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安全教育论文 » 正文

传统安全论文:非传统安全教学机制评析

2021-4-9 | 安全教育论文

本文作者:叶三梅 单位:池州学院政法管理系

当前高校没有充分发挥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尤其是非传统安全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造成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缺乏,造成学生对非传统安全的实际认知和他们的期望值之间的巨大反差、学生的社会认知与社会现状的巨大反差,人为地拉开了大学生与社会的距离,这对于大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认识社会进而融入社会十分不利。同时,作为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参与世界竞争的骨干力量,大学生们对非传统安全问题的态度、认知和能力直接影响了整个社会应对非传统安全的能力,高校大学生非传统安全教育的缺失为未来社会的发展稳定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

大学生非传统安全教育的目标和意义

对大学生进行非传统安全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大学生非传统安全教育就是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以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为依据,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安全知识、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为主要教育内容,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使学生逐步形成非传统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行为知识与技能,养成正确应对非传统安全的态度和习惯,以保障国家、社会的稳定和个人健康地成长。[1]知识目标:通过非传统安全教育,让学生了解非传统安全的内涵、特点及影响,明确非传统安全与传统安全的关系、非传统安全与国家安全、社会安全的关系、非传统安全与大学生的关系;弄清当今国际社会面临的主要非传统安全问题,主权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主体在应对非传统安全中所起的作用;把握中国当前面临的主要非传统安全问题,了解中国政府的态度和政策措施。能力目标:通过非传统安全教育,让学生具备识别危险的判断力,掌握避免安全事故的技能,具备应对安全事故的自救、自护能力;具备拒绝诱惑、抵御违法犯罪的能力;初步认识现实社会和国际形势的复杂性,能够做出有利于个人安全、社会安全和国家安全的行为选择;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同时,能采用恰当的途径和方法救助他人;面对各种正在或可能给国家重大利益造成影响的威胁时,具有维护和获取国家重大利益的行为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非传统安全教育,激发学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强化他们对国家、社会和民族的安全责任意识,培养其“国家归属感”、公民责任感及忧患意识,养成安全习惯;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大局意识和合作意识,塑造团队精神,确立正义和平等观念;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形成尊重生命、珍视健康的态度;普及正确的生态意识,具有科学的伦理观、价值观和发展观;树立拒绝诱惑、远离危险、防范侵害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灾文化意识;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塑造安全人格。[2]通过教育,使非传统安全文化的培育成为大学生人文精神的自觉追求。

对大学生进行非传统安全教育,除了具有传统的安全教育所产生的意义外,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大学生非传统安全思维。树立综合安全观。非传统安全涵盖了经济、社会、生态等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到恐怖主义、流行疾病、生态环境、能源枯竭、金融危机等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经济、军事、政治、文化、生态、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已经相互交织在一起,成为一个有机系统,任何一个方面受到威胁,整个国家安全都会受到严重威胁。也就是说,国家安全利益已经多元化、系统化。同时,与传统的国家安全威胁相比,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形态、边界和活动规律往往难于确定。它们好似蒙面杀手,多半“来无影去无迹”,杀伤力强大且带有突发性,有时事态看上去相当孤立,有时又“牵一发而动全身”,某一方面的安全问题可能引发或者激化其他方面的安全问题,有些问题之间已经形成“问题—危机—冲突”的恶性循环链条,而使其造成的影响和危害呈现逐步放大和连锁效应,对国家安全造成双重或是迭合的威胁。高校对大学生进行非传统安全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安全观,在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时重视各问题领域之间的联系,避免单向性的思维倾向。树立合作安全观。在非传统安全中,国家边界并没有像在传统安全观中那样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主权也不再是一个绝对不可分割的概念。许多非传统安全问题往往超越了国家边界而带有跨国性、不确定性,它们可能从一国“外溢”至他国或从他国“内流”到本国,对于国家间、地区间关系甚至全球性的国际关系造成的冲击和危害都是前所未有的,解决非传统安全问题单靠一国之力难以完成。同时,非传统安全所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非传统安全威胁还容易与传统安全威胁相互结合,许多领域的安全问题仅靠简单的军事手段已不能解决。这表明在相互依赖程度日趋加深的全球化时代任何国家不可能脱离地区安全、全球安全而独善其身。

各国在解决非传统安全问题时,要注重国际社会的各种行为主体的协同合作。“共同安全”、“合作安全”以及其他的新安全观都应该纳入到非传统安全中。高校对大学生进行非传统安全教育,就是要培养大学生的合作安全观,塑造放眼全球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合作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观。非传统安全是一种更注重“人的安全”的安全观。在传统安全中,安全更多的是对国家整体安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考虑,认为只要国家安全了,个人的安全也就有了保障。但是,面对非传统安全问题时,人们发现,国家安全并不必然等于个人的安全。在非传统安全中,直接面对威胁的是人(你、我、他),而不是其它,人的安全与人类安全是所有安全问题的核心,对人的价值的尊重是所有安全问题的终极关怀。[3]非传统安全强调谁安全、从哪儿得到安全和如何确保安全等问题。因此,那些对人的安全存在直接威胁的要素是考察非传统安全的基本出发点。它从人的基本需求出发,既关注人的生命本身,也关注人的自由和尊严,既关注暴力威胁,更关注非暴力威胁。高校对大学生进行非传统安全教育,就是培养大学生“以人为本”的安全观,保持对生命的敬畏、对他人的宽容,尊重和维护人的价值和尊严。[4]

大学生非传统安全教育的途径

对大学生进行非传统安全教育,绝不能仅靠一时一制的突击性活动,要形成常抓不懈的有效机制。健全领导体制,强化对非传统安全教育的重视力度。建立健全由校领导负责,学校各职能部门、院系统筹兼顾的领导体制,规划和制定大学生非传统安全教育的总体工作目标和任务,加强对大学生非传统安全教育的指导、协调和监督工作。将大学生非传统安全教育列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中,纳入人才培养目标中。制定详细的教育计划,提供教育的软硬件保障,形成学校上下重视非传统安全教育的氛围。加强制度建设,建立良好的非传统安全教育管理机制。[5]学校要根据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制定和完善各项安全工作和责任制度,保障安全教育责任到人、安全教育落实到位。要建立公共安全危机管理机制,包括危机预警机制、信息透明机制、危机反应机制、善后救助机制、心理干预机制等。对大学生进行非传统安全教育,绝不能仅靠一些人一些事,要整合校内各类资源,形成合力,让大学生始终置身于安全教育的文化氛围之中。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并存,发挥课堂在非传统安全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高校要全面落实非传统安全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落实学分”的要求,把非传统安全教育纳入正式教学计划,制定教学大纲,走非传统安全教育系统化、规范化的道路。非传统安全教育进课堂一般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单一学科模式,从各学科选取与非传统安全教育有关的内容整合后发展成一门独立的系统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或选修课在全校开展。一种是渗透模式,将非传统安全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各个已有学科的课程中去,通过各学科的实施,化整为零地实现非传统安全教育的教学。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相辉映,发挥学校在非传统安全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学校的显性文化包括校容校貌、各类设施、各类教学、课外活动和规章制度等,其中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的教育作用不可小视。它寓教于乐,使安全教育更加直观、生动,更易入脑。如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以及校刊、校报、橱窗、画廊宣传安全知识,在校园公共场所设置醒目的安全教育标志;创建“防灾型校园”、“绿色校园”、“平安校园”、“无毒校园”等;利用军训加强防灾演习和应急救援训练;在中国传统节日,开展一些民俗民风活动等。学校的隐性文化是指隐含于学校师生员工自我意识中的价值观念、教育观念,以及集体舆论、精神氛围、校风、教风、班风等。[6]它体现在学校的一草一木、教职工的一言一行之中,对大学生的影响“润物细无声”。高校在完善显性文化建设的同时要更加重视隐性文化的培育。如校园的环境设计、建筑布局、道路布置、绿化甚至教室采光是否体现了人与环境的和谐,后勤服务方面是否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等等,让学生漫步校园时潜移默化地接受环境教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