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农村教育论文 » 正文

新农村建设论文:新乡村建设下教育目的探究

2021-4-9 | 农村教育论文

本文作者:勾洪群 单位: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农村教育目的的理性思考

有学者认为,农村教育不能以损害农村未来发展利益为代价,单纯满足城市对人才的需求;需要抛弃会使进入城市中的孩子成为脱轨者的教育模式,保障向上流动的公平机会,让“寒门能出贵子”。教育应该适应包括乡土文化和民族传统文化在内的多元文化的需要,积极开发承袭传统的乡土教材,既是对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可以帮助无法通过升学之路而向上流动学生,找到实现自我幸福的途径,拥有过硬的技能和乐观的心态面对未来生活。传统的“离农”教育不利于农村社会发展,“为农”教育不利于学生个人发展。

承认城乡教育差异的现实,采用“和而不同”的教育形式,在教育制度设计上消除城乡二元对立模式,同时协调以乡土文化为代表的地方性知识到农村教育的课程设计和教材中去。⑥刘铁芳也认为应该关注农村学子的生存状态,使他们中的部分人享有接受更高级教育的机会,又使不能升学的孩子拥有一段美好的教育记忆,⑦成长的快乐属于每个人。实际上,适合才是做好的,农村教育内容只有关照农村实际生活、切合农民及其子女的需求,才能真正为农民谋幸福,成为改善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必需品。

农村教育目的的应然取向

基于对理解教育目的、教育内容立场和所处阶层利益,对农村教育目的的理解有差异。庄孔韶认为农村教育应该跳出“离农”或者“为农”的选择漩涡,代以“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眼光重新反思我国农村教育目的的发展方向。重点讨论农村教育的功能和目的。⑧不可否认,在知识经济的今天,单一路径选择会造成农村教育的封闭性和约束性,压抑寒门莘莘学子接触社会而自由发展的机会。当前农村教育目的应统一在关照生命的实践中,因为只有尊重教育对象的个人选择,让农村学生自主自由地选择未来发展的路向,才能真正解决农村教育问题。

第一,以连续发展观点谨慎选择农村教育目的。中国东中西部地区差异显著、民族众多、族群文化多元复杂,城乡地区发展差异显著,而且城乡差距有多样性,并有拉大的趋势。因而需要根据经济发展情况和地区文化特点,探寻“离农”和“为农”目的选择的适合点。

第二,用长远动态眼光协调农村教育目的地区差异。沃尔夫(EricR.Wolf)曾从人类的演化角度指出,乡村并不能直接从“传统”跳跃至“现代”,因为如果这种跳跃是不自觉的,会带来诸多弊端。农村正向工业化发展,但基础是农村社会,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必然需要持续变迁,⑨需要很多代人的努力。当下,现代化是农村发展的必然走向,城乡二元对立模式必然会打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城镇化会逐步改变农民就业结构和身份,值得注意的是,光是身份的改变不是真正的改变。基于城乡二元对立出现的“离农”与“为农”的农村价值悖论,将农村教育放置于农村发展史与快速变迁的城乡建设背景中动态而全面性的考察应是农村教育目的价值定位。

总之,在“三农”问题日益成为政府和大众关注的焦点的背景之下,农村教育的目的与价值取向应该既不能抛弃社会发展需要,也不能忽视个性发展,应该以更为多元的方式看待不同农村地区的教育发展现状,渐进动态地实施农村教育改革。始终需要时间、汗水和智慧才能完成农村教育的变革之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