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雕塑艺术论文
作者:程辰 单位:中央美术学院
随着基督教会组织的不断完善和等级制度的确立,教皇的统治地位已无可替代和动摇,基督教义也彻底改变了欧洲人的精神生活,上帝开始成为人类的主宰。既然人类的一切生活都与上帝有关,那么上帝也自然成为艺术中的主要表现对象,为宗教服务几乎成为雕塑的唯一目的。教堂是基督神圣之所在,也是教徒们顶礼膜拜之地。对于不认识文字的大多数人来说,雕刻在石头上的圣经故事是最容易理解的,圣人的形象和圣经章节、寓言和布道场面等也因此装饰到了教堂,这既增强了教堂的威严与神圣感,也使石头变成了教徒们能读懂的“石头的圣经”。如在教堂作为主要入口的中心门上,几乎千篇一律地把《最后的审判》这一《圣经》中的故事雕刻其上,当人们进入教堂时,仰头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这种可怕的场面而让你联想到罪恶与报应。教堂的其他门口也大都表现了基督的生活场面,而大门的两侧则是《圣经》中故事人物的成排雕像。因此,雕塑艺术在当时基本上是作为教堂等主要建筑物的附衬而存在的。
雕塑艺术从建筑装饰的一部分而走向独立的代表作品,应该首推有着“文艺复兴之父”之称的雕塑大师多纳泰罗于1430年创作的《大卫站在被杀巨人旁边》(图1)雕像,这一富有创新的完全独立作品,不仅使多纳泰罗开创了自然主义的先例,而且成为蜚声海内外的传世之作。多纳泰罗于1443年创作的《加塔米拉达》骑马像(图2),虽然安置在帕度亚城的圣安东尼教堂门前,但其意义是彰显怀念一位伟大将军的丰功伟绩,其内容和背景已与宗教及建筑毫不相关。塞蒂尼亚诺的大理石作品《少女胸像》(约公元1455-1460年)和《贵妇人像》(公元1461-1464年)(图3),是同期独立雕塑作品的范例,前者以大理石为原料,加工柔润细腻,很好地表现了少女青春的肌肤和纯真的心灵;后者为着色木雕,贵妇人容貌秀丽,仪态端庄,轮廓优雅,流露出女性肖像特有的高雅与感性。在其之后的一些雕塑家,如安德烈阿•委罗基奥(1435-1488)、切利尼(1500-1571)、乔维尼•波隆纳(1529-1608)等亦创作了一些脱离宗教建筑并影响后世的优秀独立作品。可以说,在文艺复兴时期,雕塑作为一种完全独立的艺术形式已逐步走向社会大众。
出现了以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为题材的雕塑作品
中世纪雕塑作品的题材几乎全部取自《圣经》中的故事,而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雕塑家的作品也大都取材于《圣经》或英雄人物。无论是早期的洛伦佐•吉贝尔蒂、准备期的多纳泰罗,还是盛期的米开朗基罗以及晚期的切利尼,他们创作的主要题材来源莫不如此。虽然文艺复兴让艺术家们的视野不再受基督教会的约束,但已经成为当时封建社会精神支柱地位的基督教义内容,依然是他们创作关注的焦点之所在。因为雕塑作品的欣赏主体毕竟是已经把基督教义作为精神食粮的广大教徒,《圣经》中的人物和故事则是教徒们最为欣赏和汲取的精神营养。当然,艺术家们创作经费的保障和自身家庭生计的维系等因素,也应该是他们不得不继续以教堂作为创作的主要场所、以《圣经》故事和英雄人物作为创作的主要题材的一个重要原因。尽管如此,艺术家们毕竟是文艺复兴运动的重要主导者,而希望摆脱宗教束缚、重新恢复古希腊罗马的文化和艺术、歌颂自然美和人文精神的思想追求,则是其求新求变、实现突破的内在动力。而当时的各城邦国家的统治者,向往和追求生活享乐,希望摆脱宗教禁欲主义的束缚,开始正视和保护艺术家们对世俗生活的描绘。同时,罗马教廷也逐步允许了艺术可以偏离正统的宗教约束。这些外在禁锢的弱化或消除,也为艺术家们的改革创新提供了可能。一些脱离宗教题材与禁锢,反映自然及社会生活的雕塑作品开始出现。
多纳泰罗于1430年左右用青铜制作的《大卫站在被杀巨人旁边》,是继古代之后首次创作的真人一般大小的裸体雕像,在当时依然受中世纪的人物裸体美都隐藏着异教思想的认识影响下,这尊作品确实让人感到惊讶。《大卫站在被杀巨人旁边》使多纳泰罗建立了自然主义的先例,并且也开创了后来雕塑家们创作裸体像风气的先河。在16世纪下半叶,装饰喷泉与园林雕塑开始出现。阿曼纳提(1511-1592)作为一位善于制作高度装饰的雕塑家,成功地解决了多人物喷泉雕塑的处理问题。他把风景、雕塑与流水都归纳到一起布局,佛罗伦萨市政厅广场海神喷泉的雕塑设计就是其成功之作。稍晚于阿曼纳提的乔维尼•波隆纳(1529-1608),在处理多人物喷泉雕塑和园林雕塑方面亦占有重要地位,《幼发拉底河》喷泉和成功表现巨人与大自然的《亚平宁山区人》(图4),就是他的代表性作品。
雕塑表现手法和技巧有了较大改进
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家们认为,艺术既然是模仿自然,就必须以自然科学为基础,从而在对自然事物进行精细观察的基础上来反映自然。因此,文艺复兴带给雕塑艺术的不仅是题材内容的变化,而且也促进了雕塑表现手法与制作技巧的创新。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空间透视方法的运用。一般认为,最早将空间透视方法运用到雕塑作品的是吉贝尔蒂,他于1401年为佛罗伦萨圣乔瓦尼洗礼堂创作的青铜大门浮雕《以撒献祭》,让人第一次感觉到浮雕的背景不是一块平面,而是自然延伸到远处的空间,尤其是右上角那个在空中飞动的天使,更进一步增强了空间的透视感和深远感。多纳泰罗的浮雕《希律王的宴会》(图5),显示了文艺复兴早期雕塑在构图处理和空间表现方面达到的最高水平。在这件浮雕上,我们看到的近距离画面是刽子手将盛着血淋淋人头的盘子呈献给国王而使众人倍感惊恐的生动场景,而透过浮雕上面的拱窗,则使我们仿佛远距离看到后面音乐室内的乐师们认真奏乐的情景,以及他们侧后方的宫廷门柱等远景。
2.人体解剖学原理的运用。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家们对人体解剖学大都进行了认真学习与实践运用。15世纪后期的波拉约洛(1431或1432-1498)是同时期人物中的佼佼者,他在人体解剖方面的认真钻研和深刻理解,使其制作的《赫拉克勒斯和安泰俄斯》这一小型青铜雕塑作品(图6)有着不俗的表现。雕像反映的是希腊神话英雄赫拉克勒斯战胜海神波塞东与地神盖亚之子安泰俄斯的故事。雕像中两具组合在一起的身体因格斗挣扎而严重扭曲,人物姿态夸张,人物动势强烈,给人一种即要失去重心之感。作品对已扭曲人体躯干比例的分配和人体肌肉的精心刻画,确实显示了波拉约洛在人体解剖学方面的不凡造诣。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雕塑家米开朗基罗(1475-1564)创作的每一件人物作品,几乎都能反映出他对人体解剖知识的准确理解和灵活运用。《酒神巴克斯》和《哀悼基督》(图7)不仅造型完美、雕工精细,而且对动态和静态、表象和隐喻下的人体结构都分别表现得十分准确。大理石雕像《大卫》更以形体健美、意志坚强的英雄形象成为造型艺术的典型与楷模,其中使其艺术效果大为增强的点睛之笔,就是作者对《大卫》关节及手部、腿部的夸张塑造。与《赫拉克勒斯和安泰俄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乔凡尼•波隆尼亚(1529-1608)创作的大理石群雕《劫夺萨宾妇女》(图8),该作品由三个人物组成,反映内容更为丰富,肢体表现更为复杂,观赏效果更为强烈,这也说明了进入文艺复兴晚期的雕塑家们,对人体解剖学的普遍运用和创作难度的更高追求。综上所述,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以题材内容的丰富与拓展、表现手法的改进与创新,不仅成为雕塑史上最为辉煌的阶段之一,而且也成为文艺复兴的标志性成果之一,从而永载史册。