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家庭教育论文 » 正文

家庭教育社会化发展思索

2021-4-9 | 家庭教育论文

本文作者:卢宁 单位: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文化传播系

家庭教育责任的转嫁,最直接的危害就是致使未成年人的生活质量降低、容易形成不良生活习惯、学习有障碍、滋生厌学情绪以及不良情绪的发展和不健康人格的形成,家长对子女的期望是一个将来角色的事先预订,是一个内在的心理过程。很多家长往往把子女看成自己生命的延续,甚至把自己未实现的愿望和理想转嫁到子女身上,多数家长对孩子的未来都寄予了很高的期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进一步被强化。考高分、进名校、当官、挣钱,对子女成名成才的“伟大又崇高”的功利性目标和要求往往与孩子真正的兴趣爱好、自身能力不一致,这样如此“美好”的以至于到了无视孩子特点、潜力的过高目标让未成年人产生过重的心理压力;而且有些家长在子女达不到自己的要求时会产生急躁心理,变得没有耐心和理智,从而采用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使亲子关系变得紧张恶劣。家长对子女的过高期望和功利性目标常常让子女没有自由,个人潜力和主体意识受到过多束缚从而难以被发掘,长此以往,未成年人会对学习产生恐惧心理、失去兴趣,对未来悲观、失望,没有创造的激情和愿望。

我国自古对于家庭教育就有深刻的认识和实践,有着重视德育的优良传统,但社会的转型和家庭的变迁使得现代社会中家庭教育中的德育功能也发生了变化。尽管道德教育是我国家庭教育中的精华,但是在教育实践上家长的关注度却并非如此,家庭教育中的德育教育严重弱化,实用主义的思想日趋强化与过分的张扬,使得以知识、技能教育为主导的学习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主题和未成年人社会化的主要内容,而未成年人的道德建设却受到极大的挑战。所谓家庭教育投资,通常指家庭向特定的教育组织或者教育对象进行的直接投资,它包括:家庭支付子女的学费、支付给家庭教师的工资、子女购买各种书籍所花费的支出、以及成年人为增加自身的知识存量或更新知识花费在各种职业教育或职业再培训方面的费用以及购买各种学习资料的支出等。[3]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家长对于教育的重视是显而易见的,对于教育方面的投资也是前所未有的,但是在教育投资的动机上取向很明显,辅导班、补习班、学习参考书等是家长们的主要选择,知识学习等智力投资才是家长们最重视的方面,而忽视了其他非智力因素。大多数家长很少考虑孩子的真正爱好和兴趣,忽视了未成年人的个性和需求,而想当然的把自己的选择当成孩子的选择,按照自己的意愿和目的行事,教育投资出现偏差。

在中国传统的家庭模式中,不仅包括夫妻和子女两代人,三世、四世同堂的现象也是十分的普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变迁,家庭结构和家庭模式也随之产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传统社会的这种“大家庭”的人数越来越少从而发展成“小家庭”;家庭结构也日趋简单,从一个家庭几代人、多长辈、多子女的传统主流家庭模式变成通常只有两代人的家庭模式,也就是核心家庭,即有父母及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那么核心化和小型化的家庭对于未成年人的社会化会有什么消极影响呢?核心家庭中的人际交往单一。家庭规模越大、人口越多,人际关系越复杂,容易产生矛盾和冲突;现代的核心家庭人口数量减少了,简化了人际关系,缓解了传统大家庭中的矛盾,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更容易协调。但是,这种人际关系网络在未成年人社会化过程中也有其弊端,由于家庭人员的数量少,扮演的家庭角色单一,交往的对象较少、内容单一,这在一定程度上容易导致未成年人在社交能力上出现问题,如没有集体观念和团队合作精神,独断专行等交往障碍。如果父母工作繁忙,孩子容易产生孤独感,如果父母双方脾气不和经常发生争执,孩子性格容易出现偏差等现象。核心家庭的内部支援力减少。传统家庭的人员较多,尤其是三代以及以上同住的家庭,很多未成年人的人生经验、生活帮助都是从隔辈人那里获取的;而目前的核心家庭中,子女的互动对象只有自己的父母,虽然家庭的内聚力增强了,但是遇到困难时,只能向自己的父母求助,而亲属的支援力大大减少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孩子失去了一个多维的成人世界的支持网络,于是开始转向同龄群体寻求行为的参照系,在同伴那里寻找帮助和指导,那么这一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未成年人的成熟感和责任心的形成。

城市化是家庭教育变革中的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受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影响以及城市文化的浸润,城市化进程中的家庭人的自我意识在逐步复苏,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开放,文化的洗礼,使家庭教育逐步开始也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落后走向先进。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以及生活的压力让现代人无法停下忙碌的脚步,工作岗位有限、就业形势严峻、职场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过大,对于身在职场的父母来讲,为了生计而无暇去顾及家庭和孩子,这种生存压力最后被迫转嫁到孩子身上。很多父母由于工作忙碌把孩子交给长辈照管或者请保姆、家教老师来替代自己对孩子的照顾,更有甚者把孩子送到寄宿学校或者各种各样的学习辅导班,把家庭教育的责任推给别人或者学习机构。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未成年人与家长相处的时间十分有限,没有时间与父母交流和沟通,在父母的忽视中找不到自己的价值。亲子互动的缺失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必要社会环境条件受到了剥夺,因此其社会化必然出现重大缺陷而无法达到正常水平。

家庭教育不是静止状态,而是一个动态的互动过程,是一种纵向的文化传递过程,子女的社会化是否顺利和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家长这一家庭教育的施教者。作为施教者的父母,如果他们的社会化程度很高,通常来讲,他们的整体素养也就比较高,在与子女的互动过程中能够科学合理的引导、帮助孩子,用自己的社会化经验去引导、教育孩子,因此他们的家庭教育质量也就比较高;反之亦然。家长的社会化程度在家庭教育中主要表现在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两个方面。何为教育观念?笔者认为,教育观念就是指家长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对于孩子的学业、德育、身心健康等方面所持有的观点和看法。美国教育学家斯特拉夫所说:“对儿童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得到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人格的收获;播上人格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家庭教育观念是家庭教育的核心,直接影响着家长对于子女的态度和行为,影响着未成年人的社会化进程。虽然现在的父母特别注重子女的教育,而且不惜大力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在家庭教育的实践活动中,家长不能完全把科学合理的教育理念落实到实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