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旅游类论文 » 正文

旅游职业论文:旅游职院校外基地创建思路

2021-4-9 | 旅游类论文

本文作者:卢瑞 单位: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

校企合作现状

经过近四年的发展与壮大,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依托宜昌区位优势打好三峡牌,先后同宜昌地区知名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并在合作过程中加强沟通、不断深化,同三峡大坝5A景区、三峡人家5A景区共同建设了导游讲解实践教学项目,同均瑶锦江国际大酒店、上海葛洲坝旅游旅游集团等共同建立了酒店服务、游轮乘务实践教学项目。为了保证实践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学院的实践教学水平,确保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训练的全覆盖。我们积极走出去,先后同杭州君澜大酒店等大型旅游企业集团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建立“企业课堂”等方式开办“订单式”培养班,并在2+1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探索1+1+1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学生上学企业资助,学生实践教学企业参与,学生实习企业提供岗位,学生就业企业优先录用,学生发展企业提供平台的企业深度参与学生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拟以我院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模式的运行机制研究为依托,系统分析旅游院校与旅游企业深度合作的运行过程。并分析合作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以便于在合作过程中不断改进,提高校企合作过程校企双方的融合程度。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完善的运行机制是校企深度合作良好运行的基础。学校在校企合作过程中都是主动寻求企业支持,而很多旅游企业在校企合作初期并不热心,最近几年不断严峻的用工荒,特别是服务行业内的人力资源匮乏,为旅游类院校与相关企业的校企合作提供了机会。我院在校企合作运行过程中,通过校企合作办公室的策划,形成了广泛接触、了解企业;校企合作、深入企业;深度合作、校企融合的校企合作发展过程。在遴选企业的过程中,我们广泛收集企业信息,通过区域旅游人才需求专项调研,广泛接触企业,形成了区域旅游人才需求调研报告[1]。并以此为契机,深入接触区域综合性旅游企业,建立广泛的校企联系。同时,我们充分利用学生就业信息和教师行业人脉关系,将校企合作企业的视角定位为:立足宜昌,辐射全国。通过多渠道信息的收集和广泛的企业接触,我们最终与长江三峡旅游有限责任公司等三十余家旅游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与旅游企业的合作,绝大多数情况下源于企业的毕业生和实习生的选派。学院通过对毕业生的跟踪,特别是对实习生实习过程的跟踪,让实习带队教师,特别是专业带头人,同企业进行深度联系。通过专业带头人和实习带队教师的信息反馈学生实习过程前、中、后的情况和意见收集,并通过学校相关合作部门广泛走访相关企业,共同确定校企双方合作的前景和共赢基础。通过初步的校企合作推进,我们选择一批具有社会责任感,愿意为旅游行业人才培养提供支持和帮助的企业进行深度合作。

并通过初步合作,深入企业,同旅游企业在人才培养工作的认识上达成共识,尽量避免校企合作的形式化和空洞化,为实现校企合作的多赢局面奠定基础。经过近五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先后派出酒店管理、旅游管理、园林技术等专业带头人和负责人五十余人次深入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担任实践教学驻点教师等,强化了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学生管理工作,也加深了校企双方的合作联系。对已经同学校建立校企合作联系的企业,以专业带头人为依托,联系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通过专业带头人的企业实践与调研,企业能工巧匠的学校聘任,学校骨干教师的企业实践锻炼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加深校企双方了解,凝炼双方优势,共同分析企业人才需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结合点,把握旅游行业特点,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在同本地企业的合作过程中,我们实践了淡旺季交替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确保学生淡季在校学习理论知识,旺季进厂提升实践能力。在同外地企业合作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空间的局限性,加强学院网络课程的建设力度,鼓励学生在实践之余利用网络加强理论课程学习,并与企业积极协商开设“企业课堂”,让学生在实践岗位工作之余利用休息时间轮替参加“企业课堂”学习,在实践过程中强化理论基础。通过近一年的实践和尝试,先后有十余名教师走进“企业课堂”,同时聘请了三十余人的企业一线管理人员参与“企业课堂”教学工作,完成了一学年308课时的企业课堂教学工作任务,拉近了学生与企业的距离,让学生更早的融入企业氛围和环境,实现了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显著增强。

校企合作中的优势和亮点

通过近几年的校企合作探究,我们感受到了行业企业参与学院教学管理的紧迫性,充分认识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重要性,形成了一系列的人才培养中的亮点。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院依托校企合作办公室,联合各系部教学单位完善专业建设机构,由系部和企业共同成立专业建设委员会,制定适合校企合作条件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及时拓展实践教学基地范围,将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等人数较多的大类专业进行重点的实践教学基地的拓展,通过几年的实践和完善,先后建立了四十多家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涉及景区、酒店、旅行社等多个行业(图1: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行业分布图)。通过多行业的校企合作,提升了专业建设特别是学生职业能力和实践技能的提升,初步形成了以旅游管理为核心,以旅行社经营管理、酒店管理、景区服务与管理、休闲服务与管理的旅游管理类核心专业群。依托会计电算化、文秘、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为旅游管理类核心专业群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拓展专业群建设,初步构建了具有学院特色的旅游专业群,形成了依托旅游行业培养旅游高技能实践人才的培养模式。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我们广泛实践了2.5+0.5、2+1、1+1+1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鼓励教师参与教学研究,探索教改模式,在近三年的教科研工作中,申请立项旅游教指委重点项目一项、省级教改项目两项、市级教科研项目十余项,形成了良好的以教改促教研、做教研探路教改的良好教研教改模式,提升了学院的综合实力。

通过校企合作的实践探索,我们培养了一批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和专业带头人,帮助学院在专业建设上能够紧跟行业趋势,在人才培养上能紧贴市场需求。我们的教师在进入企业初期,我们严格按照企业一线工作员工的要求,协商企业为教师提供工作服和工作岗位,让教师真正体验一线员工的工作环境和技能要求,并不断提升教师工作能力要求,结合教师专业特长协助企业从事基础性管理策划工作。通过半年到一年的企业挂职锻炼,让教师不仅具备了基本的旅游企业一线工作能力,同时熟悉了旅游企业工作流程,建立了旅游企业人脉,为校企深度合作的良好沟通奠定了基础。教师的企业经历和个人成长,也为课程教学内容的调整和人才培养规格的调整提供了大量的一手数据,为专业建设的不断深入提供了依据。现在的高职院校动辄几千人、上万人,一个专业少则三五个班,多则十多个班,现有的校内实训条件无法满足实训教学的要求,更谈不上学生专业基本功训练的全部过关。通过校外实践基地的实践课程学习,有效的缓解了实践教学场地、设备的矛盾,提升了学生基本实践技能,为学生顺利进入旅游行业基层管理岗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通过学生提前涉足企业工作环境,进入工作角色,为学生认识行业特点,进行专业教育提供了最有效的教材,也为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了参考。在最近几年国家和省相关行业和教指委举办的各级各类行业技能大赛中,我院学生表现优秀,成绩突出。在湖北省旅游局和宜昌市旅游局每年举办的导游服务技能大赛中,我院学生多次获得新人组桂冠,并在同类院校中始终保持整理优势领先。在旅游教指委举办的导游技能服务大赛和酒店技能服务大赛中,学院派出选手均全部获奖,在湖北省同类高校中成绩优秀。而英语口语大赛、英语翻译大赛、普通话大赛等综合素质类项目的比拼,也充分展示了学院学子的风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