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文学理论论文 » 正文

悖论诗语的逻辑思考

2021-4-9 | 文学理论论文

 

作者:陈仲义   单位:厦门城市学院

 

特殊的逻辑智慧

 

早在上世纪40年代,穆旦就为悖论语言提供了相当成熟的文本,《春》密锣紧鼓,搅动三回合的悖论漩涡。第一回:绿色的燃烧、反抗的拥抱、烦恼的欢乐,明显感觉到诗人追求的热情、反叛的意识,和与之相伴的苦闷纠结在一起;第二回合:“醒来”与潜藏在“醒来”背后的“蛊惑”产生对抗;“推开”(隐含打开)窗子与“禁闭”的肉体对抗,构成青春欲望在召唤中被阻的格局,导致既“被点燃”又无法伸展、既想飞却“无处归依”的尴尬;第三回合:内心欲望的爆发,因身体遭受禁闭,组合痛着和欲望着的矛盾结合体。穆旦可谓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第一个悖论高手。

 

40年后,年轻的欧阳江河追步他的前辈,有过之而无不及。从形式逻辑角度探究,悖论的公式类似矛盾律“是A又不是A”。悖论最简单和通常的形式体现为矛盾意象。欧阳江河在《玻璃工厂》写到“在大海深处,水从不流动”、“火焰是彻骨的寒冷”,前者是静水与流深的碰撞,后者是温暖与寒冷的对抗。下面是这首诗的一小段,由5组悖论组成,频率之高,可见应用之广:那么这就是我看到的玻璃依旧是石头,但已不再坚固。(第一组悖论)依旧是火焰,但已不复温暖。(第二组悖论)依旧是水,但既不柔软也不流逝。(第三组悖论)它是一些伤口但从不流血,(第四组悖论)它是一种声音但从不经过寂静。(第五组悖论)从失去到失去,这就是玻璃。

 

语言和时间透明,付出高代价。不难分辨,5组悖论不是180度或360度的绝对对抗,如果是那样的话,是属于一种完全互否的状态。5组悖论仅仅是局部性的互否,所以严格意义上称为矛盾意象更为妥帖。俯拾即是的矛盾意象、矛盾情境(矛盾情境是矛盾意象的扩大化、弥散化)其间渗透的是作者强大的思辩机智,在思辩的灵活转舵下,玻璃的特性与诗写的特性达到高度矛盾的统一。而长诗《火焰》也是通过火焰与黑夜、火焰与白雪、与水、与爱情、与肉体种种复杂关系,展示火焰的不朽、纯洁、献身、担戴、刚柔相济的品格,唱出生命的辉煌颂歌。在发散式网络结构中,它的主歌与付歌作为对应中轴,展现了灵巧自如的智力。单纯从语言的悖论角度看,有三个显著特色是值得一提的:1.复句的关联词运用冷和黑暗并非熄灭(转折)但比熄灭有更多的起源(转折递进)火焰或水,对任何黑夜都是一只耳朵,但不朝向歌颂(转折)当水发抖,火焰脱去衣裘当刀砍下,火焰伸出头颅。

 

而我将从火的头颅进入火的良心。(转折)并为火焰保留最后的黑夜,(递进因果)和白日。哦彻骨之美,盲目之美,既不是燃尽,也不是(连锁)水从火焰流走,火在血液中流下———《火焰》九个诗句中诗人采用“并非”、“但是”、“既不也不”等关联词,利用转折、并列、递进、因果、连锁等五种形态的逻辑推进手段,完成了情思的跌宕起伏,同时也完成语言矛盾的变化,更好地体现了火的内在丰富性。

 

2.逻辑上的“正反合”运用

 

时问则意味着火是自身的取消(反)和转变,以火馅命名的事物是不朽(正)所有不朽事物中坚持末日的人将视火焰为寒冷、寒冷(反)在任何时间里都是高贵的(正)远离群众和必要的。

 

水靠近寒冷但在血流中贮存(过渡)火焰则是对于水的紧握,双手(转换)在火焰中摸不到骨头,然而火焰坚不可摧。(合)———《火焰》9行句子有5个小层次,开头一句用时间否定火焰,接下来以火焰能够命名火焰肯定火焰,第3句反说,视火焰为寒冷————进入反题,紧接再一个正说“寒冷是高贵”,最后通过水与火密切依存关系,及在肉体(血与骨头)内的转换过渡,合题式的显示火的不朽,呼应第2句,其思路恰是:反—正—反—正—合,通过这么一段超短途的频频“反正”,很可以看出诗人玩耍辩证法的娴熟老到。而其中的“反———正”恰恰暗合了悖论的原则。

 

3.思维上的“两面神”运用

 

古罗马的两面神,同时能看到正面、前方,又能看背面、后方。运用到科学思维中便是“逆向反求”法,主要指思路朝相背的方向延伸,最后在终点上归为同一。像“光量子”的概念思维,就是将势不两立的质量和能量的吊诡化解为“玻粒二象性”。“将石像的微笑默想为花粉的人/自己将成为花粉/甜蜜的一生,甜蜜的死亡。”(《智慧的骷髅之舞》)———“花粉的人”以甜蜜为最终旨归,甜密表面是相同的,但人生两极终端生与死,内涵绝不一样,而诗人硬把它们等同起来,表面相同的甜蜜,内在思维却走向反面,本身也就构成一种方位不一的反讽。需要注意的,同一诗中“拥有财富却两手空,背负地狱却在天空里行走”之类的矛盾意象和矛盾情境,不仅仅强调矛盾,也在矛盾中强调否定效果。因对比、反向关系,骤然间加大了思想容量。

 

这种“两面神”背逆思路遍布于欧阳江河诗作中,它造成文本表层与深层蕴量的矛盾增殖,实际上亦大大提高了诗思的密度浓度。《一夜肖邦》极为纯熟:……可以把已经弹过的曲子重新弹过一遍,/好象从来没有弹过。/可以一遍一遍将它弹上一夜,/然后终生不再去弹。/可以/死于一夜肖邦,/然后慢慢地、用整整一生的时间活过来。//可以把肖邦弹得好象弹错了一样,/可以只弹旋律中空心的和弦。/只弹经过句,象一次远行穿过月亮。/只弹弱音,夏天被忘掉的阳光,/或阳光中偶然被想起的一小块黑暗。/可以把柔板弹奏得象一片开阔地,/象一场大雪迟迟不敢落下。/可以死去多年但好象刚刚才走开。//可以/把肖邦弹奏得好象没有肖邦……欧阳江河用连续八个互否句式,狡黠地否定肖邦,又极为聪慧的肯定肖邦的唯一性,真个把悖论玩得左右逢源。其中第三段是最丰富复杂的一段。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