流实务)聘请企业高层物流管理人员来作兼职教师。学生在企业实习时,聘请企业物流管理人员做实习导师,负责具体指导学生的实习。与物流企业共同构建物流实习基地,建立分布于货运基地、仓储配送企业的校外实训基地,让学生在学习期间有机会到相关物流企业上岗实践,通过企业上岗实践,全面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积极采取订单式培养。请进来就是把具有一定的物流管理实践经验的专家和学者请入学校,为广大师生讲学,通过由专业教师或外请专家举办有关物流管理的专题讲座,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可以跟踪到物流管理的最新进展,进而增强他们的专业信心。走出去就是带领同学们到社会实际工作部门中进行实习、实践教学,提高了同学们在实际工作中的动手能力,同时也通过应用我们学到的知识为社会提供相应的服务。并通过确立科研项目为对方解决实际工作问题。

结论

我国高校的物流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在人才培养的理念和方法上较为薄弱。民办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应坚持以培养应用型、职业性、开放式物流管理人才为目标,在教学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师资引进与培养等方面,要突出“实用性”和“实践性”,注重校企协作,建立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物流产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