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雕塑艺术论文
作者:郝玲 蔺宝钢 陈媛 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常见中小学校园雕塑的类型有以下几种:一、不锈钢主题雕塑(图1).这类雕塑一般位于校园入口空间的醒目位置,体量较大,在艺术手法上多处理成为抽象的现代雕塑.其功能效用主要为引人观赏和装饰环境.二、人物雕塑(图2).这类雕塑多与校园广场或绿化相结合,是以英雄为主题或某一人物故事为背景的具象雕塑.其功能效用主要为纪念和观赏.三、浮雕(图3).由于是雕刻在墙体上,所以这类雕塑的尺度都较大,其雕塑画面多处理成叙事结构,从而传达出某一教育意义,供人观赏.上述雕塑虽然主题不同、形式各样、材料各异,但从功能效用来看都属于观赏、装饰或纪念雕塑.观赏性、装饰性、展示性和标志性是这几类校园雕塑的主要特点和共同之处,成人文化中理性、客观和稳定的特点也被同时体现和反映出来.显然,这些由成年人设计并放置在校园环境中的雕塑,在主题、体量、尺度和材质等几方面都与中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和好奇求知的个性特点不相适应.可望而不可及和缺乏趣味性也增加了中小学生与雕塑之间的距离感.
功能雕塑在中小学校园环境中的作用
雕塑作为一种造型艺术发展到今天,己经突破了概念的束缚,正以开放的姿态向广泛的领域发展[1].作为中小学物质环境和物质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功能雕塑在中小学校园环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功能雕塑与游乐设施相结合所传达出的参与性,充分符合中小学生们自身的兴趣和爱好;功能雕塑的活力、吸引力、文化性和教育意义使校园环境成为了美育的课堂,深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和欢迎.可见,中小学校园环境功能雕塑的多样性、参与性、知识性、趣味性和艺术性让青少年在积极参与和互动交往过程中接受潜移默化的教育,使学生们在游乐玩耍和交往交流中学习知识、引发思考并受到艺术的熏陶,为未来成长奠定良好的美育基础.发达国家在这一雕塑设计领域已有几十年的实践经历,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2].
雕塑主题选择
选取与环境相适应的雕塑主题是决定雕塑成败的关键.中小学校园功能雕塑的主题选取可以十分广泛,但必须以符合青少年好奇求知的心理特征和活泼好动的性格特征为基础,并与他们热爱观察、发现和探索的心态相吻合.根据主题不同,中小学校园功能雕塑可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知识型.在中小学校园中,知识型功能雕塑可以与学生们所学的音乐、美术、地理、历史等各项课程紧密相关.美洲杉、绿邴桑与橡树组合成的这组攀岩音乐矮墙(图4),五线谱和音符的巧妙设计营造出了艺术的氛围,而高低错落的音符不仅传递出了音乐的讯息更可满足小学生攀爬的愿望.木质矮墙表面被抛光和上漆既彰显出天然本色,又给自身增加了一丝贵族的气息,提升了雕塑的品味.地球仪雕塑(图5)被设置在操场上,将学生们在课堂上常见的地球仪放大数倍,醒目且很有创意.恰到好处的高度、可旋转的圆盘装置和鲜艳的色彩,吸引着学生们前来与雕塑互动,产生了参与的愉悦,同时还可以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可见,知识型功能雕塑将雕塑本身作为活的课本,让学生们在课余时间既能放松身心又能寓教于乐.第二类,科技型.科技型功能雕塑是以非课堂的启蒙和感性教育方式引发学生们对科学的探求.蕴含声光电等各类基础科学知识的静态或动态雕塑不仅能够开发青少年的智力,鲜明独特的雕塑形象还能激发和培养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不锈钢制的“棕榈树”雕塑(图6),由末端开放的管子构成,造型独特且具科学性.组成雕塑的七根管子可以发出七个全音阶.在适宜青少年身高的位置,学生们对着“棕榈树”边说边听,就能听见每根管子发出的共振频率.这个将声学和美学完美结合在一起的现代雕塑很好地拉近了学生们与雕塑的距离,同时还能引发他们对科学知识的思考.第三类,趣味型.趣味型功能雕塑强调雕塑的趣味性、参与性和艺术性相结合,造型既可以和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动植物形态相连,还可以是一些抽象有趣的艺术形象(图7).这只起名为“艾利斯”的猫是一个巨大的铜质雕塑,像充气气球似的圆形膨胀设计,栩栩如生、憨态可掬且不失幽默之感.两根胡须在夏天和冬天之间可以被好动的孩子们抽来抽去,尾巴则成了小学生们的遮阳伞.“艾利斯”温和的曲线、光滑的表面和触手可及的体量无时无刻不在唤起青少年们想去亲近他和抚摸他的共同感受.这只活灵活现的大猫总是被层层包围和驾驭,很显然,学生们非常喜爱这个雕塑.大型实木雕塑组成的这组大型玩具,有的像书,有的像架子,有的像鱼或其它动物,各种不同的形态让孩子们浮想联翩.这些可供小学生们玩耍的雕塑无疑成了他们的最爱:攀爬、爱抚,局部柔和的曲面刚好顺畅地滑下,还有就是围绕着雕塑孩子们自己发明的游戏,津津有味、其乐无穷.通过上述分类研究可知,与中小学生学习、生活和娱乐密切相关的一切事物都可以作为中小学校园功能雕塑主题被艺术地呈现和塑造出来.面对一个个鲜活生动的功能雕塑作品,中小学生们在积极互动参与时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并留下终生难忘的记忆.
雕塑设计原则
从教育学、艺术学、雕塑学、景观学、环境心理学、行为学、人体工程学和色彩学等多学科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综合研究,中小学校园功能雕塑设计应遵循文化性原则、以人为本原则、空间性原则、创新性原则[3].
1美育教育的文化性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拥有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作为民族的未来,中小学生是文化传承的核心,中小学美育教育则承担了传承文化的重任.目前,中小学教育模式正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方向转变.大学生素质的提高必须从中小学素质教育开始抓起.美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审美观即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中小学生学习生活在校园里,无时无刻不受到校园环境的熏陶和感染.因此,美育教育对中小学校园环境建设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应该让学生在一种文化的情境中认识文化,感受文化.中小学校园雕塑作为中小学物质环境、物质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其设计应在体现出中小学文化特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美育教育的文化作用,成为中国优秀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的载体.通过中小学生每天观赏校园雕塑和与其互动交流,于细微处从小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意识,为今后走向大学步入社会打好坚实基础.另外,高中生日渐心智成熟,他们中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将来会选择从事艺术工作.通过发挥雕塑艺术教育的文化作用,让他们在具有人文气息和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培养良好的心智和学习风气,这样才有利于形成良性的人才培养机制[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