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视觉艺术论文
作者:周进 单位:复旦大学
在古希腊和古罗马,不管是为陶器绘制画面的画家还是精通壁画的大师都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上流社会的庭院墙壁上可能绘制着壁画,这更多是为取悦家中的妻儿。建筑艺术的成就导致当时对绘画需求极少,画家落后于那个时代。而中世纪,教会把艺术家作为最有力的同盟,艺术家也找到了强大的资助人。13世纪的城市发展,视觉艺术成为了最早受益的艺术。文艺复兴的到来,资产阶级的崛起导致了社会对艺术品的大量需求。15世纪的人们对艺术充满敬畏,认为艺术是卓越的和受神灵点化的。因此,艺术家有创作的自由和选择画风的自由,那个时代也产生了许多的艺术巨人。18世纪,艺术评论家出现,席勒首次提出了美育的概念。1839年,摄影术的发明直接导致了古典绘画写实优势的丧失,从此绘画不得不在另外两条道路上寻求生路,一是从塞尚-毕加索-蒙德里安的理性抽象,一是从凡高-马蒂斯-康定斯基的感性抽象,艺术跟随着思想、社会和经济各个方面以前所未有的激烈姿态发生变革,视觉艺术的发展也进入异常发达的多元化时期。
20世纪美国艺术教育崛起时,曾产生了两种观点,一种是艺术教育成为教育必不可少的和关键部分,从艺术中可以学到有关我们自身和世界的知识、价值观念,而这些是从其它学科得不到的;一种是开展艺术教育,可以为其它学科的学习带来好处,因为艺术为学生的情感表达和创造性冲动提供了一个出口,使学生的身心更加健康。
艺术教育在高中变得虚无
笔者于2010年在“视觉艺术与设计”课程上进行了问卷调研,共收集73份有效问卷,其中一个问题是:你最近一次上艺术课是在哪一年?填2009年9人,占12%;2008年18人,占24%,2007年31人,占42%,其它占34%。也就是说:艺术课程在中学被严重消解已是不争的事实,导致这一普遍现象主要原因是学校的升学压力。在抓升学为主的高中阶段,艺术教育不再重要,艺术与学生的考试成绩无关,与知识发展无关。因此艺术课程就尽量少上、甚至不上。以美国的艺术教育发展为例:20世纪早期的美国,绘画普遍被认为是一门手艺,是为了更好地在工厂劳动的技巧;1977年,美国出现了一份题为《回到我们的感觉:艺术对美国教育的意义》的国情报告,这一报告提出15条建议,核心思想是:只有当艺术变为每个学生在校内外和在各个学习阶段上个人学习经验的中心时,美国教育的基本目标才能实现。1988年,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又发表了《走向文明:关于艺术教育的报告》,这一报告将艺术教育总的目标描述为:使学生接触和学习人类文明所取得的所有富有意义的成就。1994年美国的《艺术教育国家标准》,在9至12年级阶段要求:一、学生能在更深层次上和更广范围中发展其视觉艺术作品,并反映出他们在创造技能和解决问题技能上的成熟;二、能够运用精确的术语表述各种视觉关系中复杂、深奥的观念;三、能够评价艺术作品,评价自然界和人工环境的艺术特征和审美质量;四、能够把有关艺术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的理解与当代生活中的各种情境相联系。《标准》明确指出,任何一个受教育的人,如果缺少了基本技能与艺术知识的教育,就不算受到了完备的教育,同样,每一个有教养的人,如果不懂艺术,就算不得一个真正有教养的人。我们的大学生艺术水准能达到美国《标准》吗?我看很难说。美国和日本大学的通识教育都特别重视人文社科课程,艺术课程在其中占较大比重,近年来更是逐渐注重人文社科课程与自然科学课程之间的协调均衡发展,构成通识教育内容新的知识结构形式。国外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教学主要有四种方法:课堂讲授、小组讨论、研讨班和独立研究,艺术类课程多有实践课,容易引起学生兴趣,教学效果良好。
事实情况是,我们的大学生对艺术类公选课程和艺术社团活动的热情持续升温,不少同学觉得大学阶段应该补充大量的艺术课程,参加各类艺术活动,很多学生在四年内选修的艺术课程达到3至6门之多,各高校的合唱团、话剧社、交响乐团、书画社、校园歌曲创作等显示出惊人的活力。就视觉艺术知识方面来说,学生在介入校园文化、编辑班刊和校刊、利用网络媒体、组建动漫小组、出版与宣传、创意与设计、舞台布置等等方面的介入非常广泛。我们认为,当前艺术通识教育的研究和发展是紧密相联的,而其发展又与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教育观念以及社会历史发展息息相关,我国通识教育的发展与研究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诸如一些教学部门对于实施公共艺术通识教育的意义、价值以及必要性和迫切性似乎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因此,通识教育研究的关键应是通识教育认识论的研究,只有具备了通识教育的认识与理念,才会有通识教育的努力实践。艺术通识教育研究的基础应是实践论的研究,各级各类院校的丰富多彩的艺术教育的实践。这是一个挑战,迫切需要解决很多问题,从发展的角度讲,这是我们的机遇。
“视觉艺术与设计”的教学法
在课程调研中有一个问题是:你最想在课堂上做什么事?回答“想进行艺术与设计创作”的有40人(占54%);“鉴赏艺术”25人(占34%);“提高艺术方面的能力”16人(占22%),其它如“服装设计、网页设计、城市规划、工作需要、放松”等。说明学生在生活中长期缺乏艺术与设计实践,但他们并不缺乏对艺术创作和艺术基本修养学习的渴望。通过课程教学思考如下:
1、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或许是出于想要改变上述状况,才有了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我们整理了近10年来“艺术设计原理”的公选课教学经验,认为在课程中应首先打消同学认为艺术需要高度技巧的误解,注重思维创新,作为一门普及并不是很广的课程,很多时候,学生都害怕这些听起来对于专业性有一定要求的课程,毕竟以前学习艺术需要每天反复描绘一根线条,老师都强调技巧需要化费时间去练习。这些传统的观念根深蒂固,所以我们所做的工作,首先是要让同学们排除先前的框子,从一开始,我们就从最简单的启发开始。这样同学们就知道艺术并不是遥不可及,而是近在咫尺,存在于生活的点滴。虽然大家平时对于艺术并不经常接触,但由于学生们来自不同的系别,不同的地区,甚至不同的国家,因此大家的思路其实非常开阔、也非常活跃。完全没有艺术专业人员的那种专业上的束缚。在课堂上,不仅同学打开了思路,教师也能受到学生灵感的启发。课堂成了“头脑激荡”,课程中迸发出来的思维火花是相当可贵的。如:我们尝试的“守株待兔”的故事新解,说有四个人:一个人发现了兔子,一个人追击兔子,一个人打中了兔子,一个人捡到了兔子,问谁的作用最大?结果同学产生争论,但最终大家同意是发现兔子的人最应该得到赞赏,因为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先锋作用。在实际操作中,”视觉艺术与设计”课程创作具有“零起点”的特征,就是主题的设置便于任何水平的学生都可以进行创作。如在教学中“苹果”一课,要求同学用任何可能的手段改变苹果的形状,第一个同学咬了一口苹果,第二个同学用刀切出了一个优美的心型图案,第三个同学摔烂了一个苹果,第四个同学用苹果和铅笔做了一个装置,第五个同学则刻了一个笑脸在苹果上。上课结束后,我们让大家在纸上充分发挥想象,画五个不同的苹果。最终的作品大致分为拟人类想象、拟物类想象、描绘与叙事类想象、生长发展类想象、还有综合想象。如有人将东方明珠的两个圆球改为苹果、有人画了住在苹果里的两条蛀虫的系列故事,有人将苹果画成了戴着军帽的日本兵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同学们各自对苹果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