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素养教育教学论文
本文作者:刘巧英 单位:中原工学院
随着全国“校校通”工程的实施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的信息素养与以前相比有了很大提高,但与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需求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尤其是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将直接影响着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基础。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包含多个方面,跟图书馆、实验室、两课活动和各科教学都有紧密的联系,不可能单靠图书馆员的教育就能实现教育目标。然而,长久以来,图书情报部门、计算机老师和各学科教师相互间独立教学产生的弊端已显而易见。虽然不可能拥有一支独立贯彻落实信息素养教育的、专业的信息素养教育队伍,但从国家层面、专业协会层面或学校自行制定信息素养教育教师培训计划还是可行和非常重要的。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信息社会创新型人才,总体目标需按小学、中学和大学的分阶段目标逐步完成。纵观我国已构建的《北京地区高校信息素养能力指标体系》、《高校学生信息素质综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和《高校大学生信息素质指标体系》(讨论稿)的体系内容,或众多学者对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标准的研究[1],这些指标体系的评估过程也正是信息素养教育的促进和实施过程,体系内容正是进行信息素养教育要实现的目标结果。所以,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目标实现即可视为信息素养指标体系的完成。不过,目前建立全国性的指标体系既不现实,也不可能,这是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存在较大的地域性差异所致,但可在教育水平较接近的地区根据信息技术设施和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基础设立一致的信息素养标准,以指导和督促信息素养教育目标的实现。
理论是对教学的指导,每一种理论都有其闪光点。信息素养教育同样需多样理论来指导。在信息社会,针对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及需求,需要融入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理论以指导信息素养教育的开展。以自学为主的大学学习情境为融入建构主义理论思想提供了佳境。建构主义是指人们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构建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2]。这种理论思想更加强调教与学的主动性、协作性与情景性,强调学生是认知主体,是意义的主动构建者。融入建构主义理论可使学生产生自己构建知识的学习观,不再依赖教师的单纯传递知识,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来获取信息,构建知识,提供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与大学生自主学习、自助服务相一致。在凸显个性和差异的教育中,以“学生个体为中心”的教育原则与人本主义理论思想不谋而合。人本主义教学思想关注的不仅是教学中认知的发展,更关注教学中学生情感、兴趣、动机的发展规律,注重对学生内在心理世界的了解,以顺应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以及个性差异,达到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其认知与情感的相互作用,重视创造能力、认知、动机、情感等心理方面对行为的制约作用[3]。可见,人本主义理论可引导学生激发自己高层次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从“学会如何学习的人”到“学会如何适应变化的人”,再到顺应信息社会要求“充分发挥作用的人”,从而实现“自我实现”的教育目标。
信息时代,人们对信息技术的关注和崇拜忽视了精神道德的培养和人文关怀,使信息产生异化,进而影响大学生完整人格的塑造。在信息素养教育中,过分强调技术和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忽视人文方面,如信息情感、信息文化、信息评价和法律意识的教育。信息素养内涵的综合性特征使信息素养教育应是知识和道德、科技与人文并重的教育。因此,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即课程体系应紧紧围绕信息素养内涵进行设置,包括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理论课程应包含计算机基础知识、信息语言学、信息经济学、信息传播学、信息素养概论、信息技术学等信息基础知识教育课程,还应有信息文化学、信息伦理学、信息法学、信息社会学、知识产权等信息道德教育课程。实践课程包括信息的检索与利用、信息的交流与传播、信息的鉴别与评价、信息的组织与管理、信息的理解与构建等信息能力教育课程。同时注重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合理结合,在教育过程中面向低年级同学进行普及性信息素养教育,面向高年级同学进行拓展性信息素养教育,面向研究生进行创新性信息素养教育。
我国现有的信息素养教育模式有基于资源学习的信息检索课模式,基于能力的计算机应用学习模式,基于协作的嵌入式教育模式。三大教育模式是信息素养教育发展的客观产物,然而由于认识的差异和对政策的依赖,信息检索课和计算机文化课“两足鼎立”的格局一直未被完全打破。毋庸置疑的是,信息检索课只是信息素养教育的一方面,是图书馆素养的延伸。计算机文化课因其继承性特点和在信息素养教育中的工具性角色,其作用不可忽视。但二者又都不能独立承担信息素养教育的重任,所以要开放教学,将信息检索课与计算机文化课渗透到专业课学习中,结束条块分割的格局,开展以信息素养为共同价值取向的合作,使嵌入式整合教育模式成为主流教育模式。也可向社会开放,让更多的主体参与到信息素养教育的队列中,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学制教育与终身教育结合起来。
丰富、多元、立体的教育资源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基础,是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必要条件。信息素养教育资源大体包括计算机网络、在线教育平台、教学基础设施、信息资源、课程资源、师资资源等方面。我国因长久以来教育资源的孤立分散,加之结构性缺乏,进而直接影响信息素养教育的效果。因此,在丰富现有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将分散在各个院系的的教育资源有序合理地进行整合,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提供结构优化、开放自主的校园信息化环境是当务之急。整合的内容包括:(1)课程内容的整合。包括教材、课件、资料库、实践习题等。(2)教育网络的整合。包括计算机网络设备的共享、在线教育平台的共建和使用等。(3)信息资源的整合。图书馆馆藏资源与院系资料室资源的整合,与网络开放获取资源的整合等。(4)师资资源的配合。计算机教师、图书情报人员与专业课教师的配合,通过协作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信息素养教育与终身教育一样具有普遍的意义,包含方方面面,是长期性的工程。因其长期性,所以需要通过管理确保教育目标和效果的实现;因其工程性,所以需要通过管理确保各项内容的规范实施。信息素养教育因其教育内容的多重性、教育主体的多层次,所以需要教育管理者采用刚柔相济的现代管理理念将二者有效地结合起来,以实现信息素养教育的目标。通过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激发内驱力,增强凝聚力,给予人文关怀,关注教师和图书馆员在信息素养教育中的作用,以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和图书馆员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使其能在一种相互理解和支持的氛围中共同完成信息素养教育任务。同时从制度上给予保障,使制度内化为教育者的内在驱动力,单纯的柔性管理很难实行的,所以需刚性的制度化管理与其相辅相成,如激励制度、管理层统筹协调制度、信息素养标准、信息素养评估与反馈机制等,通过刚柔并济的管理促进信息素养教育的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