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 | 网站地图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页 >  政治教育论文 » 正文

传统文化下院校思政教育论述

2021-4-9 | 政治教育论文

作者:李洪华 单位:山东交通学院

中国传统文化是符合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重要资源。儒家讲求“人不知而不愠”和“吾日三省乎吾身”的内修和内省,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提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积极进取精神。儒家以“仁义礼智信”为“五常”,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为准绳,追求“君子和而不同”的和谐、独立和合作。儒家真诚对待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心系念天下百姓的疾苦和国家的兴亡,认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人一生要“立德、立功、立言”,而且志向明确,立场坚定,坚贞忠诚,主张“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即使身处在艰难困苦,仍然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卓然傲立。儒家还拥有人情味十足的博大胸怀,讲究“父母俱存,兄弟无故”的天伦之乐,“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理性之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教育之乐。而道家主张“道法自然”,追求顺应自然之道的当然、释然和怡然,提倡“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和“返朴归真”的自然和超然,主张“去甚,去奢,去泰”的“见素抱朴”,欣赏“厚德载物,上善若水”和“为而不争”的智慧,享受“清静为天下正”的虚静。道家那种对纷扰世事的卓然超脱,那种“处无为之事,行无言之道”和“治大国若烹小鲜”的高超管理才能,那种对“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的辩证,那种“大勇若怯,大智若愚”的赤子形象,那种“吐故纳新”的进取精神,那种“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积累,等等。所有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精华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大到价值观、人生观的养成,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小到修身养性,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问题等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深层文化内涵

文化是人类群体创造并共同享有的物质实体、价值观念、意义体系和行为方式,是人类群体的整个生活状态,其核心和灵魂是思想和理论。任何一种文化都包含有一种思想和理论,生存的方式和方法。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祖先在悠久的历史进程中用他们的聪明智慧、情感体验和生活阅历创造的科学知识和优秀思想理论成果,本身即蕴涵着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比如科学文化知识、思想价值观念和道德修身规范等等,具有多元一体化的特点。对于中华民族的团结奋进来说,文化从来都是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它的优势在于能以一种让大家并不排斥的姿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同样具有一元主导的多样化特点,其目标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以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教育人、启发人、塑造人,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他们健康完善的人格,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自律和行为自觉,获得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它的优势或实质是在用一种比较强势的干预姿态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地对人们的思想、行为、价值观、人生观进行引导。从这点来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本质和内涵上其实也是一种文化活动,而且与中国传统文化是内涵相通、功能互补的关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充分调动各种积极因素,激发各个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活力。[2]而利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无疑是最方便也最合适的方式。《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曾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富资源。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置身于中国传统文化这个大的文化背景之中,积极吸取其中的精华,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一条合理路径,也是我们面对复杂多变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形势必须采取的重要策略。

传统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优秀载体

在多元化的现代信息社会中,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网络化程度的提高,影响大学生思想形成过程的因素日渐多样化,大学生思想的发展结果也呈现出多极性的趋势,在这种复杂性的社会、复杂性的环境和复杂性的大学生心理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日渐复杂和艰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适应新的时发表展形势,充实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弱化、淡化或反思、改变原来过于理性、过于简单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充分认识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体差异,适当允许一些“亦此亦彼”的中间现象存在,在分析学生思想状况时,尽量采用多视角、多侧面、模糊的、人文的、个性化的、创新性的思维方法和评价方式。而要做到这一点,中国传统文化无疑是最优秀的工具和载体。说中国传统文化是充实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秀载体,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多元的思想、深邃明智的精义、浩瀚无涯的知识、生动有趣的故事、真实感人的案例,在其中,人文与科学兼具,历史感和现实性具存,工具理性与审美感性兼有。而且“没有一个民族的道德文化是从真空状态突然发展起来的,传统是整个文化中根深蒂固的大本大源。”[3]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我们如果将传统文化这一根基深厚、内涵丰富的优质资源适时引入,就相当于引进了一个思想政治教育的富矿。有时甚至不需要做出褒贬,不需要申明观点,就能够将其在历史长河中凝固下来的态度和要求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促使学生在一种似乎“非目的性”的“软约束”氛围获得感化,进而去认真思考,主动自省,从而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道德情操和理想信念,获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教育效果。说中国传统文化是创新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秀载体,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可以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瓶颈问题提供良好的指导。比如“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尚书•大禹谟》)这句在中华文明中一直备受瞩目的“十六字心经”就能为现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廓清迷雾,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心动荡不安,道心幽昧难明,只有精诚专一,实实在在地把握和实行中正之道才可以。过去我们一直强调凡事均有阴阳、动静、刚柔、进退、对错、是非等两端,而现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日渐复杂,存在着大量的似是而非的中间状态,该如何把握这种状态,就需要实施执中之道,借助于“执两用中”的思维,用至诚之心来根据事物的客观规律和客观实际而做到适当的教育,依据“和而不同”的中庸、和谐的思想来辨证个性化地解决问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